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失控的焦慮世代(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比的,數據攀升並非單純因為現代人對於心理疾病更加認識而更願意求助或承認,自殺及自殘而被緊急送醫的數據也在節節上升,更加證實了有什麼災難性的轉變造成這個世代的脆弱。本書可以當作是《I世代報告》對於心理健康與手機關聯的更延伸探討,也比較男孩與女孩因大環境和生理構造的因素如何被不同事物影響。作者以「火星」比擬了「手機」之於孩子。如果在沒有家長同意之下一個公司不能因為自己的任何計劃送孩子上火星(可能有輻射等等健康危害),那為什麼能在不獲得家長同意之下,(在未知一切利弊或甚至已知有害)為了盈利送孩子進入虛擬世界?

大環境影響下的Z世代

作者提到手機與青少年心理疾病問題,不單單是「正相關」,而是「因果」關係。理由大致為二:1)約莫在2010年開始(各大智慧型手機和App蓬勃發展),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率都增長了約150%。臉書吹哨人也已提出多樣內部證據指出社群媒體如何導致心理疾病攀升,卻為了盈利而忽視社群媒體帶來的傷害。2)也許有人會說可能因為戰爭、全球暖化、疫情、社會及經濟問題等大環境因素才加速惡化青少年心理疾病。首先,這些轉變皆在疫情前就開始了。而數據也反駁在社會需要改變時,人們的心理健康反而較好。原因是參與社會運動時其實會令人更有有「意義感」(而且老實說有青少年有多少人真的在乎大環境問題)。反觀,因為媒體對於危機的報導,讓美國社會對於外界的「危險」認知提高(即便數據顯示我們其實活在更安全的社會),家長也更容易過度保護孩子,也導致Z世代普遍真正有實體與朋友玩耍的機會比其他世代少很多。

以手機為主的童年,真的沒問題嗎?孩子們不也是還跟朋友們透過手機、電玩、社群在「社交」嗎?

手機童年v.s.玩耍童年

過去的實體玩耍是需要一對一並且有更大的社交成本(離開或加入一個群體)。而手機是可以在虛擬世界即時一對多互動,離開或加入一個群體的社交成本就只有一個按鍵。手機讓社交成本降低帶來的結果就是社交能力下降。孩童不再需要去透過表情和臨場互動去增進社交技能。在社交和溝通上若沒透過實體接觸就無法掌握出社會時需要面對的人際問題。其次,對於實體世界過多保護,卻沒有在虛擬世界有任何防備下,其實更造成孩子永遠處在「防衛」心態而非「成長」心態。意思是,如果我們認為身邊處處是危機,那我們更不可能願意去接觸和去好奇新事物來幫助自己學習與成長,反而永遠都在戒備和擔心。這對於孩童不論在體能或認知發展上都是不利的,更別說是需要藉由接觸一定程度的風險和危險並學習靠自己面對後而獲得的心理韌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模糊的成人界線

雜誌或是電視有分級制度,但是手機和社群卻讓成人內容能被青少年毫不費力在任何時候都能接觸到,也讓「成長」或是「成人」的界線變得更模糊。書中還有一個有趣觀點是對於「成人儀式/成年禮」不如以往被重視,也可能導致青少年們更沒有機會遇到成人榜樣,或是學習到達特定年紀所附加的社會責任與其相互應的自由(因為在孩童時代就已被賦予了不需付出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看成人內容的自由了)。

道德靈性的銳減

現代許多社會已不再推崇宗教,但作者特別提到許多東西方宗教都推崇的價值像是「原諒他人」或是「不批判」在某種程度上能幫助人們維持較好的人際關係。其中一些宗教傳統藉由集會和聚會來慶祝的行為更能體現社群連結。外加宗教與靈性修煉強調的「靜」(像是冥想練習)也幫助人們向內反思和與自己相處,也早已被證實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然而,手機與社群媒體卻恰恰希望人們做出相反的事情—批評、不原諒、以及遠離實際的群體,更是讓人們在螢幕裡的各種吸引下難以達到「靜」。

手機的代價—健康

由於青少年的前額葉(控制決策的地方)尚未發展完全,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和型塑。人類大腦的學習是藉由透過新的體驗來建立連結,而這些經驗需要從實體的玩耍與社交來為成年做準備。然而,從玩耍轉變為手機的童年不但奪取了這些學習機會,更讓孩子付出了身心健康的代價。其中包括睡眠失調(半夜不睡覺滑手機)、社交剝奪(缺乏與其他孩童面對面社交的經驗)、注意力碎片化(經常一對多互動、跳換多個app)、以及成癮(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不去滑手機)。耳熟能詳的演算法當然是其中的推手之一,而演算法最廣為被青少年使用的平台就是社群媒體。社群媒體對於女孩的傷害比男孩來得大,但是男孩卻也因更多複雜社會因素影響下一樣有令人擔憂的心理疾病問題。

