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攝圖新視界
為什麼你的努力,從來沒讓你感到滿足?
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受,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可能已經陷入了一種「永遠不夠」的職場陷阱。
這種心態從小影響我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可以更好」、「不夠努力就是怠惰」。於是,我們被灌輸了一個信念:不管做得再好,都還可以更好,否則就不值得肯定。
但問題是,這種「更好」到底有沒有終點?
為何你的優秀,反而成為焦慮的來源?
May是一家外企的市場總監,帶領團隊創下了年度銷售新高,公司給她加薪,她的名字也經常被老闆掛在嘴邊當作榜樣。可是,她卻沒時間為這些成就感到驕傲。每當獲得肯定,她的第一反應不是開心,而是焦慮:「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嗎?如果下一次無法超越怎麼辦?」
這種焦慮讓她開始過度加班,對團隊要求更嚴格,不允許自己犯錯,甚至開始否定自己的成功——因為她的標準已經被「永遠不夠」吞噬了。
最終,她因為過度壓力而身心俱疲,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職位。
「永遠不夠」讓你掉入自我價值的黑洞
布芮尼·布朗博士在《脆弱的力量》中提到:我們活在一種匱乏文化中,無論做什麼都不夠。
這種心態的影響是什麼?
- 你會習慣性貶低自己,無論多成功都覺得不夠。
- 你不允許自己休息,總覺得還有更多要做。
- 你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因為你以「別人是否滿意」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當我們習慣了這種「匱乏感」,就容易把「比較」當作標準,覺得別人比自己優秀,進而不斷追逐更高的成就,卻從未真正滿足。
如何打破「永遠不夠」的職場焦慮?
- 設定自己的成功標準
別讓外界定義你的價值。問問自己:什麼對我來說才是成功?
例如,不是「拿下市場第一」,而是「提升團隊協作、創造穩定增長」。
- 與自己比較,而非與他人比較
今天的你比昨天進步就夠了。成功不是絕對值,而是成長的過程。
- 學會慶祝自己的成就
當完成一個目標時,給自己一些時間去享受成功,而不是立刻設定下一個更高標準。
- 接受「夠好」也是一種美德
完美主義是一個無底洞,你不可能做到所有事都完美。但你可以做到「夠好」,然後允許自己休息。
真正的成就感,來自內心的肯定
「不要試圖成為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為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永遠不夠」的陷阱讓我們不斷焦慮、不斷追逐,卻忘了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已經夠好,你的價值不需要通過無止境的比較來證明。學會肯定自己,才能真正擁有滿足感與內心的平靜。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