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2024 Q4財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財務與營運

Q4 2024財報關鍵數字

  • 營收(Q4 2024):257億美元,同比僅增長 2%。
  • 全年營收:976.9億美元,同比微增 1%。
  • 汽車業務收入:Q4 約 198億美元,同比下降 8%,全年汽車收入 770.7億美元,較上年下降 6%。
  • 毛利與利潤
    • Q4 總毛利約 41.79億美元,毛利率降至 16.2%。
    • Q4 營業利益約 16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約 6.2%。
    • 第四季度 GAAP 淨利 2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 71%。
    • 2024 全年淨利 70.91億美元,較前一年下滑一半以上,非 GAAP 淨利 84.19億美元,年減 23%。
  • 現金流與資本支出
    • Q4 自由現金流約 20.31億美元,2024 全年累計 35.84億美元。
    • 截至 2024 年底,賬上持有 366 億美元現金與有價證券。
    • 2024 全年資本支出約 113.39 億美元,擴充至墨西哥新廠、德州與上海工廠以及 AI 研發等領域。

馬斯克對財務現況與毛利率的看法

  • 馬斯克承認,由於大幅降價促銷,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顯著下滑,但他強調持續優化生產效率、供應鏈與零組件成本,單車成本已降至歷史新低。
  • 他表示短期內可容忍較低的車輛毛利率,因為未來的軟體與服務(如 FSD)營收可以對沖車價下跌的利潤損失。
  • 馬斯克認為公司現金流穩健,擁有充裕資金支撐擴張與新產品開發;另一方面,毛利率要大幅回升,可能有賴新車型與附加軟體收入帶動。

分析師評價與觀點

  • 一些分析師對毛利率下降表示擔憂,認為若降價戰延續,將持續壓抑汽車業務的利潤空間。
  • 也有分析師指出,特斯拉仍具備領先的成本結構及品牌優勢,即使降價競爭,依舊維持一定獲利能力。
  • 分析師普遍期待特斯拉在 2025 年以新車型、擴大市場覆蓋及 FSD 收入回饋等方式重新提升獲利。

二、電動車業務

小型電動車及產品線展望

  • 市場普遍預期特斯拉將於 2025 年推出更平價的電動車(外界稱 “Model 2”),售價或落在 25,000 美元上下,以擴大用戶層。
  • 馬斯克已暗示下一代平台車型即將到來,主打大眾市場,並透過低成本打造更高產能,預期能推動特斯拉年銷量再度攀升。
  • 此外,Cybertruck 已於 2024 年底開始小批量交付,2025 年將量產爬坡,可望補強特斯拉在皮卡市場的佈局。

競爭趨勢與策略

  • 馬斯克高度關注中國車廠的強勢成長,承認比亞迪等對手的成本與規模優勢不可小覷。
  • 為對抗競爭,特斯拉在 2023-2024 年全球多次調降售價,配合製造與供應鏈改善維持利潤。
  • 透過在上海、柏林與墨西哥興建或擴建工廠,特斯拉正推動更貼近市場的在地生產,降低供應成本並享受政策紅利。

分析師對市場競爭的評估

  • 多位分析師認為特斯拉雖然交付量在 2024 年稍有下滑,但品牌與規模優勢仍在,關鍵在於新車型能否及時推出,穩住龍頭地位。
  • 中國市場與歐美市場是兩大主要戰場,價格戰是否再度擴大,將影響特斯拉利潤走向。
  • 分析師普遍看好特斯拉的整合能力與國際佈局,但也擔憂若競爭對手在技術或成本上追趕成功,特斯拉必須以更激進的降價換取市場。

三、FSD(全自動駕駛)

馬斯克的技術與商業化時程預期

  • 馬斯克預計 2025 年是 FSD 技術邁向無人監管駕駛的關鍵,若能成功證明安全性超越人類,法規通過後將釋放巨大商業潛力。
  • 特斯拉計劃於 2025 年中在德州奧斯汀率先推出 Robotaxi 服務,初期車隊由特斯拉自有車輛組成,再逐步擴展到更多城市。
  • 馬斯克強調 FSD 走「視覺+AI」路線,不依賴 LiDAR,會持續增強運算能力與感知演算法,並已累積數十億英里的路測數據以優化系統。

