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血來潮,我就把這篇文和這本書重新翻出來,看過之後的確寫的不怎麼樣,因此才會是再編輯重發。很多自媒體課程說要省時間想內容的話,可以把績效不好東西再重新編輯發一遍,但我想這並沒有幫我省到時間。(做人好難)
查理·蒙格在2023年離世後,其影響力再次受到關注。《蒙格之道》,2023年8月出版,迅速成為暢銷書。這本書是他在2014至2022年間的股東大會問答集,提供了蒙格對財富、社會與制度的見解。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記錄了蒙格如何看待國家、社會與經濟體系,這是一般讀者難以接觸的視角。對於那些未曾參與股東大會或持有其股票的人來說,《蒙格之道》提供了與蒙格「對話」的機會。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追求絕對平等的國家猶如一攤死水,放棄絕對平等的國家反而走上欣欣向榮的道路。」(P.101)
值得注意的是,蒙格對李光耀的治理模式及儒家家庭觀念抱有敬佩。他認為國家應該像公司一樣經營,而「穩定性」是評價一切的核心標準之一。亞洲特有的專制性民主模式正是他推崇的例子,不論是新加坡的例子,或是臺灣在疫情控制期間展現的效率。然而,這種模式背後的「民主」實質依賴於政府的善良與公民的信任,是一種理想化的雙向關係。
所以,專制性民主的穩定性也帶來了潛在風險。我們需要警惕極權主義與集權主義的界線,並深入思考社會制度的本質。民主並非民粹,而是一套基於法律、文化與共識的運行結果。當後現代的思想讓我們質疑一切時,我們更需要冷靜、三思而後行,避免陷入恐慌與錯誤的判斷。書中也多次提到投資中國的部分,但身處臺灣的我們明白,現在投資中國,或者是2022年投資中國,或者事實上,只要是身為台灣人就是不能輕易投資中國的(只要是沒權力的都不推薦啦)。
那麽,資本主義的規則與民主的運作法則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才是我們應該要深入去探討的事情。如果說國家和公司可以相互指涉,我們更應該主動去理解國家是如何運作的,因為我們每一個有繳稅的國民都是這個國家的股東。
說句大逆不道的玩笑話,蒙格老爺要慶幸1.自己是生在美國,已經是個獨立國家;2.慶幸不用看到哈里斯治國(?)(畢竟這次的民主黨真的輸的很難看)
如果蒙格的話在某種程度上是真理,那麽我敢打賭台灣起碼每610個人就會有5個害你國家倒台的蠢蛋,而且還可能跟那些向政府討要大安區房子的人群(忌妒心重)有重疊,或者就是同一人。我不太清楚如果蒙格今年還在,他會不會做出一樣的決定,對中國投資這點,或是依然看好中國的這點。認為中國某種程度上很穩定或是與他們進行來往很安全的這一點,我真的無法苟同。
這本書今年再重看發現蒙格老爺更有趣幽默,但某種程度上也羨慕蒙格能用如此純粹的目光看中國,當然也不排除他是足夠有錢才有這樣的條件如此看待中國。而面對政治,蒙格老爺是這麼說的:
我們現在面對的政治局勢是可恥的,美國是全世界最文明的國家之一,但是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上,許多政客醜態百出,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有不少這樣的政客。仇恨不是好東西,我們不能被愚蠢的政客牽著走。你不應該生氣,但應該透過投票來促進社會發展。(2016,P.101)
期許大家共勉之,善用你手上的票,不論是在選新的領導人,或是罷掉現在的。
我們深知人們的愚蠢遺害無窮,但我們想賺大錢,又不想人們這麼愚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真相是只要我們自己保持理智就好,周圍世界的愚蠢反而會成為你的助力,只要其他人別蠢到搞出世界大戰來就好。(P.13)以及,忌妒心重的人最蠢。
我很少告訴世人美國聯準會應該如何運作,原因之一是我知道當我告訴別人該怎麼做時,我只是在把這個想法強加進自已的腦海。我說得愈多,自己信得愈深。有些年輕人非常自以為是,20歲不到就對墮胎、中東外交政策等問題大放厥詞。他們大肆談論自己深信不疑的東西,只不過是在為自己洗腦。年輕人涉世未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不要太早把自己的腦子裡裝滿錯誤的想法。所以養成擺脫錯誤想法的好習慣非常重要。(2017,P.122)
在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很有趣,蒙格講話好犀利我好喜歡,就喜歡這種表面雲淡風輕,嘴上不留情面的人ㄌ(type大露出)。但是有關於如何避免愚蠢,事實上是長時間的思考,從不告訴其他人該怎麼做,以及避免嫉妒他人。蒙格認為「嫉妒」是讓社會變得愚蠢與不幸的原因,也是現代人為什麼不幸福的原因,不難想像這是為什麼每一本致富書籍或有錢的KOL都跟你說要感恩,這是為了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輕易嫉妒他人。嫉妒會讓企業與個人為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在所不惜,這種情緒跟復仇不同,嫉妒只是單方面的妄想。
整體來說,蒙格認為,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應該合情、合理、合法,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他在書中強調,致富可以快速達成,但維持財富則需要長期的常識、才能與品格的培養。放下「有錢=賣命」「有錢=犯罪」的偏見,財富的積累與道德努力並不矛盾。
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裡,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財富與道德的關係,學會取之有道,並以理性與謹慎為指引,邁向穩定而有意義的人生。
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心心並追蹤我!❤️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