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這麼猛?美國的領先地位真的岌岌可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術紅利與未來競爭力。

The Economist 分享了 4 個關鍵真理. 他們針對全球 AI 競賽所做的深度報導,內容著墨於中國如何在缺乏頂尖晶片與部分技術封鎖的情況下,依舊展現出驚人的 AI 研發速度,以及美國在面對這種「不對稱競爭」時所面臨的重大抉擇,全文運用商業、政治與技術分析角度,闡述中美兩國在生態系、硬體資源與市場影響力上的角力,同時也探討了未來在模型效能、成本結構,以及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風險等議題,對全球帶來的衝擊和啟示。

raw-image


根據官方資料,《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全球擁有超過 150 萬付費訂閱者,並且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發行,長期以國際視角與深入報導見長,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財經與時事週刊之一。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文章究竟帶給了我們哪些重要的思考。


觀點 1. 成本優勢,改寫 AI 競局

中國現在的 AI 研究,雖然論尖端實力還有一段距離,但它的成本優勢卻讓人不得不正視。

最近中國團隊能在硬體受限的情況下,依舊訓練出效果不錯的 AI 模型,原因在於他們使用了更小規模或效能較低的晶片,也透過模型優化與分散式訓練手法,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我們可以想像,一旦越來越多團隊都能「便宜又快」地打造出還算不錯的 AI 模型,這對美國的高成本模式來說,就會產生強烈挑戰。

同時,AI 的邊際應用成本又在上升——像是「Chain-of-thought」這種自我推理機制,雖然能得到更精準答案,但也會耗費更多資源來維持。

簡單來說,中國正在以更低成本拉近與美國的距離。

舉個例子來說:

DeepSeek 這款來自中國的開放原始碼模型,據稱只用了 2,000 顆等級不算頂尖的晶片去訓練,卻能在某些評測上與 Meta 的模型分庭抗禮。

這樣的做法,顯示了一種「沒最好的硬體,那就靠數量與效率來補足」的精神,從成本端就先勝了一步。

結果就是,未來 AI 開發的門檻不再高不可攀,更多企業與組織都能加入競爭。

我學習到:重新審視 AI 研發的投入策略,調整成本結構以因應競爭。


觀點 2. 模型大爆發,市場不再「一家獨大」

「如果 AI 模型能夠以低成本、大量複製,那它的生態系就會往高度分散方向發展。」

在過去,我們常看到大公司因為擁有龐大的資金、運算資源而處於絕對優勢。

但如果像 DeepSeek 這樣的開放原始碼模式持續擴散,那麼每個想打造自己 AI 模型的組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透過「拿來改、自己優化」的方式進入市場。

對美國來說,這很可能顛覆「大廠主宰」的既有局面,因為大公司先前享受的網路效應優勢(如 Google 在搜尋、社群網站的龍頭地位)未必能穩固延續。

一旦模型百花齊放,國家或大型機構可能選擇自建或客製化,以滿足自身安全與隱私需求。

因此,整個 AI 市場將更加分散,而且競爭更激烈。

我學習到:在面對更多元的 AI 生態系時,適度考慮開源與自行打造模型的策略,或許反而更能掌握主導權。


觀點 3. 超級智能威脅與「不對稱競爭」

當中國憑藉自己持續擴展的科研與硬體優化能力,緊追在美國後面時,美國所擔心的不只是一點市場佔有率的流失。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若中國真的率先開發出「超級智能」,那麼在軍事、科技乃至於全球話語權上,都可能出現大幅度傾斜。這種「贏者全拿」的場景並非杞人憂天。

更何況,美國政府之前祭出的高階晶片出口禁令,雖然部分限制了中國對最頂尖硬體的即時取得,但中國透過「數量+優化」的策略,加上國產晶片技術也在進步,似乎已找到彌補高端硬體缺口的替代之道。

一旦中國找到了突破口,未來「不對稱競爭」形勢將更加明顯——美國試圖卡關,中國卻繞道突圍,如此進退之間,帶給全球科技發展的衝擊只會更大。

舉個例子來說:

過去華為在通訊設備領域,也是在西方企業佔優勢的市場環境下,以「價格與效能折衷」的策略切入全球市場,並逐漸在新興市場與部分歐洲國家取得信任與市佔率。

現在中國 AI 的發展路徑,有點像重演這樣的劇本:不必一開始就做世界最強,但先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取得一席之地,再慢慢向高階延伸。

對美國而言,如果放鬆管制,或許會讓中國更快拿到最先進的科技;如果持續管制,可能又會逼得中國在技術繞路、規模量產上更快翻身。

我學習到:面對這種「左右為難」的競爭策略,政府、企業都要迅速調整因應手段,才能不被大時局擺布。


觀點 4. 美國的因應之道:基礎建設、人才與規範

對於美國來說,保有 AI 競爭力的方式,絕對不只是「卡中國硬體」,還要在國內建設和法規面上做大刀闊斧的調整。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應該加快推動 AI 所需的基礎設施建置,例如大規模資料中心。也必須讓國內外工程人才更容易落地就業,並且改變過去「國防採購效率低」的官僚模式,好讓軍方和政府部門都能更靈活採用最新技術。

