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教室系列:對於未成年子女親權之行使或負擔由何人任之為適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案例:

1.乙女與甲男熱戀不久即登記結婚,並生育有未成年子女丙、丁,但雙方婚後發現生活習慣不同,常有爭執,經法院判決離婚,並完成戶政離婚登記,乙女因工作緣故常旅居在外,又丙子與甲相貌相似、自己與丁相似,對於丁子極其寵愛。

2.雙方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則未能協議,便向法院請求酌定親權。


乙主張:

法院應該酌定由乙單獨行使或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丁之權利義務;並認為甲異性交往複雜,甲常因工作沒時間照顧子女,不適合管教子女。


甲主張:

法院應該酌定由甲單獨行使或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丙、丁之權利義務;甲認為乙女常居大陸,且結婚期間未成年子女丙、丁多由自己照顧,丙、丁自幼感情甚佳。但乙女執意帶丁美國,使手足分離,為避免手足再次分離,由自己管教子女為宜。


對於未成年子女親權之行使或負擔由何人任之為適宜?

raw-image


民法第 1055 條

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法院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

民法第 1055-1 條

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形。

二、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

三、父母之年齡、職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

四、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

五、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

六、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

七、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

前項子女最佳利益之審酌,法院除得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或家事調查官之調查報告外,並得依囑託警察機關、稅捐機關、金融機構、學校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之適當人士就特定事項調查之結果認定之。

家事事件法第 106 條

法院為審酌子女之最佳利益,得徵詢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請其進行訪視或調查,並提出報告及建議。

家事事件法第 108 條第1項

法院就前條事件及其他親子非訟事件為裁定前,應依子女之年齡及識別能力等身心狀況,於法庭內、外,以適當方式,曉諭裁判結果之影響,使其有表達意願或陳述意見之機會;必要時,得請兒童及少年心理或其他專業人士協助。


法院認為:

1.酌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時,如未成年子女有表達意見之能力,客觀上亦有向法院表達意見之可能,法院應使其有表達意見之機會。

2.兩名未成年子女非嬰幼兒,並無明顯需要母性養育,且年幼子女有數名時,宜盡可能將兄弟姊妹照護於同一處所(手足不分離原則),有利其健全成長。

3.甲男異性交往複雜,屬於其私人生活領域,又現代社會,父母因工作因素而將未成年子女委由家人協同照料亦屬合理。


結論:

法院酌定甲擔任未成年子女丙、丁之要照顧者。

會面交往權之規定,乃基於親子關係所衍生之自然權利,且基於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避免母子感情疏離,應使乙女有合理探視時間以培養及維持親子感情,以母親之身分陪同未成年子女成長,以健全子女之身心與人格發展。


