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心機真的很多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過去有許多研究發現,植物在受到攻擊時,會發出揮發性化合物(統稱為VOC)來警告鄰居,然後鄰居就可以提高防禦。感覺植物真的是非常和平又愛好互助的生物喔?不過,最近有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討論到植物的「警報系統」是否為真的問題[1]。


在這篇論文裡,研究團隊建立了三個數學模型來討論,到底植物的VOC信號是不是真的是一個那麼大愛的警報系統。


這三個理論模型包括:


1. 植物訊號模型

在這模型裡,研究團隊分析植物是否會演化出向其他植物發出警告訊號的行為。他們將群體大小、遷移率、訊號成本等參數都考慮進去,結果顯示,誠實的警告訊號很難維持穩定。為什麼呢?因為,幫助鄰居其實就等於幫助競爭者(大家都在同一塊地上競爭陽光、水分、空氣與養分),這會使發送訊號的個體的相對適存度降低。即使幫助的是親戚,局部競爭也會抵消這個好處,畢竟幫助一個親戚的同時,可能會傷害到另一個親戚;而且,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好死不如賴活啊。

圖片擷取自《琅琊榜》

圖片擷取自《琅琊榜》


2. 線索抑制模型

在這個模型裡,研究團隊分析植物是否會抑制被攻擊時產生的線索?不警告別人,讓別人也受攻擊,大家的適存度一起下降,感覺很符合黑白郎君的名言「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他們評估了抑制線索的成本與效益,結果發現,在某些條件下植物確實會傾向抑制這些線索(不過請記得這是「模型」)。


3. 真菌監測模型

由於植物的根部幾乎都有真菌共生,過去也有研究發現,植物可以藉著根部真菌形成的網路(稱為「樹聯網」)來互通聲息,因此研究團隊也分析了是否可能由真菌監測植物並發出警告的演化的這種可能。結果是,考慮到真菌與植物之間的互利關係,這是一個可行的機制。


所以,綜合這三個模型模擬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植物可能並沒有那麼大愛!因為發出警告訊號會使競爭對手受益,降低發送者的相對適存度。就算旁邊的都是親戚,但是自己活著最重要,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親戚也不會感激你(更不會記得你)。


但是,植物受到病原及動物侵襲時,的確會放出信號啊?這怎麼說呢?研究團隊認為,雖然抑制這個信號,植物的確可以得到一些好處(把別人往下拉,自己就不那麼糟糕了),但是或許抑制這個信號的代價太高,因而無法完全抑制。


然後,研究團隊認為,有可能是菌根真菌。對菌根真菌來說,監測寄主植物並在偵測到攻擊時主動向網絡中其他植物發出警告,對真菌自己是有好處的!因為,健康的植物能提供更多菌根真菌需要的養分。因此,當監測和發送訊號的成本低於擁有高品質合作夥伴的效益時,此機制對菌根真菌是有利的。從「樹聯網」的例子看來,的確是有這個可能喔!


我看到這篇論文時,第一時間是有點不服氣。但是,後來我想到之前看過的關於北美一枝黃花(Solidago altissima)的研究[2]。這篇PNAS論文的模型雖然缺乏實證,但是因為絕大部分這類型的研究,都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所以很難根據那些研究來反駁這篇論文。


但是北美一枝黃花的研究是觀察自然環境下植物對草食動物侵襲的反應。他們發現,當草食壓力升高(大約11%葉片損傷)時,高密度區的植物釋放的VOC反而減少,且多樣性也降低。這跟實驗室裡看到的結果有相當大的不同,但是卻與這篇論文裡提到的「幫助鄰近植物等於幫助競爭者」相呼應。


所以,如果把這兩篇論文一起看的話,植物確實不傾向在競爭壓力大的環境中釋放可能幫助競爭者的化學物質,而這種行為模式與PNAS論文中預測的「不會進化出主動警告系統」的結論一致。考慮到競爭,甚至有可能支持PNAS論文中提出的「植物會傾向抑制線索」的預測,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個預測。


不過,PNAS那篇論文在建立模型時,主要考慮的是攻擊發生的機率(P)和造成的繁殖力成本(d),並沒有特別討論攻擊強度(草食壓力)的高低。但是,從北美一枝黃花的論文看來,攻擊強度是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的


看到這裡我忽然想到:有沒有這個可能,植物在受到攻擊時放出的VOC的確原意並不是用來警告鄰居的,而是一種壓力反應?而能夠讀懂這種信息並武裝自己的植物,因為在演化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植物會放出VOC,附近的植物收到就會武裝自己?