小結

即便手機與社群媒體帶來便利,但是對於青少年發展來講仍是利大於弊。成年人對於手機經常都無法抗拒,更別說是大腦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們。在各種數據證實手機童年對孩子帶來的危害,這已是各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下一篇會再繼續分享女孩成為社媒的最大受害者以及複雜的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男孩,還有書中建議的政策或措施來亡羊補牢來阻止更多孩子們經歷同樣的「大重塑童年」。


avatar-img
16會員
29內容數
🧳分享一些獨旅攻略 📖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旅 | 讀旅 的其他內容
書籍資訊 書名:戰勝思考騙局(原文:認知バイアス事典) 作者:情報文化研究所(米田紘康、竹村祐亮、石井慶子) 出版:東販出版 筆記 「世界很複雜,再怎麼努力地正確進行實驗,仍無法摒棄模糊不清的要素。因此想要觀察某個現象的慾望太強時,人就會去相信個人想相信的事物。」 本書是由日本情
書籍資訊 書名: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Thinking 101) 作者: Woo-Kyoung Ahn(安宇敬) 出版:平安叢書 筆記 我們通常覺得原因是結果發生的必要條件,然而,並非所有必要條件都有因果關係。 作者安宇敬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並且因
書籍資訊 書名: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你不可不知道的性智慧 作者:梁秀眉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陽具無所不在卻隱而不顯,如同男人的憂傷」 本書作者是一位性治療師,在治療許多男性因為「雄風不再」求助後寫下這本希望提供男女性智慧的書。性治療是透過藥物以及心理等層面幫助改善性功能障礙。
書籍資訊 書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人生最後一堂課 (原文: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Björn Natthiko Li
書籍資訊 書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原文:The Power of Habit) 作者:Charles Duhigg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習慣強而有力,但也易於摧毀 習慣的形成 本書核心為改變習慣,而要能改變習慣,首先要了解習慣如何形成以及為何形成。研究帕金森氏
書籍介紹 書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原文: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作者: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出版:志文出版社 筆記 「人類是一條繫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人類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人類
書籍資訊 書名:戰勝思考騙局(原文:認知バイアス事典) 作者:情報文化研究所(米田紘康、竹村祐亮、石井慶子) 出版:東販出版 筆記 「世界很複雜,再怎麼努力地正確進行實驗,仍無法摒棄模糊不清的要素。因此想要觀察某個現象的慾望太強時,人就會去相信個人想相信的事物。」 本書是由日本情
書籍資訊 書名: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Thinking 101) 作者: Woo-Kyoung Ahn(安宇敬) 出版:平安叢書 筆記 我們通常覺得原因是結果發生的必要條件,然而,並非所有必要條件都有因果關係。 作者安宇敬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並且因
書籍資訊 書名: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你不可不知道的性智慧 作者:梁秀眉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陽具無所不在卻隱而不顯,如同男人的憂傷」 本書作者是一位性治療師,在治療許多男性因為「雄風不再」求助後寫下這本希望提供男女性智慧的書。性治療是透過藥物以及心理等層面幫助改善性功能障礙。
書籍資訊 書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人生最後一堂課 (原文: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Björn Natthiko Li
書籍資訊 書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原文:The Power of Habit) 作者:Charles Duhigg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習慣強而有力,但也易於摧毀 習慣的形成 本書核心為改變習慣,而要能改變習慣,首先要了解習慣如何形成以及為何形成。研究帕金森氏
書籍介紹 書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原文: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作者: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出版:志文出版社 筆記 「人類是一條繫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人類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人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是由一位兒童精神科醫生來檢視現今社會的變遷和各種社會問題,同時著重於腦科學和科技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書中也涉及了疫情期間的社會反應和網路攻擊言論的分析。
Thumbnail
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會近視。此篇文章討論了近視問題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商業機會,提出了虛擬現實眼睛鍛煉和遠端眼科醫療服務等商業點子。同時也提到了內容驗證服務以及垂直化內容識別的機會,以及針對Z世代設計產品的重要性。
已經很少在看社媒的內容了 因為長久以來的經驗 大多沒什麼正面性或啟發性的內容 尤其是媒體習慣用負面資訊刷流量的習性 而今早Mail收到某ADHD社團新文章的內容 某父母表示國小ADD兒子吃飯時手摸食物毫不在意 然後又整手油膩摸桌椅弄得到處油 食物掉滿桌..... 我同情媽媽的崩
Thumbnail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智障才覺得沒爸爸幫台灣能跟中共抗衡,要玩真的就通緝+撤銷國籍,再凍結父母資產,看將15歲的小孩送出國 「閃兵」的有錢人怎麼辦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ADHD患者常常會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他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時的情況。這些人常常在學習和記憶方面有困難,也因此在學校和社交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作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瞭解這些人的特質和潛能,不要讓他們在社會中被忽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是由一位兒童精神科醫生來檢視現今社會的變遷和各種社會問題,同時著重於腦科學和科技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書中也涉及了疫情期間的社會反應和網路攻擊言論的分析。
Thumbnail
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會近視。此篇文章討論了近視問題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商業機會,提出了虛擬現實眼睛鍛煉和遠端眼科醫療服務等商業點子。同時也提到了內容驗證服務以及垂直化內容識別的機會,以及針對Z世代設計產品的重要性。
已經很少在看社媒的內容了 因為長久以來的經驗 大多沒什麼正面性或啟發性的內容 尤其是媒體習慣用負面資訊刷流量的習性 而今早Mail收到某ADHD社團新文章的內容 某父母表示國小ADD兒子吃飯時手摸食物毫不在意 然後又整手油膩摸桌椅弄得到處油 食物掉滿桌..... 我同情媽媽的崩
Thumbnail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智障才覺得沒爸爸幫台灣能跟中共抗衡,要玩真的就通緝+撤銷國籍,再凍結父母資產,看將15歲的小孩送出國 「閃兵」的有錢人怎麼辦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ADHD患者常常會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他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時的情況。這些人常常在學習和記憶方面有困難,也因此在學校和社交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作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瞭解這些人的特質和潛能,不要讓他們在社會中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