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這個討人厭的影子,似乎從她年幼時便如影隨形,從未真正離開過。
她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便習慣了不被關注的日子。對家人而言,她的存在有時甚至是透明的。唯一能夠引起父母關心的時候,竟然是她生病的時候。體弱多病的身體,成了她獲得關注的唯一方式。或許對父母來說,若能不用操心她,反倒是一種輕鬆與解脫。
真正的轉變發生在她升上高中後。她開始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心,而這種「關心」並非來自身體的不適,而是來自成績與生活習慣的監督。
「考試考得如何?」
「生活費怎麼花得這麼快?」
「為什麼那麼晚睡?為什麼那麼早睡?」
這些突如其來的提問,讓她一開始有些受寵若驚,卻很快地發現,這種關心並不帶來溫暖,反而讓她感到焦慮不安。她開始意識到,原來過去的十四年,她從未真正被放在父親的視線之內。如今,這麼大的變化,竟然只是因為她身上穿了一件升學名校的制服。
父親開始以她為榮,經常向朋友炫耀她的成績,而這份「看重」,卻讓她喘不過氣來。她害怕成績下滑,害怕自己無法達到期待,甚至害怕父親那張和顏悅色的臉,會在某天重新變得冷漠。
這樣的焦慮感,一直跟隨著她多年,也影響了她日後的人生選擇。焦慮讓她不斷尋求安全感,害怕親近的人會突然消失。
但她不得不承認,焦慮在某些時候,確實成為推動她前進的動力。年輕時的她害怕焦慮,年長後卻發現,焦慮讓她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讓她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裡,比別人更加努力。焦慮成了鞭策她的利器,使她不顧一切地向前衝刺。
然而,這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