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邏輯投資」專欄經營超過兩年半,近期作者有規劃減少週報的發文頻率(例如改為雙週報、月報或季報),但增加更多關於產業、個股探索、研究與資訊分享,這樣可以降低重複的作業感,並滿足許多想認識新產業/新個股的讀者的需求。
本問卷僅限付費訂閱讀者填寫,也請讀者務必詳閱問卷及題目說明後再填答,再次感謝讀者們的長期支持,「邏輯投資」會持續努力分享個股、市場與投資的個人心得。
問卷調查預計於2025年1月26日(日)截止。
-4Q24 財務表現
-4Q24 製程別營收佔比
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仍為營收主要來源。
-4Q24技術平台別營收佔比
4Q24 成長主要來自高效能運算與智慧型手機帶動,使得3奈米與5奈米高階晶片需求增加。
-1Q25 財務預估
-2025 全年毛利率展望
管理層認為2025年全年毛利率將受到以下因素壓抑,包括:
-2025 年資本支出(CapEx)預估
2025 年資本支出預計 380-420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公司表示支出用途分配為:
2025 年折舊費用預期將成長 7~9%,但公司強調會持續提高發放現金股利。
-美國亞利桑那廠進度:
-日本熊本廠進度:
-德國廠進度:
主要為12/16奈米,用於供應車用與工業需求,預計 2027 年底量產。
-有關AI的觀點:
-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
-問答重點整理:
是否該抱股過年?最近又聽到了這個老話題。
投資人擔心年假期間市場可能發生劇烈波動,特別是今(2025)年農曆春節假期正值川普1月20日甫就任美國總統,讓許多投資人決定提早清倉離場,以避開長假期間無法掌握的潛在風險。
然而對於價值投資人來說,其實不太需要去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是否該抱股過年,這個議題的本質就是「Timing the market」(擇時),但我們追求的其實是「Time in the market」(留在市場),這是因為我們希望獲取的市場回報,主要來自股價(評價)與公司合理價值差距的修復,亦或公司質變、產業循環、產品/技術/服務滲透與擴張的趨勢,因此不該過度考量短期因素。
另外還有現實的因素需要考慮,包括:
我們無法預測短期的市場走向
錯過漲幅最多的交易日,將大幅縮減投資報酬
根據JP Morgan統計,若從2003年到2022年將10,000美元投資S&P 500指數並完全持有,最終的資產價值將達到64,844美元,但如果不幸錯過這20年當中漲幅最多的10個交易日,最終資產價值將大幅下降至29,708美元,減少超過50%。如果錯過漲幅最多的20個交易日,最終資產價值更進一步縮水至17,826美元,只剩下原來的27%。
這是指數的例子,但跟我自己投資個股的經驗也相符,很多個股的漲幅會集中在特定的幾週甚至幾個交易日,你很難提前預知發動時間,因此冒然離場反而有可能跟「飆股」擦肩而過,對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帶來負面影響。
當然你也可以從「風險」的角度持反對意見,例如預判春節連假期間可能存在更大的風險與波動,那為什麼不能提早減碼貨清倉來避險呢?
這個想法看似合理,但本質上其實是一種「短期預測」,或者你要說「賭博」也可以,因為我們自認無法精確預測短期市場的漲跌走向(不然其實可以直接考慮做空),這種短期博弈,可以幫你避險,但也可能導致你錯過市場漲勢,而基於股市長期多頭,我認為「錯過上漲」比起「避開下跌」,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帶來更多損失。
其實這時候你也可以反思自己在過年前選擇清倉的理由,到底是基於資金運用、避險考量、短期預測,還是只是對未知市場波動的恐懼,若是基於情緒面的決策,「邏輯投資」還是會建議投資朋友訓練自己更加專注於公司基本面、評價合理性與未來成長性等面向,亦或主動降槓桿,或適度進行分散配置,來降低自己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讓自己更有餘裕地去看待市場潮水起伏,感受大海的帶來的豐盛與回報。
台灣已經「荷蘭病」爆發了嗎?隨著台灣的傳統產業,包括中鋼、台塑四寶等股價持續下跌,這個議題再度引發市場討論。
首先,什麼是「荷蘭病」?