從這樣的角度來詮釋,就完全說得通,為什麼北美一枝黃花在高草食壓力與高密度生長時,釋放的VOC反而減少了。在高密度生長的狀況下,植物要與附近的植物競爭有限的陽光、水分、養分,可能本來就不是處於最佳狀態;在這時候又遭受草食動物攻擊,光是忙著修復自己、抵抗入侵者就快要沒力了,哪裡有時間去「叫」呢?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那那個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鼎鼎大名的「樹聯網」呢?


不要忘了,樹聯網可是由真菌組成的網路,是真菌去擔任植物之間的聯絡人喔!由於真菌依賴植物的碳水化合物生存,對真菌來說,主動促進連接的植物之間的資源分享,對它們來說是好處多多的。所以,樹聯網的「互助」可能更多是由真菌驅動的,也不一定呢!


有趣的事情是,這篇PNAS的論文,雖然是理論模型,卻引起了科普界的不少關注;但是台灣的《科學人》可能是受到《LIVESCIENCE》的科普文的影響,用了不少篇幅去討論植物騙人這件事,卻沒有注意到,在論文中明明白白地說了「目前還沒有觀察到植物發出假警報的實證研究」(Dishonest signaling has not been empirically observed)喔!而且,論文裡也提到,就算有假警報,次數也不可能多,否則植物們一定會演化出忽略假警報的機制啦!


參考文獻:


[1]Scott, T. W., Kiers, E. T., & West, S. A. (2025). The evolution of signaling and monitoring in plant–fung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2(4), e2420701122.


[2]Herschberger, J. E., L. Ciesla, C. R. Stieha, and M. F. Kersch-Becker. 2024. Impacts of ramet density and herbivory on floral volatile emissions and seed production in Solidago altissima.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e16414. https://doi.org/10.1002/ajb2.16414


