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快兩年前,有跟大家分享過 Obsidian 這套筆記軟體,當時就有滿多讀者提到 Notion,不過我那時還以為 Notion 只是另一套筆記軟體,秉持不想重工的心態,就沒去特別研究 XD;直到去年底做年末統整時,才意外發現 Notion 好像還滿適合用來記錄生活的!
目前我 Notion 用了差不多一個月,就把手邊幾乎所有紀錄都轉移到了 Notion 上面!現在包括日記、作品集、工作清單等,全都變成了 Notion 的形狀(笑),想說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從零到有建構 Notion 的過程。
那在開始前也提醒一下大家,今天這篇文章沒有太多教學成分,只是單純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喔~
在聊為什麼用之前,先來說說之前為什麼不想用好了。
原因應該不難猜,就是 Notion 的學習成本實在太高了!我不太喜歡把紀錄或規劃搞得很複雜,結果浪費一堆時間在研究工具本身,我覺得這樣有點本末倒置,所以當我一看到 Notion 五花八門的介面,馬上就打退堂鼓了(笑)。
不過後來更深入研究了一下,我才發現 Notion 其實沒那麼可怕,至少對記錄需求不複雜的人來說,絕對是可以快速上手的!像我大概只花兩天,就完全習慣這套軟體的運作模式了(還比 Obsidian 快 XD)。
作為過來人,我也想分享三個 tips 給還在猶豫要不要使用的朋友參考看看,希望能給你一些方向。
Notion 能做的事確實很多,但一切的基礎都在「資料庫」(dasebase)上,所以對新手來說,只要搞懂資料庫是什麼,就算完成新手任務啦!
那「資料庫」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儲存「資料」的空間,假設你今天看到一張手搖飲料店的菜單長這樣:
菜單上紅玉朵朵、玉露紅茶拿鐵、鳳梨金萱紅……等飲料品項,就可以視為一筆筆的「資料」,而記錄這家店所有飲料資訊的就是「資料庫」。
在 Notion 當中,資料會由名稱、屬性和內容組成。名稱和內容應該很好理解,屬性則可以想成是對資料的「描述」,比如這筆資料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它屬於哪個類別?有沒有符合哪種條件?……
同個資料庫裡的資料會共用一套屬性,舉個例子,你為一筆資料建立了「完成日期」這個屬性,那這個資料庫的其他資料也會出現這個屬性,如此一來就可以用它來篩選或排序資料庫。
我們就直接拿上面這張菜單在 Notion 裡演練一次好了!如果我要根據這張菜單建立一個「烏弄菜單」的資料庫,那它的資料頁大概會長這樣:
屬性的建置方法有很多,不見得都要照我的方法做,像你如果很重視香氣,想把每種飲品的氣味分門別類,那也可以建立一個「氣味」屬性來描述所有飲品,總之 Notion 的屬性是非常自由的!
而當建好第一筆資料後,接著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模板把所有飲料建檔,於是乎一個豐富的資料庫就完成了!
資料全數建檔完,接著我們就可以用 Notion 內建的篩選及排序功能,篩出你想要的資料。
所以 Notion 的邏輯很難理解嗎?其實不難,就是建立屬性、建檔、篩選而已,只要資料本身足夠清楚,用短短時間建好一套資料庫絕對沒問題。
我覺得 Notion 的複雜度並不在從零到一的新手期,而是從一到十的熟練期,因為 Notion 的屬性自由度很高,顯示資料庫的方式也很多,倘若希望打造一套適合自己的記錄工具,那的確需要慢慢摸索它的功能,但我覺得新手沒有必要因此卻步,因為只用最簡單的方式使用 Notion 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之所以想提醒這件事,是因為網路上真的有很多大神把 Notion 玩得鬼斧神工,我一開始也是滑文章滑到很想用出點厲害的東西 XD;不過其實對新手來說,比起研究 Notion 本身的極限,「你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拿飲料店當例子,假如你只負責記帳,每天把每種飲料賣出的杯數、進帳的數目統計起來就好,那你最該花時間研究的不是怎麼列出每種飲料含有的成分、咖啡因多少和推薦哪種甜度,而是如何把價目與售出數量連結起來,整理成一眼就能看懂的報表(雖然連鎖飲料店不至於連記帳都得靠 Notion 啦 XD)。
需求不同,建出的資料庫也會不同,因此在動手建構之前,先思考自己到底想記錄哪些資料?想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屬性是必須的?哪些可以被忽略?然後朝著這個目標找到 Notion 裡有哪些功能幫得上忙,這樣學習起來絕對會順暢很多。
再來還有一點也要提醒大家,雖然 Notion 功能很多非常強大,但並不是所有資料都適合 Notion。
像我現在仍會用 Obsidian 存放卡片筆記、用記帳 APP 進行財務記錄、用 Google Sheet 統計報表,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強項,如果用其他工具能更快達到你要的結果,那其實不用全部塞進 Notion 裡。
所以我才會說釐清需求很重要,同樣是要飽餐一頓,有些人求的是快,有些人求的是方便,也有些人求的是品質。求快的人會去找通勤路上有哪些即買即拿的店家,求方便的人會注意外送平台有哪些優惠,求品質的人則會注意哪裡有新鮮的食材,或最近有什麼值得一試的食譜。
沒有哪種方法可以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同理,也沒有一項工具可以一次覆蓋所有功能。找出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然後照著需求找到最適合的工具,才能真正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終於要來分享我這個月建出來的成果了 XD。其實我建的頁面滿簡陋的,沒有什麼複雜的公式或功能,所以我就不分享建立方法了,單純討論我的痛點被解決的過程。
我大概從 2020 年開始寫紙本手帳,除了當行事曆用以外,我也會特別記錄自己看的書、追的劇、寫的文章還有畫的圖。
不過紙本手帳的缺點,就是我很難知道自己某段時間裡完成了幾件事,比如我若想知道 2022 年跟 2021 年相比多看了幾本書,那我還得從櫃子裡翻出兩本手帳然後一個一個數,這真的太麻煩了!因此我用 Notion 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把足跡清單跟日記結合起來,不只翻日記的時候能直接看到我當天完成了哪些事,也能自動記錄讀完每本書的日期,方便統計。
我的需求清單:
日記
資料庫書籍
、影劇
、動畫
資料庫日記
資料庫文章
、繪圖
資料庫日記
資料庫最終成果:
(p.s. 我的日記頁右上角有個動態回顧的功能,那是參考站上一位 Notion 大神 Mai 的模板製作的,超方便!)