政策監管與應對策略

  • 馬斯克試圖透過真實道路安全數據來說服監管機構,稱最新 FSD 版本的事故率已顯著低於人類駕駛水平。
  • 在美國,特斯拉積極推動 Robotaxi 的法規認可,也考慮向其他車廠授權 FSD 技術,形成產業聯盟,促使政府更快制定配套規範。
  • 其他地區(歐洲、中國)對自動駕駛限制更嚴,特斯拉計畫先從局部測試與特定場景切入,循序擴大應用。

分析師對 FSD 商機與風險的看法

  • 若特斯拉率先在主要城市落地 Robotaxi,不僅可創造營收,也能大幅提高 FSD 軟體附加價值,有助於提升整體利潤率。
  • 分析師對馬斯克激進的時間表仍持謹慎,因為監管審批、技術長尾場景與公眾接受度皆存在不確定性。
  • 部分分析師認為,FSD 和 Robotaxi 一旦成功,將顛覆汽車產業商業模式;若時程延後,市場或對特斯拉估值面產生疑慮。

四、Optimus 機器人

研發進度與短期應用

  • Optimus 項目仍處於原型開發階段,馬斯克目標是在 2025 年內於特斯拉工廠內部署「數以千台」機器人,用於物料搬運、基礎組裝等重複性工作。
  • 2026 年下半年可能開始對外銷售,先鎖定製造業與物流業等 B2B 場景,再視技術成熟度考慮服務業或家庭市場。

馬斯克對機器人長期潛力的預估

  • 馬斯克多次提到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可能比汽車更大,未來機器人帶來的營收與市值成長,或遠超現有主業。
  • 特斯拉在電機、電池與 AI 領域的協同優勢,能快速縮短機器人研發週期,並以「消費性電子」的模式量產機器人。

