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史之歌 7 ]:元曲有哪幾種形式?元曲重點與詞曲比較一覽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這系列為配合「詩歌史之歌」影片的歌詞講解文章。我們將歌詞分段,依序爬梳中國詩歌發展重點,寫成一系列重點整理。蛇年就搭配洗腦歌與重點,迅速了解詩歌史概要吧~


元代是一個外來文化(蒙古、遼、金、西夏、歐洲)和漢文化高度交融的時代,當時的城市經濟十分發達,促使平民文學地位抬高,元曲成為當時流行。所謂的元曲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散曲,一種是雜劇。散曲是當時新型態的詩歌由詞演化而來,卻有別於詞、近體詩和古詩;雜劇則是當時的歌劇,透過串聯散曲來演出有劇情的故事。

 本文著重在元曲散曲的重點介紹,並於最後附上詞曲比較表以及曲的分類與特色一覽表

元代將詞合小調 變為散曲而能歌

曲是從詞演化出來的,所以又稱「詞餘」

元曲誕生的原因有二:一是南宋末年的詞高度藝術化,和平民隔絕,導致平民需要有新的娛樂。二是外族音樂流行民間,舊有的宋詞沒辦法與其配合,所以需要新的歌詞去填曲。當時在都市演唱的歌女,為滿足流行娛樂,於是請樂師收集民間小調(外族樂曲),再請文人填上配曲的歌詞,這可演奏、歌唱的新詩歌(散曲)就誕生了。

 單一曲牌為小令

最早誕生的散曲是形式最簡單的小令,小令就是民間小調經過文人填詞而成。

「渠所謂小令,蓋市井所唱小曲也。」(明.王驥德《曲律》)
「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元.燕南芝菴《唱論》)

小令和宋詞一樣會先標明曲牌,然後才是題目

 下面以無名氏填的《寄生草‧無題》一首,介紹元曲的曲牌、題目,以及語言俚俗,情感活潑的本色,並與文人白樸所作的《寄生草‧飲》,作一比較

raw-image

這首曲的曲牌叫〈寄生草〉,民間無名氏所作的這首沒有題目。最後一行的「不剌(音同「辣」)」是元人使用的語氣詞,沒有意義,卻增加了口語韻味。少女熱烈的情感和鮮活的神態在此首展露無遺。

除了民間創作,文人也會填寫小令。白樸也填了〈寄生草〉這個曲牌,題目叫〈飲〉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寄生草〉這支曲牌的正格是3 3 7 7 7 7 7,共七句,41個字。如果把白樸這首和上一首無名氏的字句對照,就能發現文人填寫的小令句式規整,而民間填的較隨興,加了不少襯字。另外,民間創作淺顯易懂,更具通俗性,不像文人創作會使用對偶、典故,也不像文人注意上下句的平仄和諧。

曲的本色俚俗,反而是無名氏所作,有襯字、口語,沒典故、對偶,更顯出生於民間的曲的活潑尖新。

※小知識:什麼是襯字?

曲牌所規定的格式以外多加的字,稱為「襯字」。襯字是元曲獨有的特色,可以加在句首、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因為加在句尾會影響韻腳。由於襯字不受平仄、格律規定,能讓句式自由變化,元曲才能這麼鮮活和口語,。另外,襯字不佔用樂曲的節拍、音調,演唱時會快速有節奏的帶過,是不是很像現代歌曲裡Rap的部分呢?

raw-image

上面幾首劃底線處便是襯字。可以加也能不加,但有了襯字,文字敘事的表現性更強了,也更貼近平民所用的口語。

套曲同宮押一韻

小令誕生後,人們漸漸希望加長演唱,以敷演故事,於是將同一個宮調的小令組合在一起,變成了散曲的另一種形式——套曲


什麼是宮調?同宮又是什麼意思?

宮調指的是音階形成的不同音樂調式,宮調決定了曲子的音調高低與節奏緩急。宋詞用七宮十二調,元曲則用五宮四調。五宮四調又可以合稱「九宮」或「南北九宮」。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稱為「五宮」。

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稱為「四調」。

剛才的曲牌〈寄生草〉就屬於仙呂宮這個宮調。而屬於同一宮調的兩個以上的曲牌組在一起,就成為套曲。透過套曲的形式,創作者可以依照情節的繁簡,決定自己要寫多少曲牌。

今以無名氏做的《正宮.月照庭.老足秋容》一套為例。

raw-image

前面【】裡的字皆為曲牌,這五個曲牌皆出自「正宮」這個宮調,五首組成一個套曲。

第一支曲牌描繪場景,第二支曲牌才開始引入主角,述說故事。可以發現有了套曲後,民間小曲更有娛樂性和故事性了,大家聽著套曲可以沉浸在文字與音樂中,自己在心中搬演女子和負心漢的故事。

 

押一韻

雖然元曲有襯字,而顯得自由,但它的押韻可不隨便喔!和近體詩(絕句、律詩)一樣,元曲的押韻必須一韻到底,不管小令、套曲都不能中途換韻。以上面的《月照庭》為例,其五支組成的小令韻腳都是麻韻。

 

另外,雖然一韻到底,但元曲押韻寬鬆的地方在平上去互協,平聲、上聲、去聲字在同一韻腳內。以上舉無名氏所作一首為例,白色劃底為平聲韻腳、藍色為上聲、黃色為去聲。

raw-image


當中「差」字為入聲字,元曲中入聲算作去聲使用

小令同葉兒 套曲同散套

小令又稱為「葉兒」,套曲又可稱為「散套」、「套數」。

由於和宋詞一樣具有可歌唱、句式參差等特色,元曲在當時也被稱為「」和「樂府

 