部分人認為,美國或許該乾脆撤銷對晶片出口的限制,因為事實證明,中國還是能透過各種方式發展 AI。

然而,文章也點出,對於一項有可能帶來與核子武器同等殺傷力的科技,限制出口或許仍然具備一定意義,因為沒有人希望對手「瞬間躍進」。

我學習到:唯有在法規、基礎建設與人才流動上全速前進,美國才能鞏固優勢並守住自己的技術底線。


舉個例子來說:

美國若大幅降低建置資料中心的門檻,比如調整土地使用與環保審核的法規,可能能在短期內吸引更多私部門投資,讓 AI 開發者有更豐富的運算資源。

另一方面,若能同步加速工作簽證與綠卡核發流程,讓來自全球的 AI 專家可以順利落地,也將帶動學界與產業的良性循環。

至於國防與公共部門,應該與科技新創更密切合作,優先採用 AI 應用方案,既能驗證技術,也能避免重蹈「採購流程過於繁瑣,結果技術早被更新了好幾代」的覆轍。

我學習到:放寬限制並不代表放棄守護國家安全,而是要在策略上拿捏平衡,創造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棒了! 我最愛的日劇演員,吉高由里子,在這段名為「# 吉高由里子、落ち込んでいても「人には話さない」リフレッシュ方法明かす 「アイスの実」新CM インタビュー映像公開」的訪談中,分享了她在拍攝過程中的感受、轉換心情的獨特方式,以及對未來職涯的奇思妙想。 作為廣告代言人,她也分享多年工作經驗與自
你正在創業路上猶豫該「專注單一目標」還是「分散資源」嗎?4 個關鍵心法,帶你突破多線發展的糾結,否則你可能會在決策中卡太久而錯失良機 我們經常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想做大事又怕做不好的矛盾。 常常有人一邊想全力衝刺主要產品,一邊又忍不住想開發新點子,最後搞得筋疲力竭。 如果遲遲無法做出決策,就
4 大前提,深度剖析這場「政治 x 科技」激烈碰撞,如果你不看,可能會在未來經濟變局中措手不及 你可曾想過,有一天華府會和矽谷深度交織,攪動全球經濟的未來? 許多時候,我們都把政府的政策和高科技的世界分得很開,卻忽略了它們其實牽動我們的就業、產業與國際競爭力。 如果我們對這場「政治 x 科技」
在研究所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某些「自嗨型碩博士生」。他們往往口若懸河,和同儕或指導教授討論時,總能滔滔不絕地展現看似豐富的知識面,彷彿已經對某領域有了全方位的掌握。然而,一旦有人稍微深入追問:「你所引用的文獻出處是什麼?」或者「你提到的理論依據有文獻支持嗎?」對方便開始支支吾吾,
太棒了! 我的Obsidian啟發者之一的Nick Milo,在他的Youtube影片「A Notes System for Your Ideas (Obsidian Template)」分享了Ideaverse的設計哲學! 你我都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管理自己的想法就變得至關重要。 很多人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太棒了! 我最愛的日劇演員,吉高由里子,在這段名為「# 吉高由里子、落ち込んでいても「人には話さない」リフレッシュ方法明かす 「アイスの実」新CM インタビュー映像公開」的訪談中,分享了她在拍攝過程中的感受、轉換心情的獨特方式,以及對未來職涯的奇思妙想。 作為廣告代言人,她也分享多年工作經驗與自
你正在創業路上猶豫該「專注單一目標」還是「分散資源」嗎?4 個關鍵心法,帶你突破多線發展的糾結,否則你可能會在決策中卡太久而錯失良機 我們經常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想做大事又怕做不好的矛盾。 常常有人一邊想全力衝刺主要產品,一邊又忍不住想開發新點子,最後搞得筋疲力竭。 如果遲遲無法做出決策,就
4 大前提,深度剖析這場「政治 x 科技」激烈碰撞,如果你不看,可能會在未來經濟變局中措手不及 你可曾想過,有一天華府會和矽谷深度交織,攪動全球經濟的未來? 許多時候,我們都把政府的政策和高科技的世界分得很開,卻忽略了它們其實牽動我們的就業、產業與國際競爭力。 如果我們對這場「政治 x 科技」
在研究所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某些「自嗨型碩博士生」。他們往往口若懸河,和同儕或指導教授討論時,總能滔滔不絕地展現看似豐富的知識面,彷彿已經對某領域有了全方位的掌握。然而,一旦有人稍微深入追問:「你所引用的文獻出處是什麼?」或者「你提到的理論依據有文獻支持嗎?」對方便開始支支吾吾,
太棒了! 我的Obsidian啟發者之一的Nick Milo,在他的Youtube影片「A Notes System for Your Ideas (Obsidian Template)」分享了Ideaverse的設計哲學! 你我都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管理自己的想法就變得至關重要。 很多人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美國人玩 ai,百度又玩 ai ,為什麼股價相反發展 ? 快速答案 : 成也外國勢力 ,敗也外國勢力。 其實又,200x - 201x 百度股價 搖搖領先美國科技股,所謂 China play china story ,西方外國投資者憧憬中國發展潛力,中美友好,美國基金不斷買進中港股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美國人玩 ai,百度又玩 ai ,為什麼股價相反發展 ? 快速答案 : 成也外國勢力 ,敗也外國勢力。 其實又,200x - 201x 百度股價 搖搖領先美國科技股,所謂 China play china story ,西方外國投資者憧憬中國發展潛力,中美友好,美國基金不斷買進中港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