故事緣起於60年代,當時荷蘭在北海發現大量天然氣,因此政府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政府資源與勞動力向該產業極度傾斜,結果導致天然氣大量出口,外匯收入驟增,勞動成本增加、當地貨幣升值以及擴大採購進口產品,種種對製造業不利的因素,最終壓垮當地製造業者。
因此所謂的「荷蘭病」,就是指「中小型國家經濟體因某個初級產業突然發展,導致其他產業衰落的現象。」
「荷蘭病」有幾個主要症狀:
以台灣來說,資源確實有出現移動現象,半導體產業的高薪與政府政策助力,導致資源分布的傾斜,這也是社會輿論最常探討的部分,並認為這是台灣傳統產業衰落的原因之一。
然而半導體產業的本質也是製造業,加上新台幣匯率雖然有升值壓力,但一直也有得到控制,因此與其說台灣出現「荷蘭病」,資源傾斜半導體產業,擠壓傳產行業生機,實際上我更傾向認為這是產業供需結構調整或所謂「去全球化」趨勢帶來的結果。
以鋼鐵(包括原料與鋼鐵製品)、石化產業來說,衰退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中國、越南大幅擴產,出現削價競爭以及客戶轉單,例如螺絲業者也反映中國傾銷、車用需求下滑以及歐洲訂單消失是主因,而這其實偏向產業循環與供需問題的範疇。
另外雖然半導體產業具有磁吸效應,但這個高價值的產業實際也為傳統產業帶來更多轉型機會,例如近年部分化學、環保、工具機、設備業者轉型製造半導體相關產品,其實收到不錯成效,公司業績與市場評價得到顯著提升,所以台積電獨強似乎也不是只有對傳統產業帶來排擠效果而已。
從下圖主計總處的統計也可以看到,台灣的傳統產業包括塑膠、紡織、化學材料等,附加價值率也有緩步增加,雖然這不是最新資料,但趨勢上確實也呈現部份傳產業者致力提高附加價值並有成效。
簡單結論,我個人不認為台灣有出現「荷蘭病」,但台灣部分傳產業者遭到中國、越南、南韓等國家強力競爭,處於劣勢是事實,而這件事情還會關係到台灣自身是否具備基本的製造與原料供應能力,這其實是國防議題,政府確實應該多加重視,並應持續輔導業者轉型朝向高值化,或透過增加國防軍工產業投資來積極扶植,雖然這條道路不容易,但也沒選擇了,畢竟台灣的隔壁就存在一個最巨大的壓力源,需要大家一同面對。
隨著美股指數走高,美元指數上漲、10年期公債殖利率拉升以及川普即將上任等因素,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開始尋找「下跌」的好理由,而在1月10日(週五)公佈12月非農就業數據後,美股大跌。
美國1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6萬,遠高於市場預期值15.5萬人,失業率4.1%,也低於預期值4.2%,媒體下的標題「降息更加無望」,充分反映市場參與者的悲觀情緒。
根據FedWatch的資料,押注2025年僅降息1碼的比率明顯增加,甚至還出現升息1碼的小幅押注,顯示市場參與者對今年降息的路徑更為悲觀,但這三年觀看FedWatch數據,感覺這群人總是「過度反應」,當數據對降息路徑有利時,他們會比聯準會更加樂觀,而現在則是更為悲觀,但這其實不是壞事,因為給了市場調整指數與預期的理由。
從數據面來看,美國的就業數據確實有改善,從月變動數據可以看到,「休閒娛樂業」、「專業技術業」、「政府就業」、「教育醫療業」、「資訊傳播業」、「金融業」就業人數近兩個月維持增加趨勢,顯示服務業的勞動力需求仍然強勁。
另外12月也看到「零售銷售業」的就業人數增加,間接反映美國的經濟穩健,消費需求穩定,但「製造業」就業人數則再度減少,與「服務業」形成明顯對比,只是後者才是美國就業主力,對於經濟影響有限。
其他就業數據也呈現出一致性,例如「初次與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前者(初次)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後者(連續)也維持穩定,顯示近期就業數據確實改善。
「薪資年增率」也顯示「服務業」薪資年增率微幅反彈,並未持續下行,與「製造業」形成對比。