元第一 關漢卿

關漢卿有「元人第一」的稱號,也是「元曲四大家」之首,這裡的元曲指的是雜劇。元曲四大家分別為馬致遠、關漢卿、白樸與鄭光祖。關漢卿著名的雜劇為《竇娥冤》,詳細介紹在下方。

至於散曲,關漢卿擅長刻畫女性的心理,風格工雅卻又有豪放處,頗能體現平民百姓的情感。以下,分別用一首小令和套曲作為例子:

raw-image

上面一首小令語言通俗口語,情感生動自然,很能表現元曲本色。

下面的套曲語言工雅,不同於小令,關漢卿喜歡白描,擅長用寫景襯托情感,其中「雁底關河,馬頭明月」一句所描繪的壯闊景象可見其豪放本色。


張可久 璧喬吉

張可久和喬吉有「曲中雙璧」的稱號,兩人皆為元代後期的散曲作家,這意味著他們的作品走向典雅,講究格律音韻,而喪失了元曲本來的生動自然。

張可久

擅長小令,風格清麗雅正。他少用襯字,還喜歡將詩詞融入曲中,於是少了幾分元曲俚俗的特色。

raw-image

喬吉

同樣是元代後期的散曲作家,與張可久一樣喜歡化用前人詩詞到曲中,風格婉麗。有人稱喬吉和張可久為「曲中李杜」,其實是不貼切的,因為兩人的風格更接近晚唐的雕琢雅麗,將二人比附李賀、李商隱等晚唐詩人會更確切

raw-image


北曲雜劇 每本四折

雜劇是元代的戲劇,又被稱為「北曲」,這是和同為戲劇的「南曲」——明代傳奇一北一南所產生的稱呼。

雜劇的特色是每個劇本四折,一折為一個套曲,有時會加入楔子

關於雜劇與傳奇的比較,請見最後的整理表格。


竇娥 漢宮 梧桐 趙氏 四大悲劇

雜劇四大悲劇,分別為《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以及《趙氏孤兒》。

竇娥冤

關漢卿所作,全稱為《感天動地竇娥冤》,共四折一楔子。故事反映元代百姓有冤屈無處投訴的黑暗,後人多用「六月雪」形容冤情。取材自西漢的著名冤案「東海孝婦」(載於《漢書‧列女傳》)。

漢宮秋

馬致遠所作,全稱為《破幽夢孤雁漢宮秋》,一樣是四折一楔子。講述王昭君嫁給番王的故事,根據《漢書》、《後漢書》改編。


梧桐雨

白樸所作,全稱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同為四折一楔子。內容為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悲劇愛情故事,取材自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唐傳奇)。

 

趙氏孤兒

紀君祥所作,全名稱《趙氏孤兒大報仇》。或稱為《冤報冤趙為楚》,簡稱《冤報冤》。內容講述春秋時代,晉國貴族趙氏被奸臣陷害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為楚長大後為家族復仇的故事。

 

※總結:詞曲比較表∕曲的分類與特色一覽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文獻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宋詞和元曲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穿越的古文課的沙龍
47會員
34內容數
2025/06/21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有「西崑體詩」。直到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等人推動詩歌革新與古文運動,宋詩才有了自己的精神風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
Thumbnail
2025/06/21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有「西崑體詩」。直到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等人推動詩歌革新與古文運動,宋詩才有了自己的精神風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
Thumbnail
2025/06/03
豪放派詞有什麼特色呢?蘇東坡在詞學史上的貢獻為何?辛棄疾如何發揚豪放派?李清照詞的特點又有哪些?這回,我們將進一步討論詞在宋代的發展與變化!
Thumbnail
2025/06/03
豪放派詞有什麼特色呢?蘇東坡在詞學史上的貢獻為何?辛棄疾如何發揚豪放派?李清照詞的特點又有哪些?這回,我們將進一步討論詞在宋代的發展與變化!
Thumbnail
2025/05/27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2025/05/27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古詩五首 其一》 漢 · 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bu5,下山逢故夫hu。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ju5。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su。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ju5。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ku3。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su3。(縑黃賤,素白貴)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u5。 將縑來
Thumbnail
《古詩五首 其一》 漢 · 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bu5,下山逢故夫hu。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ju5。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su。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ju5。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ku3。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su3。(縑黃賤,素白貴)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u5。 將縑來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本書以文學和歷史故事為主軸,深入探討元宵節的歷史文化,包含宋詞中的元宵節和相關的元宵節活動。書籍中融合了故事描述、延伸學習和跨領域思考,並提供試題演練及延伸閱讀,推薦給所有大小朋友。此外,在文章中提到的#張𤩷、#文學有戲、#歷史精彩等關鍵字,可加強影響力。
Thumbnail
本書以文學和歷史故事為主軸,深入探討元宵節的歷史文化,包含宋詞中的元宵節和相關的元宵節活動。書籍中融合了故事描述、延伸學習和跨領域思考,並提供試題演練及延伸閱讀,推薦給所有大小朋友。此外,在文章中提到的#張𤩷、#文學有戲、#歷史精彩等關鍵字,可加強影響力。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新年第一天,考驗一下國學常識,你知不知道中國文學上的各種「第一」部著作呢?
Thumbnail
新年第一天,考驗一下國學常識,你知不知道中國文學上的各種「第一」部著作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