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種活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高中的女兒想像起未來的生活,有些期待,但有時也感到可怕。

「可怕什麼?」我問。

「要活下來很難耶,這一年有好幾個高中生都跳樓了。」

知道女兒說得是焦慮,說得是越靠近成人社會越能感受到的生存焦慮。

 

學測後的隔天,我們一起去旅行,在靜浦部落的小咖啡廳裡,我半開玩笑的和女兒說:「好像有一部電影叫做『一百種死法』,那我們就來說說『一百種活法』。像這家咖啡廳的老闆,為了畫畫來這裡,開了一家小小咖啡廳,他或許也要面對許多的辛苦,但他活下來了,這樣也是很好的活法。」

女兒笑著。老闆展開在我們眼前的生活,成為證據。

 

我繼續喝著我的耶加雪啡,打開夏曼藍波安《黑潮親子舟》這本書,閱讀他的自序不到五分鐘,我就轉過頭去和一旁的女兒說,妳聽聽這一段:

 

(幼年時)因為部落裡所有的母親都要去水芋田採集食物,這個時間便是部落嬰孩因飢餓而哭嚎的時段,如今回味起來,真是美麗的歲月,部落裡充滿了哭嚎的大小聲,充滿了祖父母為嬰兒唱歌,自創的海洋戀曲、山谷風聲之歌、田園水聲等等的搖籃歌,那是我孩提時期耳膜裡最美的歌聲。

 

這是今天遇到的第二種活法,即使是小時候部落裡的飢餓經驗,但他不只聽到飢餓,聽到孩子的哭聲,也聽到老人的歌聲,我們可以想像當母親們回到部落很多孩子一起喝奶的當時,整個部落會多麼安靜又多麼快樂。所以找到「看見」的方法,也是一種活得好的方法。

女兒又笑著。

 

和女兒聊完,我又繼續回到書裡,讀到夏曼・藍波安接著部落飢餓經驗後寫下的文字是:「飢餓是人類社會發展食材、料理的基礎」。我會心微笑,就是這種眼光,讓最平凡的生活變成好生活。

 

avatar-img
173會員
82內容數
工作坊訊息公告/相關活動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緒,是靈魂的入口 這是好朋友祺堂在一次合作的工作坊裡說的話 當時我聽了在心中猛點頭   理解情緒,貼近情緒,我們常就會覺得更貼近一個人的心。 因此,想抵達心靈的島嶼,情緒是最直接的橋樑。 所以,情緒也是助人工作者一直關注的焦點   在這一場工作坊裡 我們將以「情緒」為焦點 故事
戴上護膝,既然膝蓋抗議,那就選一條不那麼陡的路,但還是要走。   走在路上沒多久,開始下雨了,我把外套的帽子戴上,把拉鏈拉到最高的位置,雨點打在外套帽子的時候,被包覆起來的耳朵像聽到了最立體的鼓聲。我笑著。   細碎雨點落在眼鏡上,我像裝上雨滴效果的濾鏡看著海洋山巒。   繼續走路,
和身旁熟悉的東西一樣,一掉了,才會感覺到。   專用在電腦上的多焦點眼鏡找不到了,像一隻無腦的螞蟻一樣,我把袋子翻來覆去一百次,仍無蹤跡。   不是記得,而是以推論循跡,最後我認爲應該是掉在機場的候機大廳,所以就打電話到機場服務台,和接電話
青藏高原四千多米的呼吸記憶都還在,但因為颱風,一天三場轉機,瞬間從高原趕回到海島。至今已持續一週都在土地上用雙手搬運撿拾,回應著颱風留下的種種。同時間,也持續準備將至的深圳與台北兩場工作坊。   今日下午接著母親打來的電話和接著她因身
直到搬到都蘭,才開始喜歡煮點東西,也可能是喜歡柴火的緣故。 最近這一年,特別喜歡煮紅豆薏仁湯,給女兒喝、給太太喝、給母親喝。 我喜歡那整個過程:先在戶外燃起柴火,再走進廚房,將一杯紅豆放進鍋子裡,加入清水,用手在鍋中順時鐘轉動,轉成小漩渦,我喜歡聽著硬硬的紅豆輕刮鍋底的聲音。紅豆洗好
情緒,是靈魂的入口 這是好朋友祺堂在一次合作的工作坊裡說的話 當時我聽了在心中猛點頭   理解情緒,貼近情緒,我們常就會覺得更貼近一個人的心。 因此,想抵達心靈的島嶼,情緒是最直接的橋樑。 所以,情緒也是助人工作者一直關注的焦點   在這一場工作坊裡 我們將以「情緒」為焦點 故事
戴上護膝,既然膝蓋抗議,那就選一條不那麼陡的路,但還是要走。   走在路上沒多久,開始下雨了,我把外套的帽子戴上,把拉鏈拉到最高的位置,雨點打在外套帽子的時候,被包覆起來的耳朵像聽到了最立體的鼓聲。我笑著。   細碎雨點落在眼鏡上,我像裝上雨滴效果的濾鏡看著海洋山巒。   繼續走路,
和身旁熟悉的東西一樣,一掉了,才會感覺到。   專用在電腦上的多焦點眼鏡找不到了,像一隻無腦的螞蟻一樣,我把袋子翻來覆去一百次,仍無蹤跡。   不是記得,而是以推論循跡,最後我認爲應該是掉在機場的候機大廳,所以就打電話到機場服務台,和接電話
青藏高原四千多米的呼吸記憶都還在,但因為颱風,一天三場轉機,瞬間從高原趕回到海島。至今已持續一週都在土地上用雙手搬運撿拾,回應著颱風留下的種種。同時間,也持續準備將至的深圳與台北兩場工作坊。   今日下午接著母親打來的電話和接著她因身
直到搬到都蘭,才開始喜歡煮點東西,也可能是喜歡柴火的緣故。 最近這一年,特別喜歡煮紅豆薏仁湯,給女兒喝、給太太喝、給母親喝。 我喜歡那整個過程:先在戶外燃起柴火,再走進廚房,將一杯紅豆放進鍋子裡,加入清水,用手在鍋中順時鐘轉動,轉成小漩渦,我喜歡聽著硬硬的紅豆輕刮鍋底的聲音。紅豆洗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絕望,是在國中的時候。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高一新生活處處充滿衝擊與挑戰,課業壓力、社團制度與人際互動皆是困難。而積極面對挫折,接納並調適自我,才能活出精彩青春。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三年前,踟躕、嚮往、渴望一併塞入書包 沈⋯重啊! 一把拽起人生,謹慎 踏 入 光復路62號 三年來,試圖為青春漆上 喜歡的色彩 英文Daily段考模擬考學測 緊勒⋯⋯ 但鐐銬無法阻擋,舞動的渴望 留下足跡 迫不及待的昂首前行 抉擇科系的喜惡,由不得心作主 級分家長世俗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
Thumbnail
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絕望,是在國中的時候。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高一新生活處處充滿衝擊與挑戰,課業壓力、社團制度與人際互動皆是困難。而積極面對挫折,接納並調適自我,才能活出精彩青春。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三年前,踟躕、嚮往、渴望一併塞入書包 沈⋯重啊! 一把拽起人生,謹慎 踏 入 光復路62號 三年來,試圖為青春漆上 喜歡的色彩 英文Daily段考模擬考學測 緊勒⋯⋯ 但鐐銬無法阻擋,舞動的渴望 留下足跡 迫不及待的昂首前行 抉擇科系的喜惡,由不得心作主 級分家長世俗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