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親友相聚最熱門話題竟然是人工智慧,精確說,是中國研發出DeepSeek,用更少成本達成類似效能,造成晶片股價震盪。即便我生活圈圍繞高學歷者,大家依然從自利觀點看待可能讓社會文明翻天覆地的大變革,這也顯示人工智慧的宿命。
人類利慾薰心,千萬年皆如此,科幻電影經典《二○○一太空漫遊》開場不久,人猿發現骨棒可當戰鬥殺戮武器,得意嚎叫著舉起骨棒拋向天空,下一幕,影像切換到形狀相似的太空船。歷史上重大發明,如炸藥、太空科技,都在數十年後變成爭權奪利的武器,人工智慧的進程可能還會快些。
人工智慧之被看好,是因我們相信它比我們聰明,用來取代我們自己!倘若這不恰好印證我們愚蠢,背後必隱藏獲利者與被犧牲者的階級陰謀。
目前,人工智慧被強推到各種產品,逼消費者接受,我新買的筆電,功能陽春,連磁碟機和寬頻接頭都無,卻宣稱載掛人工智慧。我把川普頒發的幾十條行政命令輸入微軟Copilot,問對於美國乃至全世界有何影響,得到答案都是語氣得體、內容空洞的鬼打牆。舉教育方面為例,學校禁提種族、性別平權,否則老師被開除,狀況這麼嚴重,人工智慧輕描淡寫說:「批評者認為」將引發對於包容性之「潛在長期影響的爭論」。假客觀、不痛不癢,難道不管哪個黨上台、哪個狂人掌握核子武器按鈕都無所謂?或許,這將是未來民主政治的情況。
我的教學也被要求融入人工智慧,所以我教學生使用生成式作曲軟體;但我明講,教那東西是因為學生即使看不懂樂譜,輸入幾個指令形容想要的風格,幾秒鐘就可變出曲子;其產品就像台灣路邊早餐店喝了會拉肚子的所謂紅茶,送我我都不喝,但學生若從事數位創作、當網紅,這是無須付費就取得背景配樂的捷徑。這類人工智慧的商業運用,讓人們整體愈來愈笨,變得沒有價值,但資本家從中獲利。
在台灣,即使拋開社會學對人工智慧之倫理爭論,或政府該有因應失業潮的作為,光想到晶片工廠與大型資料處理中心耗水耗電,就令人頭皮發麻。美國密蘇里州Peculiar市擋掉了設立資處中心的申請,因為數年前德州電網在冬天崩潰,嚇壞大家;前年,Google在奧勒岡的資處中心被發現竟消耗當地三分之一供水,讓社區陷入缺水。最近英國衛報討論首相要在乾旱區設資處中心,難道讓工廠與居民搶水?台灣不時缺水停電,常動腦筋要水電雙漲、以價制量,擠出水電給工業,卻無視通膨和物價上漲的惡性循環造成老百姓痛苦。
在個人層面,我們是否想過用人工智慧寫一封該親手寫的文案會消耗多少水電?政府層面,台灣環保評比連年吊車尾,有沒有思考設置耗水電廠房將導致更大環境災難呢?所以從環境觀點看,中國開發新的人工智慧減少能源消耗,應該讚揚。倘若目前的人工智慧熱潮優先考慮科技公司需求,而非環境永續性的需求,在人工智慧管制社會、掌握國家機器之前,血肉之軀的人們早已為人工智慧帶來的環境災難付出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