病人自主,可以不接受治療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認同你的想法,但我誓死尊重病人的選擇!


raw-image


醫學生時期我經常追美劇實習醫生格蕾 (Grey’s anatomy),劇情高潮迭起和人物情感糾葛外,有時也有些令人動容的片段。 

-----------------------------------------------------------------------------------

(以下有劇情及對話透露…)

在第十一季16集中,一名老伯伯開車肇事,造成一名孕婦不幸身亡和她的丈夫重傷的悲劇。

老伯被送到急診室時,也被發現嚴重的腹部挫傷及多處骨折,還胡言亂語、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甚至揮拳打傷了一名醫生。

原來過去幾年他被當做失智症,一直有行為異常的問題,檢查後才發現是常壓性水腦症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這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症狀表現雖然和失智症相似,包含記憶退化、思考及反應遲緩、人格改變等等。早期發現時,只要把異常增加的腦脊髓液引流出來,就可回復原本的功能。

因此當他因為車禍造成脊髓膜破裂,腦脊髓液突然釋放而減輕大腦受到的壓力時,反而治療好了水腦問題,突然回復以前的記憶,也能和妻子正常對談。


然而正當他和妻子感動地痛哭相依,回憶失去的那五年(?),卻必須面對自己闖下的大禍。

醫生告訴他,只要手術就能回復正常的生活,妻子也滿懷期待能重拾過往相處的日子。但是,病人卻說「我害死一個懷有身孕的媽媽……我失去的五年已彌補不了,但一清醒卻要面對這些? 」

「這不是我的人生……再也回不去了,我無法活在愧疚中。」

無論妻子再怎麼苦苦哀求,醫療團隊也告知不進行手術的話,隨時可能再變成之前失去記憶的狀態,這位病人依然非常堅持不要「清醒」地面對這一切,他選擇放棄治療,要妻子放手。


有趣的是事後醫生之間的討論。

醫師 A: 太不公平了,難道太太不能替他做決定嗎?

醫師 W: 病人意識非常清楚,他不想動手術。

醫師 A: 對,但她可以等到他腦脊髓液再度堆積,神智不清的時候就可以代替他做決定了。 

醫師 W: 這是他的決定。不是他妻子或我們能夠插手的,病人很清醒,也很明確地表達意願。我們或許無法贊同,但必須尊重他的意願。



病人自主,包含接受或拒絕治療的權利。

這是醫學中非常值得思考、有時令人困惑、令人掙扎的一部分。

醫學教育中談病人「自主權」Autonomy對具有判斷能力之病人,應尊重其自主權,包括其有權選擇接受或拒絕治療之權利。

前提是正確的告知病人病情,病人在知道所有治療選擇、個別的優點及缺點後所做的決定。

此時醫療人員應尊重病人的選擇,即使後來病人意識不清,我們應優先考慮的仍是病人本身的意願,不是家屬,更不是醫療上的利弊。

然而在現今社會的醫病關係中,維護病人權利有時變得十分困難。更多時候要照顧到家屬的需求、想法,甚者要以家屬決定為優先! 

套一句前輩說的話:因為死掉的人不會告你,但是活著的會!! 


臨床上常因為病人和家屬的想法分歧而造成三輸的局面:

  • 病人得不到想要的生活和照顧。
  • 家屬瞞著病人和醫療團隊討論,良心不安。
  • 醫療人員配合著家屬瞞病人,卻又看著病人失去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最是痛苦! 


照護末期病人的過程中尤其經常遇到這樣的狀況,人生盡頭仍不能自己做主,是多可悲的一件事!

除了及早立下自己的醫療意願,避免接受不必要的治療,也該多傾聽病人(家人)的心聲。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安寧緩和照護中,醫療人員面對病人要求「打一針」來結束生命時,有諸多倫理考量。重點在於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與適當的醫療手段來緩解病痛,而非簡單地追求死亡結局。本文介紹雙果效應與緩和鎮靜的概念,安寧照護旨在尊重患者生命的自然歷程,提升生活品質,而非以結束生命為目標。
在安寧緩和照護中,醫療人員面對病人要求「打一針」來結束生命時,有諸多倫理考量。重點在於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與適當的醫療手段來緩解病痛,而非簡單地追求死亡結局。本文介紹雙果效應與緩和鎮靜的概念,安寧照護旨在尊重患者生命的自然歷程,提升生活品質,而非以結束生命為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嗯....我可以理解也尊重、每位醫師有不同的診斷和習慣....... 但是既然你也不是要看喉嚨,沒有要吸鼻涕(我們也要求不要) 可以不要沒事一直拉下小孩的口罩嗎?! 如果你既然又是4個小孩的爸,年紀都已經要當阿公了 就不用還挑釁的問:"你知不知道她為什麼聽我的不聽你的?......她很乖、可以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我的主治醫師是一個直接,但溫柔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嗯....我可以理解也尊重、每位醫師有不同的診斷和習慣....... 但是既然你也不是要看喉嚨,沒有要吸鼻涕(我們也要求不要) 可以不要沒事一直拉下小孩的口罩嗎?! 如果你既然又是4個小孩的爸,年紀都已經要當阿公了 就不用還挑釁的問:"你知不知道她為什麼聽我的不聽你的?......她很乖、可以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我的主治醫師是一個直接,但溫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