avatar-img
152會員
40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植物因為有細胞壁,造成植物有複雜的細胞分裂。在染色體平均分配以後,植物細胞卻還要先形成成膜體、在產生細胞板,最後才形成細胞壁! 形成細胞壁的過程中,需要把高基氏體產生的小泡泡帶到成膜體上,細胞板才能形成; 最近的研究發現,要帶小泡泡過去,竟然要「四個」蛋白質來做! 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
有些時代,特別流行某種類型的小說。 是否曾想過,小說的類型(題材),到底是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呢? 是人?是事件? 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研究,討論影響小說題材選擇的因素。
提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多少人知道,種田也會排放溫室氣體嗎?而且,還是甲烷喔! 水田會排放甲烷,說來真是尷尬,但是人不能不吃飯,所以很多專家對這件事都是「選擇性沉默」。 不過,最近有個好消息!低甲烷排放的水稻終於出現了!而且是「非基」的喔!
植物的根毛是由根的表皮細胞突起形成的單細胞構造,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養分。根毛比頭髮還細的,但是對植物卻非常重要!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溫度會影響根毛生長,但是,到底溫度怎麼影響根毛的生長呢?他們做了好多實驗,發現案情一點也不單純喔!
樹不會跑,所以火災來的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被燒... 但是樹並不會就讓「青史盡成灰」,它們可是會想辦法讓自己「浴火重生」的! 有些樹會長出厚皮、有些樹會等火滅了以後再灑下種子、有些樹會想辦法讓自己保留發芽的能力... 到底它們是怎麼做到的?來看看!
在地下結果不稀奇,還有在地下開花的植物! 而且,這種植物就在婆羅洲,當地人還當零食吃呢! 不過,這種零食植物,卻一直沒有被植物學家記錄下來,直到2023年...
植物因為有細胞壁,造成植物有複雜的細胞分裂。在染色體平均分配以後,植物細胞卻還要先形成成膜體、在產生細胞板,最後才形成細胞壁! 形成細胞壁的過程中,需要把高基氏體產生的小泡泡帶到成膜體上,細胞板才能形成; 最近的研究發現,要帶小泡泡過去,竟然要「四個」蛋白質來做! 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
有些時代,特別流行某種類型的小說。 是否曾想過,小說的類型(題材),到底是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呢? 是人?是事件? 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研究,討論影響小說題材選擇的因素。
提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多少人知道,種田也會排放溫室氣體嗎?而且,還是甲烷喔! 水田會排放甲烷,說來真是尷尬,但是人不能不吃飯,所以很多專家對這件事都是「選擇性沉默」。 不過,最近有個好消息!低甲烷排放的水稻終於出現了!而且是「非基」的喔!
植物的根毛是由根的表皮細胞突起形成的單細胞構造,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養分。根毛比頭髮還細的,但是對植物卻非常重要!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溫度會影響根毛生長,但是,到底溫度怎麼影響根毛的生長呢?他們做了好多實驗,發現案情一點也不單純喔!
樹不會跑,所以火災來的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被燒... 但是樹並不會就讓「青史盡成灰」,它們可是會想辦法讓自己「浴火重生」的! 有些樹會長出厚皮、有些樹會等火滅了以後再灑下種子、有些樹會想辦法讓自己保留發芽的能力... 到底它們是怎麼做到的?來看看!
在地下結果不稀奇,還有在地下開花的植物! 而且,這種植物就在婆羅洲,當地人還當零食吃呢! 不過,這種零食植物,卻一直沒有被植物學家記錄下來,直到2023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介殼蟲大軍最近攻破我的城門,大舉入侵我的雞蛋花了,我也不得不添購軍火彈藥,希望能將他們一舉消滅在灘頭上。
Thumbnail
冒險╳植物╳漫畫,跟著書中主角一起逃離異變,並在冒險過程中學會植物的相關知識! 如果有一天家裡的植物變得巨大,甚至具有攻擊性的時候,你會選擇躲起來,還是奮起反抗呢? 韓格林一行人繼續踏上尋找父母的旅程,結識了一群植物小怪物外,也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們,他們找得到與環境保護共存的方式嗎?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跟地球花園的夥伴聊到去年很多有機、或是泛有機的夥伴,2023分別在雲林等地被強制噴藥,導致大家多年維持無毒生態場域被噴感覺的登革熱防治雞尾酒藥物污染。 我個人在看倡議這件事上,認為先要貫徹無論是生態村或是都會的閒置土地防治病媒蚊,都需要好好規劃水在土地上的流動。 在參觀洪老師的活水生態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介殼蟲大軍最近攻破我的城門,大舉入侵我的雞蛋花了,我也不得不添購軍火彈藥,希望能將他們一舉消滅在灘頭上。
Thumbnail
冒險╳植物╳漫畫,跟著書中主角一起逃離異變,並在冒險過程中學會植物的相關知識! 如果有一天家裡的植物變得巨大,甚至具有攻擊性的時候,你會選擇躲起來,還是奮起反抗呢? 韓格林一行人繼續踏上尋找父母的旅程,結識了一群植物小怪物外,也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們,他們找得到與環境保護共存的方式嗎?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跟地球花園的夥伴聊到去年很多有機、或是泛有機的夥伴,2023分別在雲林等地被強制噴藥,導致大家多年維持無毒生態場域被噴感覺的登革熱防治雞尾酒藥物污染。 我個人在看倡議這件事上,認為先要貫徹無論是生態村或是都會的閒置土地防治病媒蚊,都需要好好規劃水在土地上的流動。 在參觀洪老師的活水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