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商VS美商:職場禮儀文化大不同,我的職場文化衝擊體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上週HR在跟我做新進員工關懷的時候,我們從很多面向聊一個新進員工對剛加入公司的觀點與想法。其中有一點是我在這段時間感受最為強烈的,就是職場禮儀,這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情境一:會議衝突

進公司後第二週,英國的Director寄封email 說聲hi,然後敲了一個時間做報到後面談,基本也是一個新進員工關懷,原本預定的時間在2天後遇到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教育訓練,我就直接在teams上跟他說

"Hi Fed, 我被Anna通知星期二要參加教育訓練, 這跟我們的面談衝突,我想我們的對談是否可以延後到訓練結束後"

然後他就跟我說

"Hi Gary, thanks for letting me know. I will reschedule it."

這麼直接地接受並調整,就我過去長期在日商工作經驗裡,作為小小部下是不可以這麼無禮的,如果是在以前,我被教育成要這麼說

"Dear Fed, 早安,很抱歉在這時候打擾,我被Anna通知星期二要參加教育訓練,這跟我們的面談有衝突,不知道我們的對談是否可以調整時間,非常感謝您對我的支持,也抱歉造成你的困擾"

情境二:會議邀約

現在teams約會議很方便,排程助理員可以找到雙方都有空的時間,然後就直接寫會議邀約內容按下送出邀請就好,但通常大家手上都一堆會議邀請,如果有其他更重要會議安插進來就會直接拒絕會議邀請並說"這個時間不行,我們可以安排其他時間"

按拒絕邀請、還說時間不行改時間,這種行為在我前東家就會被認為是無禮的行為,絕對、絕對是大忌,做一次就會在公司裡黑掉的那種。

遇到會議衝突要求更改時間,我這種小小部下只能先私下聯繫會議邀請人,或是去找另一個衝突的會議主持人,詢問是不是可以調整時間,等到對方調整好時間後才可以按下接受邀請,演變到最後變成會議主持人會先拋出幾個可行的時間,等大家回覆後確定可行時間才發出正式會議邀請。


同樣是地處台灣的職場環境,周遭接觸到的同事也都是台灣人為主,職場文化除了吸引到差不多人格特質的員工,也間接形塑員工的行事風格。日商真的很在乎這種禮貌的小細節,還好以前沒有做些白目的事踩到日本人的地雷,也沒冒犯到心裏有記恨小本本的台灣主管,現在在美商大家都直接來直接去,可以就可以,不行就不行,大家也只是在講事情,不是針對人,心態是很open的。

並不是評論職場文化的優劣,世俗標準下,兩個看似是極端的職場文化我都沉浸過,畢竟在甚麼樣的場合總是要有適合那個場合的行為舉止,這是尊重。而有些事情是認知中的常識或可理解的,一旦有了深切的接觸與來往,那個互動經驗就會深刻地壓印在我們腦海中與認知裡,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並定義著我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RYLOG| 品牌 X 生活 X 筆記
0會員
14內容數
Hi 我是Gary 在FMCG產業從事產品研發與商品開發工作近10年,曾任職於台商、日商的品牌,現為美商品牌亞太區產品開發。 我會在這裡用行業內的觀點來看保養品,破解行銷話術,重新認識這些與你生活相關的產品知識,並分享我日常生活的體悟與經驗 Nice to meet you
2025/08/06
從日商到美商,工作型態的差異與工作生活平衡的反思。本文探討了日商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要求員工準時上下班,以及美商彈性工作制度的優缺點。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在美商更彈性的工作環境下,反而能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並提出腦力工作者更需要彈性工作制度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8/06
從日商到美商,工作型態的差異與工作生活平衡的反思。本文探討了日商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要求員工準時上下班,以及美商彈性工作制度的優缺點。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在美商更彈性的工作環境下,反而能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並提出腦力工作者更需要彈性工作制度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8/06
面試準備10個題目,包含自我介紹、離職原因、選擇公司原因、個人特質描述、研發工作執行與管理、公司產品瞭解與經驗應用、職缺理解與先前職位差異、最大成功與挫折、工作與會議時間安排衝突處理、個人特點與團隊成功關係等,並附上實際應答範例與背後邏輯說明,協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技巧。
Thumbnail
2025/08/06
面試準備10個題目,包含自我介紹、離職原因、選擇公司原因、個人特質描述、研發工作執行與管理、公司產品瞭解與經驗應用、職缺理解與先前職位差異、最大成功與挫折、工作與會議時間安排衝突處理、個人特點與團隊成功關係等,並附上實際應答範例與背後邏輯說明,協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技巧。
Thumbnail
2025/07/15
求職面試技巧分享,從準備、應對、展現自我到提問,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7/15
求職面試技巧分享,從準備、應對、展現自我到提問,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成功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前兩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在歐洲待過金融跟科技公司 (eg, Groupon, Stripe) 的員工模擬英文面試的過程 我覺得內容滿實用的😊 她回的是一個有點挑戰但面試很常問的題目...
Thumbnail
前兩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在歐洲待過金融跟科技公司 (eg, Groupon, Stripe) 的員工模擬英文面試的過程 我覺得內容滿實用的😊 她回的是一個有點挑戰但面試很常問的題目...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Hello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today's meeting.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Marketing depart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Hello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today's meeting.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Marketing depart
Thumbnail
關於遇到人要招呼問好,就要聊起前公司雖屬於文化創意產業,格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連結與工作生活上的儀式感。大抵就是兩人行走交錯之際只要四目交接一定要招呼問好。回憶到七年前初到新公司上班,習慣成自然反射動作問好微笑,工作第一周最大的心得,發現自己成了異類。
Thumbnail
關於遇到人要招呼問好,就要聊起前公司雖屬於文化創意產業,格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連結與工作生活上的儀式感。大抵就是兩人行走交錯之際只要四目交接一定要招呼問好。回憶到七年前初到新公司上班,習慣成自然反射動作問好微笑,工作第一周最大的心得,發現自己成了異類。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說不要把這個分享的小天地變成負能量時間,所以要來分享一些以我的觀點文化差異,今天要來講一下日本公司的適性檢查,這裡不單純指日商公司在日本的外商公司也包含在內喔。   不知道在台灣的大家是不是有聽過適性檢查,我想很多讀者應該已經會開始頭上浮現一個問號,這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說不要把這個分享的小天地變成負能量時間,所以要來分享一些以我的觀點文化差異,今天要來講一下日本公司的適性檢查,這裡不單純指日商公司在日本的外商公司也包含在內喔。   不知道在台灣的大家是不是有聽過適性檢查,我想很多讀者應該已經會開始頭上浮現一個問號,這到底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