根據宏觀經濟學家Marksastley(@astleyeconomics/X)整理的圖表可以看出,美國勞動力市場下行的趨勢已經放緩,聯準會確實短期不需再擔憂勞動力市場,而這也意味著影響降息決策的重點回歸「通膨」。
市場認為「通膨」走向與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減稅、移民政策息息相關,這使得通膨變化難以預測,但基於美國經濟與就業重回穩定軌道,實際上也不需要對美國的經濟、消費與美股表現過於擔憂,只是短期因美元大量回流,高品質股票資金擁擠而拉高的估值,確實需要一些事件來促進釋放。
簡單結論:
2023年10月我在臉書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提到:
感覺散戶似乎嚴重誤認美國長天期公債是「低風險」或「零風險」的投資選項,認為是「送分題」
我認為把長債當作「低風險」的「送分題」,這種想法可能會帶來危險,特別是市場「高度共識」做出的投資決定,結果往往都會偏離市場期待,如果你打算ALL IN美國長天期公債,我還是會建議做好資產配置,控制債券比
當時的觀點是否合理,過了一年多,現在我們可以回來對答案。
首先是00679B(元大美債20年ETF)價格回到原點,代表當時進場的投資人,可能只有賺到配息,而與同期0050、S&P500漲幅61%、38%相比,機會成本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換言之,當初認為這是「送分題」ALL IN並抱到現在的投資人,心裡應該很悶,最近還看到有質押或買美債正二的投資人選擇「畢業」停損出場。
因為「送分題」而賠錢,其實也代表我們不應該過度相信市場具有高度共識或過熱的投資選項,然而反過來說,我們或許也可以藉此獲利,例如2024年我有一段操作TMF(三倍做多美國20年公債ETF),獲利還不錯,當時因聯準會上修利率點陣圖,市場對於降息預期非常悲觀,使得長債下跌,基於市場當時過於悲觀而進場,反而收到不錯的成果。
而這其實也是Howard Marks在他的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強調「第二層思考」重要性的原因,現在美債再度重挫,許多投資人宣布畢業並對美債徹底絕望,那會不會反而又是一次進場的時機呢?這就留給投資朋友自行思考囉!
人們通常認為「金錢」代表權力,但並非如此。「金錢」其實是一種「數據」(information),其本身並無權力。運用物理學的極限思維來幫助我們理解,當你被困在熱帶島嶼時,你有一萬億美元也沒有用,因為沒有任何可供分配的資源。「金錢」的本質是資源分配的數據庫(database),一旦沒有資源可供分配,金錢就毫無用處。例如你被困在沙漠,沒有任何食物,即便你擁有全世界的比特幣,也無法使你免於挨餓。所以我始終只將金錢視為分配資源的「數據庫」,它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
-Elon Musk
這是全球首富對「金錢」與「財富」的觀點,值得思考。
如果金錢的誕生源於資源分配的需要,而掌握金錢就等同握有部份資源的交換與分配權,那投資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得到金錢,還是掌握資源(包括時間與空間)呢?
又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獲得更多資源(包括時間與空間),此刻我們手上有金錢,來自於工作收入或投資收入,我們該如何運用這筆金錢幫助我們爭取到更多資源呢?
從資源分配的角度思考,我們對於「金錢」的運用就能有更多可能性。
而馬斯克似乎也用他的親身經驗在做示範,透過創業他得到更多資金,然後再用以打造更多有前景的事業,並又獲得更多資金,接著他將資金投資在特定的總統候選人與政黨身上,不僅贏得政客的信任,也獲得更多權力與發展可能性。
我們未必能做到首富的水準,但我們確實可以更加善用我們手上的金錢,交換更有用的資源或投資在好的資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