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強迫性負面想法ㄧ你受夠生活一直循環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重要的概念:「強迫性的負面想法」。這些想法看似無法控制,但其實它們是我們的信念在作祟。如果不察覺,生活就會像被套進了循環一樣,永遠重複相同的模式。

什麼是「強迫性的負面想法」?

這種想法有幾個特徵:

  1. 不斷重播:你的腦海裡像放錄音機一樣,一直反覆播放這些負面想法。即使你什麼都沒做,它們還是出現,讓你感到焦慮、不安或沮喪。
  2. 內耗:這些負面想法會消耗你的精神能量,讓你覺得很累,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事業、金錢、家庭,甚至伴侶關係。
  3. 源於過去:這些想法通常來自你的過去經驗、教育或恐懼,比如「吃苦當吃補」這種限制性信念。你相信這些信念,認為它們對你有好處,但其實它們限制了你。

為什麼會有這些信念?

信念之所以形成,是因為我們「相信」它們。

例如:

  • 「吃苦當吃補」:相信這個信念的人,生活就會充滿吃苦的經驗,因為宇宙會證明你是對的。
  • 「以家庭為重」:你相信這個信念,就會吸引家人不斷需要你的付出,讓你覺得責任重大。
  • 「助人為快樂之本」:如果你不快樂卻還在幫助別人,反而會感到匱乏,因為你忽略了先讓自己快樂的重要性。

這些限制性信念看似無害,甚至被認為是「正確的價值觀」,但實際上卻可能與你的靈魂願景背道而馳。

信念如何投射實相?

你的信念是如何影響現實的?很簡單,宇宙只會證明你是對的。

  • 你相信「責任感很重要」,宇宙就會投射許多不負責任的人到你身邊,讓你體驗「什麼是責任感」。
  • 你相信「資源有限」,就會顯化出一個資源匱乏的世界。

事實上,宇宙的資源是無限的,但如果你不相信,你就無法體驗到這種豐盛。

如何抓出負面信念並翻轉?

  1. 從感覺入手 問自己:「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不是平靜、喜悅、愛或感恩,代表你可能正在受負面信念影響。這些不好的感覺並不是你的敵人,它們只是提醒你,現在的實相不是你想要的。
  2. 翻轉信念 你不想要的負面信念,正好指向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例如:「我討厭別人不負責任」,翻轉過來就是「我渴望身邊有負責任的人」。負面信念就是你的導航,指引你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3. 停止幫負面信念充電 我常說,你有10秒鐘的時間來感受負面情緒,超過10秒還在執著,就代表你選擇幫這個信念充電。只要不再插電,負面信念就會慢慢失去力量,最終消失。

如何活出你想要的生活?

  1. 有意識地生活 隨時檢視你的感覺,並調整你的信念。確保你的信念支持你的靈魂願景,而不是限制你。
  2. 相信豐盛 宇宙的資源是無限的,你可以選擇相信「我值得被愛」「我值得擁有最好的東西」,這些信念會幫助你顯化更好的實相。
  3. 不等待「受夠了」才行動 不要拖到痛苦到極點才下決心改變。現在就開始修正你的信念,不再重複舊的循環,為自己創造一個更輕鬆、快樂的生活。



你的信念決定了你的世界。如果你對現實感到不滿,那就抓住這些負面信念,翻轉成支持你的正面信念。因為宇宙會永遠證明你是對的,只要你願意調整,就能活出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

