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但是很多國家、很多地區常會面臨缺水問題。今天缺水已經是世界性的問題,
台灣是海島,四周都是海,理論上,不應該有缺水問題。可是台灣每年春天,幾乎都缺水,水庫儲水量大量減少。以前甚至有經濟部長因缺水而下台。
既然台灣四周都是海,海裏這麼多海水,為何不能把海水淡化呢?事實上,台灣有在做海水淡化工作,
我查了一下,台灣有24座海水淡化廠,21座在澎湖、金門、馬祖,台灣本島只有3座海水淡化廠。這3座海水淡化廠,都是工業用水,2座在核三廠、1座在大林電廠。
還有一座在新竹南寮,是第25座海水淡化廠。新竹南寮這座海水淡化廠,正在興建中,預計2028年完工。可日產10萬噸淡化海水,年產水量最大值3000萬噸。
世界上,海水淡化最成功的國家是以色列,以色列沙漠多,卻沒有缺水問題。下面是以色列海水淡化的資料:
台灣四周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為何不能學以色列,廣設海水淡化廠呢?原因有三:
1、以我們的技術,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一度水成本約30~40元,這比現在的自來水價高很多。現在自來水價每度平均9.24元,世界第三低。
2、海水淡化需要大量電力。台灣電力供應並不是很充裕。
3、海水淡化後,產生的高濃度滷水,排放可能影響生態環境。也就是有環保問題,
4、淡化後的水,運輸也是一問題。海水淡化廠都設在海邊,淡化後的水要運到城市,還要鋪設管道,又要花一筆錢。
採用以色列技術,可以降低成本。如果能用以色列技術,廣設海水淡化廠,再用相關技術,回收水再利用,就不必看天吃飯,可以解決缺水問題。
如果有些民生用水、家庭用水、飲用水能用淡化的海水。那水庫的水,供應工業用水、農業用水、製造業用水,或許水庫的水,還夠用,不至於缺水。
除了海水淡化,還可以從空氣取水、空氣造水。大葉大學校友謝榮雅設計出空氣取水智慧家電“ARKVO”,是空氣清淨機、除濕機、造水機三機一體。一台要89000元,價格昂貴。
有人向我推銷,希望我買,我實在買不起。即使有分期付款,我還是覺得太貴,很難普及。
從空氣中取出的水,數量有限,無法供應日常生活所需。國外也有類似的空氣取水技術。或許將來技術更進步、更成熟,價格、成本降低,才能更實用、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