台北地區民間公證人事務所

https://www.notarychuang.com

avatar-img
46會員
51內容數
分享生活中的法律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民間公證人 的其他內容
案例:甲未婚生一子丙,某日,甲在超市購物遇上真命天子店長乙,熱戀不久就結婚,甲、乙、丙三人同住乙的住家,甲離世後,便由其外公戊擔任未成年丙的監護人,如今外公戊年近80歲,力不從心,丙的阿姨丁認為自己足以擔任,便向法院聲請改定監護人:(點我看更多)
甲男於XXX年某日,將A屋贈與乙女,同年辦畢A屋移轉登記,不久,乙女便要求分手,甲要求受贈A屋應該返還,乙女認為A屋是甲男自願送的,認為沒有返還的道理,甲不甘人財兩空,甲一狀告上法院。 甲男:雙方因訂定婚約才有這個贈與行為,如後來沒有成立婚姻,贈與之目的無法達成,乙女應該將A屋還給我。(點我看更多)
案例: 甲、乙結婚生下一子丙,丙經診斷為自閉症,甲、乙為其向法院聲請輔助宣告。妻子乙過世時留下一棟房子,甲、丙同為之繼承人,甲認為他是這個家的大家長,便一人單獨向地政事務所辦理遺產繼承分割事宜,不料,被拒,甲一狀告上法院。
案例: 甲向乙購買中古屋A屋後,在甲、乙完成移轉登記前,甲死亡,甲的繼承人有兩位甲1、甲2,如何取得該A屋?
什麼是頂讓? 某甲向某乙頂讓酒吧,雙方約定「某甲給付100萬元款項予某乙,某乙完全退出酒吧經營」某乙依約交付後,某甲並未給付價金100萬元,則某乙依屬於買賣契約性質之酒吧頂讓契約及上開規定,自得請求某甲如數給付價金。
老張是農夫養了三隻小豬與上班族老李是住在相鄰透天的鄰居,兩人關係一直不好,經常為了門前空地的的使用權到底誰停爭吵。老李的兒子小李也常捲入這些爭端。有一天,老張正在空地挪動老李的機車,正好被小李撞見,小李認為老張的舉動圖謀不軌,叫喊「怪先生」你想幹什麼!老張一氣之下追打小李,且大喊不要拍...
案例:甲未婚生一子丙,某日,甲在超市購物遇上真命天子店長乙,熱戀不久就結婚,甲、乙、丙三人同住乙的住家,甲離世後,便由其外公戊擔任未成年丙的監護人,如今外公戊年近80歲,力不從心,丙的阿姨丁認為自己足以擔任,便向法院聲請改定監護人:(點我看更多)
甲男於XXX年某日,將A屋贈與乙女,同年辦畢A屋移轉登記,不久,乙女便要求分手,甲要求受贈A屋應該返還,乙女認為A屋是甲男自願送的,認為沒有返還的道理,甲不甘人財兩空,甲一狀告上法院。 甲男:雙方因訂定婚約才有這個贈與行為,如後來沒有成立婚姻,贈與之目的無法達成,乙女應該將A屋還給我。(點我看更多)
案例: 甲、乙結婚生下一子丙,丙經診斷為自閉症,甲、乙為其向法院聲請輔助宣告。妻子乙過世時留下一棟房子,甲、丙同為之繼承人,甲認為他是這個家的大家長,便一人單獨向地政事務所辦理遺產繼承分割事宜,不料,被拒,甲一狀告上法院。
案例: 甲向乙購買中古屋A屋後,在甲、乙完成移轉登記前,甲死亡,甲的繼承人有兩位甲1、甲2,如何取得該A屋?
什麼是頂讓? 某甲向某乙頂讓酒吧,雙方約定「某甲給付100萬元款項予某乙,某乙完全退出酒吧經營」某乙依約交付後,某甲並未給付價金100萬元,則某乙依屬於買賣契約性質之酒吧頂讓契約及上開規定,自得請求某甲如數給付價金。
老張是農夫養了三隻小豬與上班族老李是住在相鄰透天的鄰居,兩人關係一直不好,經常為了門前空地的的使用權到底誰停爭吵。老李的兒子小李也常捲入這些爭端。有一天,老張正在空地挪動老李的機車,正好被小李撞見,小李認為老張的舉動圖謀不軌,叫喊「怪先生」你想幹什麼!老張一氣之下追打小李,且大喊不要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法官於去年作成的112年度憲判字第4號判決言明,雖然關於唯一有責的配偶不能請求裁判離婚的規定並未違憲,但完全剝奪仍有過度限制的問題,而該判決作成至今,對於實務有何影響呢?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大家,都結婚了嗎? 隨著自我意識的抬頭,現在的離婚率偏高,因此延伸許多問題,除了心理衝擊之外,更多現實問題得解決,例如:前任的財產分配、有小孩再婚之後彼此的權利及義務,還要經歷很多法律程序! 對於相關法律問題,如果不甚了解,也可能會損及自己的權利! 那麼對於要結婚,簽署婚前協議書,更是保護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會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律師的協助呢? 希望伸張正義或討回公道,抑或是處理紛雜難解的糾紛? 近年來,有鑒於離婚率日益上升,許多人在無法和平協議離婚的狀況下,開始轉向尋求法院的裁判,希望能讓自己脫離婚姻關係,也拿到應有的補償及期望的權益。 韓國離婚女律師崔唯娜從小就展現出