可以FB搜尋:顯化法則學院或阿明顯化教練,你會看到你想看的。

avatar-img
211會員
135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信念會自我強化」的概念,透過「信念燈泡」的比喻,闡述信念如何透過感覺能量影響實相。文章說明正面和負面信念的自我強化機制,並提供「10秒原則」幫助讀者停止強化負面信念,以及如何強化正面信念。
許多人經常問:「為什麼找不到高我?高我到底在哪裡?」本文以「做夢」作比喻,說明小我如同夢中角色,高我則是「做夢的人」。小我無法找到高我,是因為我們的世界只是高我夢境的一部分。文章並分享如何透過練習與高我互動,例如學習「清醒夢」的概念,並透過天使數字、直覺等方式來感受高我的存在。
探索高我與小我的視角差異,如何連結高我穩定實現願景,避免小我幹擾造成顯化失敗。影片分享透過體驗當下與高我連結的方法,幫助你走出焦慮和迷茫。
學會『活在終點』的心態,克服焦慮,專注當下行動,篤定達成目標。本文教你如何擺脫「活在未來」的不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靜與信心,並提供額外諮詢管道。
別讓限制性信念阻礙你!想成為作家、商人或其他任何身份,不必等到條件成熟。現在就開始「做」,以新身份的眼光看待生活,你將發現無限可能。文章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立即行動,而非空想。
在面對家人、另一伴、小孩時,我們會對「溝通」與「控制」這兩件事產生混淆。表面上看似只是希望對方能多配合、多表現出我們想要的行為,卻沒有注意到,內心實際上可能是想要「控制」而不自知。 溝通?還是控制?如何分辨 許多人會說:「我們至少要最基本的溝通吧!他得願意跟我聊、跟我談一些事,不然兩個人之間怎麼
「信念會自我強化」的概念,透過「信念燈泡」的比喻,闡述信念如何透過感覺能量影響實相。文章說明正面和負面信念的自我強化機制,並提供「10秒原則」幫助讀者停止強化負面信念,以及如何強化正面信念。
許多人經常問:「為什麼找不到高我?高我到底在哪裡?」本文以「做夢」作比喻,說明小我如同夢中角色,高我則是「做夢的人」。小我無法找到高我,是因為我們的世界只是高我夢境的一部分。文章並分享如何透過練習與高我互動,例如學習「清醒夢」的概念,並透過天使數字、直覺等方式來感受高我的存在。
探索高我與小我的視角差異,如何連結高我穩定實現願景,避免小我幹擾造成顯化失敗。影片分享透過體驗當下與高我連結的方法,幫助你走出焦慮和迷茫。
學會『活在終點』的心態,克服焦慮,專注當下行動,篤定達成目標。本文教你如何擺脫「活在未來」的不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靜與信心,並提供額外諮詢管道。
別讓限制性信念阻礙你!想成為作家、商人或其他任何身份,不必等到條件成熟。現在就開始「做」,以新身份的眼光看待生活,你將發現無限可能。文章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立即行動,而非空想。
在面對家人、另一伴、小孩時,我們會對「溝通」與「控制」這兩件事產生混淆。表面上看似只是希望對方能多配合、多表現出我們想要的行為,卻沒有注意到,內心實際上可能是想要「控制」而不自知。 溝通?還是控制?如何分辨 許多人會說:「我們至少要最基本的溝通吧!他得願意跟我聊、跟我談一些事,不然兩個人之間怎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限制性信念如「我很弱」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感情、家庭、財務還是健康上。然而,接受這些信念的存在,並選擇不對抗而是以平靜的態度面對,能夠幫助我們逐漸釋放這些束縛。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這些信念,並提供實用的方法來建立新的正向信念,讓生活變得更加自由和美好。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有時會導致負面結果。但這些情緒並非無法掌控。本文將探討情緒、認知和信念之間的關係,並提供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改善心理健康的具體建議。 認知與信念的關係 認知 由 想法 和 信念 組成,而 信念 是由我們的想法和內心的圖像共同構建
Thumbnail
恐懼的信念根源沒有解決,譬如: 財富匱乏的恐懼、失去愛情的恐懼、友情背叛的恐懼痛苦、工作內容的問題害怕失去工作的恐懼等等...
Thumbnail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Thumbnail
★你更需要的,是讓情緒真正釋放! ●經常陷入負面思考模式而無法自拔的人,最終目標往往是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積極的人、這麼多樂觀的啟示,都在鼓勵我們保持正向的心態;更何況還有網路哏圖、正能量大師與堅定不搖的朋友們圍繞在旁,「活出正向」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的目標。矛盾修辭的重點往往是強調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負面思維模式時,很容易感到沮喪和無助。但是,有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負面思維模式,並開始樂觀地看待事情。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將分享一些方法,幫助你擺脫負面思維模式,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態度。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因為過去的經驗,而產生限制性信念, 在轉化限制性信念的過程裡, 還伴隨著因經驗而起的情緒與感受; 信念與感受糾纏不清, 正因為事件與情緒環環相扣。 分享我自己的經驗是, 專注地覺察,看見事件(情境)背後的情緒, 去理解情緒,允許情緒,你會更靠近自己,更同理自己,更能夠接納自己;
Thumbnail
負面情緒多源於三種核心情感需求「和平、愛、被理解」遭到威脅的恐懼,當我們清理釋放恐懼,放棄是非對錯慣性模式,改採不同的視角探尋更多可能性,正面看待一切人事物的可取之處,也許會有截然不同以往的覺察和發現。當我們願意敞開心胸,接納人事物各種不同面向及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真正領受隨之而來的貢獻與祝福。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Thumbnail
限制性信念如「我很弱」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感情、家庭、財務還是健康上。然而,接受這些信念的存在,並選擇不對抗而是以平靜的態度面對,能夠幫助我們逐漸釋放這些束縛。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這些信念,並提供實用的方法來建立新的正向信念,讓生活變得更加自由和美好。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有時會導致負面結果。但這些情緒並非無法掌控。本文將探討情緒、認知和信念之間的關係,並提供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改善心理健康的具體建議。 認知與信念的關係 認知 由 想法 和 信念 組成,而 信念 是由我們的想法和內心的圖像共同構建
Thumbnail
恐懼的信念根源沒有解決,譬如: 財富匱乏的恐懼、失去愛情的恐懼、友情背叛的恐懼痛苦、工作內容的問題害怕失去工作的恐懼等等...
Thumbnail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Thumbnail
★你更需要的,是讓情緒真正釋放! ●經常陷入負面思考模式而無法自拔的人,最終目標往往是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積極的人、這麼多樂觀的啟示,都在鼓勵我們保持正向的心態;更何況還有網路哏圖、正能量大師與堅定不搖的朋友們圍繞在旁,「活出正向」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的目標。矛盾修辭的重點往往是強調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負面思維模式時,很容易感到沮喪和無助。但是,有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負面思維模式,並開始樂觀地看待事情。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將分享一些方法,幫助你擺脫負面思維模式,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態度。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因為過去的經驗,而產生限制性信念, 在轉化限制性信念的過程裡, 還伴隨著因經驗而起的情緒與感受; 信念與感受糾纏不清, 正因為事件與情緒環環相扣。 分享我自己的經驗是, 專注地覺察,看見事件(情境)背後的情緒, 去理解情緒,允許情緒,你會更靠近自己,更同理自己,更能夠接納自己;
Thumbnail
負面情緒多源於三種核心情感需求「和平、愛、被理解」遭到威脅的恐懼,當我們清理釋放恐懼,放棄是非對錯慣性模式,改採不同的視角探尋更多可能性,正面看待一切人事物的可取之處,也許會有截然不同以往的覺察和發現。當我們願意敞開心胸,接納人事物各種不同面向及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真正領受隨之而來的貢獻與祝福。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