分析師觀點

  • 分析師肯定特斯拉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意義,但對短期商業化效益較為保留,普遍將其視為未來 2-3 年後才能帶來顯著營收的「長期選項」。
  • 短期主要看點在於特斯拉能否於 2025-2026 年在自家工廠成功部署機器人並展現明顯的成本或效率優勢。
  • 若這個階段性驗證順利,Optimus 市場應用可能加速擴散至其他製造業、物流業;若研發不及預期,機器人發展也可能面臨更長的調適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crosoft 2024Q4財報顯示營收達647.3億美元,年增15%,超出市場預期。Azure增長29%,AI需求貢獻約8個百分點。Copilot等生成式AI產品快速增長,但股價因Azure增速未達部分投資人預期而短期下挫。分析師多維持買入評級,看好Microsoft在AI商業化上的領先地位。
本文探討2025年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對臺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分析半導體、電子代工及其他科技產業(光電、網通、AI、電動車)的衝擊與轉機。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臺灣廠商藉由轉單效應、產能多元佈局,以及與美國合作等策略,在美中科技對抗中取得關鍵地位,但也面臨成本提升和地緣風險的挑戰。
DeepSeek的技術創新如何影響NVIDIA的GPU需求、技術發展方向、市場競爭地位以及財務狀況。本文分析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高效能運算、多輪推理等技術特點,以及其對NVIDIA在AI訓練、推理市場的影響,並探討NVIDIA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本文分享了我在8月提出的下跌逆勢加碼計畫的執行過程與成果。計畫基於基本估值及市場波動,透過合理的本益比及回調幅度進行佈局,最終成功在10月11日兌現獲利。文中詳細闡述了買入及賣出的策略,交易檢討,並提出未來修正計畫的建議,旨在提供讀者實戰經驗與參考。
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而我們看過去5年0050跟正2的走勢就知道0050正2確實呈現大盤2倍的走勢,但並非所有國家的指數都是長期向上且正2指數是賺錢的
投資到底要選擇臺積電還是0050指數的不同觀點。從教主與教授的辯論開始發現大家都很疑惑,本文分析了這兩者的表現、優缺點及指數化投資的概念。投資策略並無絕對正確之道,每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研究和風險承受能力作出選擇。透過探討倖存者偏差與後見之明偏誤,提供讀者有關長期持有個股與指數投資的深度見解。
Microsoft 2024Q4財報顯示營收達647.3億美元,年增15%,超出市場預期。Azure增長29%,AI需求貢獻約8個百分點。Copilot等生成式AI產品快速增長,但股價因Azure增速未達部分投資人預期而短期下挫。分析師多維持買入評級,看好Microsoft在AI商業化上的領先地位。
本文探討2025年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對臺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分析半導體、電子代工及其他科技產業(光電、網通、AI、電動車)的衝擊與轉機。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臺灣廠商藉由轉單效應、產能多元佈局,以及與美國合作等策略,在美中科技對抗中取得關鍵地位,但也面臨成本提升和地緣風險的挑戰。
DeepSeek的技術創新如何影響NVIDIA的GPU需求、技術發展方向、市場競爭地位以及財務狀況。本文分析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高效能運算、多輪推理等技術特點,以及其對NVIDIA在AI訓練、推理市場的影響,並探討NVIDIA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本文分享了我在8月提出的下跌逆勢加碼計畫的執行過程與成果。計畫基於基本估值及市場波動,透過合理的本益比及回調幅度進行佈局,最終成功在10月11日兌現獲利。文中詳細闡述了買入及賣出的策略,交易檢討,並提出未來修正計畫的建議,旨在提供讀者實戰經驗與參考。
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而我們看過去5年0050跟正2的走勢就知道0050正2確實呈現大盤2倍的走勢,但並非所有國家的指數都是長期向上且正2指數是賺錢的
投資到底要選擇臺積電還是0050指數的不同觀點。從教主與教授的辯論開始發現大家都很疑惑,本文分析了這兩者的表現、優缺點及指數化投資的概念。投資策略並無絕對正確之道,每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研究和風險承受能力作出選擇。透過探討倖存者偏差與後見之明偏誤,提供讀者有關長期持有個股與指數投資的深度見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TSLA第一季度的營收年增2%至255億,優於預期的241億,每股收益為0.52美元,也低於預期的0.62美元。而外界一直關注的庫存天數從上一季度的28天減少至15天。馬斯克預告到明年年底,將生產數千台 Optus 機器人並投入實用,這將對工廠的運營效率和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到2026年,Optim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營收年減9%至213億,股價上漲反映市場對未來發展潛力的樂觀預期。特斯拉將重點放在FSD技術的進步上,預示未來營收將更依賴軟體服務。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韌性,並著眼於未來發展,包括平價車款提前發布等戰略佈局。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特斯拉在 01/02(二)公佈了 2023 第四季的生產 & 交車數量 在上次財報發布( Q3 )→ 公佈最新交車數量的期間(10/18 → 01/02),特斯拉的股價小幅上漲 2%,而 S&P 500 上漲 10% 表示市場對於上次財報不太滿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TSLA第一季度的營收年增2%至255億,優於預期的241億,每股收益為0.52美元,也低於預期的0.62美元。而外界一直關注的庫存天數從上一季度的28天減少至15天。馬斯克預告到明年年底,將生產數千台 Optus 機器人並投入實用,這將對工廠的運營效率和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到2026年,Optim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營收年減9%至213億,股價上漲反映市場對未來發展潛力的樂觀預期。特斯拉將重點放在FSD技術的進步上,預示未來營收將更依賴軟體服務。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韌性,並著眼於未來發展,包括平價車款提前發布等戰略佈局。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特斯拉在 01/02(二)公佈了 2023 第四季的生產 & 交車數量 在上次財報發布( Q3 )→ 公佈最新交車數量的期間(10/18 → 01/02),特斯拉的股價小幅上漲 2%,而 S&P 500 上漲 10% 表示市場對於上次財報不太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