Thumbnail
凡有未成年子女 當夫妻雙方進入法律程序 法官會視必要安排此課程 法官基於我所提出的案件調解不成立的結果 安排此課程 法官先通知了調查官 調查官再發了簡訊給我 同時法院寄出了限時掛號給我跟律師 可以感受到非常希望被通知的人去上課...
Thumbnail
本文闡述了同居義務的內涵和與法律關係的相關問題,包括違反同居義務的後果、兩個地方生活狀態的法律後果,離婚後配偶的行為等等。
Thumbnail
本月已向法院遞交訴狀兩件:履行同居義務、暫時處分。 履行同居義務:先位聲請 - 由我擔任未成年子女主要照顧者 暫時處分:建立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規則 四月將再次上課及調解 五月開庭調查 有人問我:怎麼下定決心了? 我只是遞狀之後才選擇公開 並不是現在才做這個決定…
今天去上每年規定時數的專業課程,從股權移轉,談到親屬繼承,然後又閒談到了婚姻問題。原來以為只是幾等血親內,不能結婚,沒有想到,姻親那邊才是有無法想像的問題。 某甲跟妻子結婚,而後不管是離婚或者是死亡,某甲可以跟原配的姐妹,現在再加上兄弟吧!都可以結婚,但是跟他們的下一代,是不能結婚的。 因為怕有
Thumbnail
從2023年三月發生「疫情期間對方說好家裡沒有客人可以帶嬰兒回來結果打開娘家門情況完全相反」事件後, 對方帶著小孩留在娘家不回來開始, 到去年九月對方突然發出法院公文要求離婚調解, 至今天為止一共經歷了三次調解。 中華民國法律規定, 離婚訴訟前必須先經過「雙方到法院上課…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法官於去年作成的112年度憲判字第4號判決言明,雖然關於唯一有責的配偶不能請求裁判離婚的規定並未違憲,但完全剝奪仍有過度限制的問題,而該判決作成至今,對於實務有何影響呢?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大家,都結婚了嗎? 隨著自我意識的抬頭,現在的離婚率偏高,因此延伸許多問題,除了心理衝擊之外,更多現實問題得解決,例如:前任的財產分配、有小孩再婚之後彼此的權利及義務,還要經歷很多法律程序! 對於相關法律問題,如果不甚了解,也可能會損及自己的權利! 那麼對於要結婚,簽署婚前協議書,更是保護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會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律師的協助呢? 希望伸張正義或討回公道,抑或是處理紛雜難解的糾紛? 近年來,有鑒於離婚率日益上升,許多人在無法和平協議離婚的狀況下,開始轉向尋求法院的裁判,希望能讓自己脫離婚姻關係,也拿到應有的補償及期望的權益。 韓國離婚女律師崔唯娜從小就展現出
Thumbnail
凡有未成年子女 當夫妻雙方進入法律程序 法官會視必要安排此課程 法官基於我所提出的案件調解不成立的結果 安排此課程 法官先通知了調查官 調查官再發了簡訊給我 同時法院寄出了限時掛號給我跟律師 可以感受到非常希望被通知的人去上課...
Thumbnail
本文闡述了同居義務的內涵和與法律關係的相關問題,包括違反同居義務的後果、兩個地方生活狀態的法律後果,離婚後配偶的行為等等。
Thumbnail
本月已向法院遞交訴狀兩件:履行同居義務、暫時處分。 履行同居義務:先位聲請 - 由我擔任未成年子女主要照顧者 暫時處分:建立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規則 四月將再次上課及調解 五月開庭調查 有人問我:怎麼下定決心了? 我只是遞狀之後才選擇公開 並不是現在才做這個決定…
今天去上每年規定時數的專業課程,從股權移轉,談到親屬繼承,然後又閒談到了婚姻問題。原來以為只是幾等血親內,不能結婚,沒有想到,姻親那邊才是有無法想像的問題。 某甲跟妻子結婚,而後不管是離婚或者是死亡,某甲可以跟原配的姐妹,現在再加上兄弟吧!都可以結婚,但是跟他們的下一代,是不能結婚的。 因為怕有
Thumbnail
從2023年三月發生「疫情期間對方說好家裡沒有客人可以帶嬰兒回來結果打開娘家門情況完全相反」事件後, 對方帶著小孩留在娘家不回來開始, 到去年九月對方突然發出法院公文要求離婚調解, 至今天為止一共經歷了三次調解。 中華民國法律規定, 離婚訴訟前必須先經過「雙方到法院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