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很紅的炎上事件,講一位中年男性在家庭中被要求洗碗,分擔家務,但是他卻發現洗碗連結到小時候被媽媽照顧的感受,被要求洗碗讓他失去被照顧的感覺,而感到創傷並落淚,他描寫自己覺察了這個情感的過程,並且進行「薩提爾心理學」工作坊的課程招生。
網路上的反應大部分是希望男性直接買一台洗碗機解決,作者沒想到在描述個人創傷經驗時,意外觸發了另一個族群的集體PTSD,畢竟女性在家庭刻板印象的角色中,才是合理得到「洗碗創傷症狀」的群體,所以大部分評論認為當事人如同媽寶,不夠成熟,只想享受照顧卻不想付出,直覺接受母親和另一半的家務付出,認為它是愛的表現,卻無法以相應的行動回報對方,似乎有某種表達缺失;或是他潛意識已認定性別角色的分工,女性是照顧者,所以表達愛的方是洗碗(含一切家務),男性是經濟支柱,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賺錢回家,與家中妻子的認知和價值觀產生落差,帶來了不小的磨擦,這可能才是問題的癥結,要不然解決了洗碗,仍會有其他問題浮現。
這些傳統分工源自過去社會的分工需求,但也容易導致:
另一部分聲音是支持不擅覺察和表達的男性坦誠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無論創傷多麼小或不合理,都有其存在的原因。
明知道是錯的,明知道自己有問題但卻無法解決和跨越,一直重覆錯誤和傷害的行為,類似成癮或強迫症,的確可能是來自一種情感上的認知和連結而產生的創傷。
例如:藥物依賴,食物、酒類成癮行為,或是情緒失控,暴力行為等。
正確的覺察是第一步,了解成因,慢慢將行為與深層的情感動機作和解或解套,而不是找到情感動機之後,進一步鞏固原本的行為模式,並且營造環境讓旁人去容忍或協助這個有害的行為模式。
舉個例子:在超級過重者的家庭中,通常都會伴隨一個縱容當事人的協助者,如果這個縱容者和家庭環境沒有配合改變,通常減重計畫都會失敗。
最近炎上的洗碗事件,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文中的解決方式很可能忽視了當事者妻子的感受,問題沒有緩解,當事人的家庭關係仍是充滿壓力,最後受傷的仍是在關係中的兩人。
若受創的一方向妻子坦誠原因,無法用洗碗和作家務表達自己對另一半的愛,主動負擔其他工作或提出代替方案,來表達對妻子承擔家務的感謝,相信應該就會有幫助,兩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分配,只要溝通好,依照個人意願和喜好,保持彈性互相分擔,彼此體諒,就是最契合的神隊友,不用被既定或外界的框架所束縛。
薩提爾心理學(Satir Model)是由美國心理治療師 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發展出的心理治療模式,專注於家庭系統與個人內在成長。其核心概念強調人際溝通、情感表達,以及自我價值的建立,目標是促進個人和家庭的整體健康與和諧。以下是其主要論述:
薩提爾心理學因其人本主義取向與強調溫暖支持的治療氛圍,對現代心理治療及輔導工作有深遠影響,被廣泛應用於家庭治療、個人成長、教育及組織發展中。
chatGTP直接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