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至六世紀的東羅馬帝國「國內」,無論買賣還是繳稅,匯率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還要考慮匯率?因為東羅馬的貨幣不只一種:
金幣的索利都斯(Solidus,複數:Solidi)
銀幣的第納里(Denarius,複數:Denarii)
銅幣的努米(Nummus,複數:Nummi)
由於這段時間,銀幣的流通量有限,所以東羅馬實際上更接近於「金、銅」雙本位制。
表面上看,金幣用作大額買賣,銅幣用作小額零用,沒什麼問題。
但是,「金幣」、「銅幣」本身是貴金屬商品,他們之間的兌換價值是由市場決定的。
換言之,金銅間的匯率是浮動的。端看市場的供給需求來決定。
而對東羅馬人民來說,惡就惡在帝國稅金,多數規定以「金幣索利都斯」繳交。即使抽實物折抵,也可能以金幣換算。
在這個年代,銅幣大量貶值。而多數的中下層人民一生也不見得能拿到幾次金幣。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過去,人民的稅金其實是變相在增加的。
相形之下,日常在碰觸金幣的人們——領收薪水的高級官僚、大地主、豪商——他們的財富則在變相增加。
因而,帝國的國運,人民的生活,實際上受到金銅匯差很大的影響。
而東羅馬政府似乎很難主動微操匯率和通膨——這恐怕是現代中央銀行才有的技術。
類似的故事,也會發生在一千多年後東方的大清上,他們也因為銀銅雙本位的匯率問題,在財政上吃了很大的虧。
很多我們熟知的歷史過程中,或許背後市場「看不見的手」都是影響很大的因素。
而在金融技術、系統尚未成熟的時代,這可能也是宛如馬爾薩斯陷阱一般無解的問題。
&
資料來源:
Anthony Kaldellis, "The New Roman Empire: A History of Byza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