雖然看起來有點複雜 XD,但其實這兩頁設計上最複雜的地方,只有在建立日記和作品的關聯性而已,因為我想在寫日記的同時,自動把當日日期帶進作品的觀看時間(或完成時間)裡,這樣就不用在兩個地方 key 重複的資料,如此一來就必須使用到更進階的關聯(Relation)跟匯總(Rollup)功能。
之前爬文的時候,就有看到滿多產品經理會用 Notion 記錄專案進度,不過可能因為我們公司的專案時程實在亂到一個不行(笑),網路上的幾個方法於我來說不太適用,因此我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摸索出了另一套方式。
先給大家看一下我在使用 Notion 之前,用 Google Doc 記錄工作的樣子。
這真的是超陽春的作法 XD,當初我是希望記錄自己每個月完成的工作項目才開了這個文件,但後來我發現這個方法一來沒辦法記錄到專案細節(比如人員、目標、時程跟待辦事項),二來也沒辦法視覺化顯示我的作品(我是 UI/UX 設計師),所以這次就想用 Notion 把問題通通解決掉!
我的需求清單:
專案
資料庫任務
資料庫任務
資料庫最終成果:
以設計師的角度來說,我覺得 Notion 用來記錄工作真的滿方便的!作品可以直接視覺化呈現出來,專案細節也可以直接記錄在資料頁裡,甚至像我也有連結 Google Drive 跟 Figma,翻檔案的速度變得很快,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而且因為我平常很依賴待辦任務表去追蹤進度,這次我也根據自己的需求,把未完成任務更仔細地劃分成三種狀態,最優先顯示我可以直接動工的項目,其次是等待需求方確認的項目,最後才顯示尚未開始的項目,這樣我也能一眼看出輕重緩急。
(還能順便找出有哪些任務被需求方遺忘了 XD)
最後這個頁面的規模跟前兩者相比要小一點,不過也是我一直很想優化的記錄項目之一!
這是我之前用來記錄開源字體列表的 Google Sheet,主要是方便我自己做設計時,能更快找到符合風格的字體並確認其授權方式。
不過顯而易見,這個方式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沒辦法看到字體本身的模樣,尤其像思源改作系列,這些字體間的差異不是內行人其實很難看出來,所以我就決定用 Notion 的「圖庫瀏覽模式」來記錄看看。
我的需求清單:
字體
資料庫最終成果:
這個資料庫應該是我目前建的資料庫裡,屬性欄位開最多的一個(笑),我其實不太喜歡加太多無關緊要的欄位進來,但字體的重要資訊真的好多啊啊啊!
這個資料庫比較特別的屬性,應該是英文名稱跟版本號兩項,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這兩個欄位沒什麼必要,但我自己工作上其實滿需要的。
像我平時做設計是使用 Figma,但 Figma 是全英文介面,中日文字體都會以英文名稱顯示,有用過的就知道這超級難找字體的!我之前就曾經為了找洛神行書,來回滑了五遍字體清單,最後還是去電腦設定裡面翻才成功找到它在哪裡(開放同病相憐的設計師一起哀號 XD)。
至於版本號應該是我自己的小習慣,為了保證字體的使用品質,我平常會不定時檢查各字體的更新情況,有時候 Adobe Font 會有字體到期,或是開源字體釋出新版本(像最近清松手寫體跟 But 的思源改作系列都有更新喔),版本號能讓我知道現在電腦裡的字體是哪一版,就不用下載安裝然後跳警告才知道了。
我一直覺得工具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對我們有所助益,那就是好工具!所以這篇文章我才會花很多時間分享我的痛點以及被解決的過程,因為只有挖出阻力在哪,才知道怎麼改善、用什麼改善,進而提升做事效率。
我算是很晚才入坑 Notion 的人,很幸運地沒有碰到不支援中文的那個時期 XD,很快就上手了。也非常推薦還沒有用過 Notion 卻同樣有記錄需求的讀者可以試用看看!以上說的這些內容都是免費版就能使用的!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