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自己是一個懂「愛」的人嗎?
我先坦承自己不太懂得如何愛人,同時也不太懂得如何被愛。但是,內心深處是希望能愛與被愛。看到這裡,大家可別以為這是在討愛或討拍,不是喔!只是最近發現到的內在狀態而已。
原本,我以為「愛」很容易,「愛」是天性,但是實際上,卻越來越明白,不是這樣的,愛不完全是天性,更靠近能力,想要「愛得好」,需要主動練習。
也許,有朋友不認同這個想法,覺得我把愛看得太複雜了,因為「愛」是人的天性。或許吧!畢竟我們從小也沒做過「愛」的練習。尤其是幸運的朋友出生之後,就能體驗母親無條件的照顧,更容易覺得愛是天性。母親的愛是無條件,她幾乎照顧到襁褓中的孩子所有的需求。然而,這樣的愛,是真正的愛嗎?
這真是個燒腦的大哉問啊!多數人渴望自己能愛,也渴望被愛,卻很少想過什麼是「愛」?
因此,今天要來介紹一本輕薄短小,卻十分燒腦的小書《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譯者是梁永安。
佛洛姆是心理學界一位重要的大師,但是如果只用心理學大師定位他,又顯得太過簡單,因為他不只修改精神分析的學說,也重視人本主義,並致力於將兩者調和,設法在這疏離的時代,找出生命的意義。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約翰‧多拉德 (John Dollard)曾在《紐約前鋒論壇報》中提到:「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加、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而且我們會忍不住認為,他還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
由這樣一位大師來談「愛」,會有什麼讓人深思的見解呢? 在書的開頭,大師就先提問,邀請讀者思考:『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是,它就要求知識和努力。還是說,愛是一種愉悅的感受,一種偶然發現的經驗,是人在運氣好的時候會「墜入」其中的東西?』
看完這段話後,我開始回想過去的經驗,多數時候自己比較像是後者。怎麼說呢?生活中會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有些人會讓自己「墜入」於舒適的感受,於是開始與他們交往,逐漸成為朋友。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墜入」感,是因爲他們讓自己舒服,滿足了自己的需求。而這在大師的見解中,比較像是被愛,而不是去愛。
如果認真想想,我們與他人的所有連結,大多是從如此開始,我們感覺被愛了,需求得到滿足了,於是有了更多互動。如果一開始沒有這些的話,我們可能不會有後續。這樣的情形就像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這在大師想法中,卻不算是真正的愛。
那麼在大師的見解中,什麼是「愛」呢?他說: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既然是一門藝術,那麼我們要學習,不僅要學習理論,也要去實踐。
一開始我也以為,愛是人的天性,不用想太多。直到閱讀到母愛這一篇章的內容時,卻深深打到我。書中寫到:「在母愛中,兩個本來一體的人會成為各自獨立的個體,母親不僅必須容忍小孩獨立,還必須判問和支持他這樣做。正是在這個階段,母愛變成了極為艱鉅的任務,因為它要求無私的能力,要求一種給出一切而不求回報,但求被愛者幸福快樂的能力。」
多數的母親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會給予無微不至地照顧,這是身為母親的天性。但是一個真正有愛的母親,卻必須有能力覺察到,放手讓孩子獨立,不把自己的希望與遺憾放在孩子身上。一個有愛的母親,不僅能夠接受孩子與她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支持孩子成為自己,同時也可以實現自己對生命的追求。
於是,書中提到:『只有真正衝滿愛的女人,只有樂在「施」多於「受」的女人,只有在自己生命中牢牢扎根的女人,才能在小孩和自己分離的過程中當一個充滿愛的母親。』
要能做到這點真的相當困難。給予太多,容易變成控制;索求過多,又容易成為勒索;給予太少,容易變成忽略;但要求太少,又可能變成溺愛。這中間的拿捏,是一個母親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或許在孩子出生時,與孩子相連的情感,可以讓母親無條件的給予。但是,如何做到有愛的分離,卻是很難的功課。
所以「愛」,不完全是天性,也不是只有感覺對就夠了。真正的「愛」,是相處時在情感上,能讓彼此感覺良好,此外也要有理性的支持,在遇到感受差時,能一起穿越。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如大師所說,是需要學習與實踐。
這是一本短薄的小書,也是大師對「愛」的見解與智慧。這一段時間來,我承認關於「愛」,自己的理解太過短淺。雖然看完了這本小書後,也沒有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讀懂,卻足以讓我對愛有不同方向的認識。期許自己可以在這門藝術中多學、多實踐,未來成為一個稍稍懂愛、會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