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M.006 從業務到創作者:寫書、部落格與無限可能的人生設計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對行銷、銷售、創業這些議題非常感興趣。當我開始從事業務工作時,就對自我成長、個人成長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而當我從培訓型業務轉換到組織行銷的業務領域後,又發現更多與創業思維相關的觀點,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有魅力、非常有特色。

在這過程中,我在我的第一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中提到了五位導師:Tony Robbins、Russell Brunson、Gary Vaynerchuk、Harvey Mackay 以及 Mark Cuban。這些人對我影響極大。他們不僅在自己的產業中取得了優秀的成就,同時也是暢銷書作者,出版過多本具影響力的作品。

我意識到,寫書不僅能墊高一個人的影響力,若書籍出版後銷售成績亮眼,更能帶來另一層級的影響力。這意味著,你除了原本的職務之外,還能成為斜槓作家;而當你的作品達到規模化時,收益會相當驚人。

因此,我認為寫作是一件極具魅力的事。如果我們能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作品,就能開啟不同層面的影響力。以 Russell 為例,他的《DotCom Secrets》、《Expert Secrets》、《Traffic Secrets》以及《Unlock Secrets》,延續了「Secrets 系列」的概念,非常酷。

同樣的,我最近關注的創業家 Alex Hormozi,透過《100M Offers》、《100M Leads》、《100M Money Models》延續了「100 Million」的品牌路線,這種系列化的內容策略令人印象深刻。

談到暢銷書作者,Tony Robbins 也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在 26 歲就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陸續推出多本關於自我成長、財務與理財的暢銷作品。

看到這些案例,我深深覺得——只要開始做、開始寫,並設法出版、上市、累積粉絲與讀者,就能獲得寶貴的經驗與影響力。哪怕銷售成績不佳,也沒有關係,因為在撰寫過程中你會學到大量知識與細節,對自我成長幫助巨大。

在我的部落格中,我更自然地記錄我所學到的知識、觀察到的現象,以及靈感與想法。這些記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並為我帶來新的思考與方向。例如,觀察到別人的系列化寫作策略,也啟發我思考——我的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書要如何延續第一本的精神,或許延續主題,也可能嘗試不同路線,但核心仍圍繞在個人成長與自我成長。

我不認同「一個人賺多少錢是註定的」這種說法。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即使你現在負債累累,未來依然有機會翻轉。

例如,一本暢銷書可能改變你的財務狀況;一門線上課程可能帶來大量會員;一個付費部落格也能創造穩定現金流。創作無論是書籍、課程還是部落格,都是開啟機會的起點。關鍵在於,遇到機會、做出決定、採取行動,你就有機會遇到改變人生的契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Allen Peng Inside Stuff(會員專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3會員
97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08/21
在生活、工作、事業,甚至與家人的相處、與同事或夥伴的互動中,我始終提醒自己,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無論是事業上的合作夥伴、客戶,還是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過程,感恩的心態都至關重要。 我閱讀過非常多的書籍,從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成長、培養閱讀習慣至今,保守估計已經閱讀超過七百本書。在這七百本書的閱讀歷程
2025/08/21
在生活、工作、事業,甚至與家人的相處、與同事或夥伴的互動中,我始終提醒自己,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無論是事業上的合作夥伴、客戶,還是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過程,感恩的心態都至關重要。 我閱讀過非常多的書籍,從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成長、培養閱讀習慣至今,保守估計已經閱讀超過七百本書。在這七百本書的閱讀歷程
2025/08/20
昨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演講。因為屬於非公開活動,所以在 YouTube 上看不到。這場演講是朋友的訪談分享,內容來自她過去 五百天 的真實經歷——挑戰、轉折與重生。聽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震撼與動力。 她是一位女性,原本住在中國大陸,後來到美國發展,最後回到台灣。過去,她帶領一個品牌,用三年半
2025/08/20
昨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演講。因為屬於非公開活動,所以在 YouTube 上看不到。這場演講是朋友的訪談分享,內容來自她過去 五百天 的真實經歷——挑戰、轉折與重生。聽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震撼與動力。 她是一位女性,原本住在中國大陸,後來到美國發展,最後回到台灣。過去,她帶領一個品牌,用三年半
2025/08/19
在職場這個領域,其實有許多值得分享的點與素材。因為我曾經做過不同行業的工作,不論是業務、十年的軍旅歷練,還是餐飲等不同領域的經驗,這些歷程都幫助我建立了更廣闊的視野與角度去看待事情。 當我們談到 業務、創業或自媒體,它們都可能帶來影響力,甚至有機會變現。但我認為職場仍是一個很好的舞台,特別是在財務
2025/08/19
在職場這個領域,其實有許多值得分享的點與素材。因為我曾經做過不同行業的工作,不論是業務、十年的軍旅歷練,還是餐飲等不同領域的經驗,這些歷程都幫助我建立了更廣闊的視野與角度去看待事情。 當我們談到 業務、創業或自媒體,它們都可能帶來影響力,甚至有機會變現。但我認為職場仍是一個很好的舞台,特別是在財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裡說的強項是指,能幫助你在網路上真正賺到錢的強項,強項不會只是外在的技巧,很多時候,善良的內在與單純的熱情,有可能也是關鍵的強項。 我如何開始的? 我學習網路行銷、經營一人事業,加起來已經快要10年的時間。最剛開始的時候,是2015年,我裸辭,然後去找一位老師學習,他推薦我看一本書叫「
Thumbnail
這裡說的強項是指,能幫助你在網路上真正賺到錢的強項,強項不會只是外在的技巧,很多時候,善良的內在與單純的熱情,有可能也是關鍵的強項。 我如何開始的? 我學習網路行銷、經營一人事業,加起來已經快要10年的時間。最剛開始的時候,是2015年,我裸辭,然後去找一位老師學習,他推薦我看一本書叫「
Thumbnail
「成長夥伴。」 她計劃創業,開一間實體店面; 我計畫創業,經營網路事業。 我們每個月會見上2次面, 分享進度、 :「我在加盟展上看到我想做的品牌。」 :「我發出了幾則文案。」 :「我看了一些路段和店面。」 :「我和幾位潛在客戶談過了。」 和卡住的關, :「好的路段已經有同業了
Thumbnail
「成長夥伴。」 她計劃創業,開一間實體店面; 我計畫創業,經營網路事業。 我們每個月會見上2次面, 分享進度、 :「我在加盟展上看到我想做的品牌。」 :「我發出了幾則文案。」 :「我看了一些路段和店面。」 :「我和幾位潛在客戶談過了。」 和卡住的關, :「好的路段已經有同業了
Thumbnail
現在不論是任何形式的寫作,對我都不可或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是用說的、或是寫的,都意義重大。 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改變我自己,甚至可能影響往後的志向和工作,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候機緣就是很特別,小時候的夢想是服裝設計師、甜點師傅,而長大後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往文字這條路發展。
Thumbnail
現在不論是任何形式的寫作,對我都不可或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是用說的、或是寫的,都意義重大。 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改變我自己,甚至可能影響往後的志向和工作,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候機緣就是很特別,小時候的夢想是服裝設計師、甜點師傅,而長大後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往文字這條路發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