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DeepSeek後,AI泡沫論又來了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半年前DeepSeek引發了市場恐慌,認為GPU算力過剩,AI準備泡沫了,因此有了這篇文章DeepSeek:降低運算成本,反而促進GPU市場擴張? ,最近又因為MIT報告揭95%企業投資AI「零報酬」,再加上股市持續創高,引發投資人擔憂,擔心是否出現AI泡沫。

Source: Bloomberg, Michel A.Arouet

Source: Bloomberg, Michel A.Arouet

第二季企業營收與資本支出

第二季企業財報中可以觀察到科技巨頭維持高資本支出,甚至增加資本支出,盡力購買GPU,建置資料中心,聘請AI研究員、AI科學家,META在第二季財報中顯示出AI具備變現的能力,其營收年增 22%達 475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448 億美元。核心業務廣告表現亮眼,營收達 465.6 億美元,也優於市場估計的 439.7 億美元。

微軟第二季財報同樣亮眼,展現成長動能。第二季營收達 764.4 億美元,年增 18%,Azure 雲端業務較去年成長 34%。

第二季OpenAI新增Google Cloud為供應商擴大雲端運算供應鏈,近期更傳出Meta與Google Cloud合作,合約內容為百億美元的雲端服務協議。

META第二季修改資本支出為660 億美元至720 億美元之間(下限原為640 億美元,上限未變),微軟的部分預估2025年資本支出820億至850億美元,Google則是將今年資本支出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

AI變現能力

從這些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與營收獲利的角度觀察,企業付出的成本有獲得相應的回報,且這些回報不僅體現在營收數字上,更深層地反映其核心業務效率與服務品質的提升。

以Meta為例,其AI部門的投資並非只是一個燒錢項目,而是直接驅動了核心廣告業務的強勁復甦。透過AI驅動的推薦演算法,特別是在Reels等短影音內容上,有效提升了用戶停留時間與互動率,進而增加了廣告曝光量及點擊率,這正是其廣告營收年增長率高於整體營收增長率的關鍵原因。AI讓廣告投放更精準,也讓用戶體驗更佳,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證明了其在AI領域的巨額資本支出已具備變現能力

微軟的成功則體現在其「雲端優先,AI賦能」的策略上。Azure雲端業務34%的高速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企業客戶對其AI服務的需求,例如Azure OpenAI Service以及整合至Office 365等產品的Copilot工具。這些AI服務不僅推動了雲端計算的用量,也讓微軟的企業級軟體生態系更具黏著性與競爭力,將AI投資轉化為穩定的經常性收入。

這場AI軍備競賽不僅是企業單打獨鬥,也創造出新的供應鏈與合作模式。OpenAI與Meta先後選擇與Google Cloud合作,不僅顯示出對其雲端算力與技術的信賴,也凸顯了在AI時代,即使是競爭對手也可能基於成本效益與規模需求而互相依存。這筆百億美元級的雲端服務協議,證明了Google在雲端基礎設施上的領先地位,並能將自身的資本支出與技術優勢,轉化為向其他企業提供服務的營收來源。

綜上所述,科技巨頭們的資本支出,如大量採購GPU、擴建資料中心等,並非是盲目的投入。它們正是在為未來幾年的核心業務成長鋪設堅實的護城河。儘管這些投資金額龐大,但第二季財報已給出了初步的正面回報訊號。這場AI投資熱潮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商業模式的重塑,而這些巨頭正透過策略性的資本支出,將AI從技術概念變為驅動營收利潤增長的引擎。

生產力之改變與估值角度

傳統的本益比(P/E ratio)衡量的是企業當前獲利能力與股價的關係。然而,AI所帶來的影響,遠超過單一季度的營收增長。它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運作模式,大幅提升生產力,這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釋放巨大的經濟潛能。

一、員工效率與能力的飛躍式提升

從微軟的Copilot到Google的Gemini,這些AI工具正在協助程式設計師、行銷人員、甚至客服人員,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任務。原本需要數小時的程式碼編寫、數據分析或內容生成,現在可能在幾分鐘內完成。這意味著每個員工的產出價值大幅提高,企業可以同樣的人力創造更多的價值,或將員工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更具創造性的高價值任務。

二、估值邏輯的轉變:高本益比的「合理性」

正是因為市場預見到AI將帶來的巨大生產力提升與商業模式變革,投資者願意為未來的爆發式成長支付更高的溢價。當前的本益比,並非建立在過去或現有的獲利水平上,而是反映了市場對以下兩個核心價值的共識:

  1. 未來利潤的非線性成長:AI的規模效應(scale effect)是巨大的,其投入成本會隨用戶數增加而平攤成本,意思就是每一位新增客戶提供服務的額外成本(即邊際成本)極低,而應用所產生的數據回饋又會反過來優化模型,形成正向循環。這使得AI龍頭企業的獲利成長不再是線性的,而是具備指數級增長的潛力。因此,以現有獲利計算的高本益比,其實是反映了未來幾年內獲利將大幅飆升的預期。
  2. 市場領先者的護城河:如Meta、微軟、Google這類科技巨頭,其高資本支出不僅僅是投資硬體,更是為了吸引頂尖人才,並利用其龐大的用戶數據來訓練獨有的AI模型。這形成了極高的進入門檻,讓新進者難以在短時間內複製。市場給予這些公司高估值,正是因為它們已在AI競賽中建立起難以撼動的「護城河」,能夠鎖定未來的大部分收益。

總結

與網路泡沫時期許多公司僅憑流量和概念,卻沒有清晰獲利模式不同,當前的AI領頭羊,如NVIDIA、微軟和Meta,它們本身就是具備強勁現金流與高利潤的企業,它們的高資本支出,正在被其核心業務的實際增長證明,投入更多研發與硬體能帶來更強大的技術優勢、更廣泛的市場應用與更深厚的護城河,進而將AI從技術概念轉化為持續性的營收成長引擎。泡沫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不應該預測未來,而是觀察這場AI競賽中主要玩家的動作,與成長速度變化來判斷這場AI熱潮的持續性與其基本面的健康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aron
1會員
25內容數
科技、商業分享,同時記錄對市場、商業策略的看法。
Aaron的其他內容
2025/08/22
高利率環境衝擊羅素2000指數小型股,本文分析其債務壓力、盈利能力惡化及流動性挑戰,並闡述降息的必要性,以減輕債務負擔、刺激經濟成長及縮小與大型股的表現差距。
Thumbnail
2025/08/22
高利率環境衝擊羅素2000指數小型股,本文分析其債務壓力、盈利能力惡化及流動性挑戰,並闡述降息的必要性,以減輕債務負擔、刺激經濟成長及縮小與大型股的表現差距。
Thumbnail
2025/08/18
資產代幣化 (Tokenization) 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傳統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轉換成數位代幣,實現 24/7 全天候交易、降低投資門檻、提升資產流動性與透明度,並為個人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帶來全新機會。以太坊及其智慧合約扮演著關鍵角色,自動化處理交易與結算流程。
Thumbnail
2025/08/18
資產代幣化 (Tokenization) 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傳統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轉換成數位代幣,實現 24/7 全天候交易、降低投資門檻、提升資產流動性與透明度,並為個人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帶來全新機會。以太坊及其智慧合約扮演著關鍵角色,自動化處理交易與結算流程。
Thumbnail
2025/08/13
BITMINE 透過以太幣 (ETH) 質押產生穩定收益,而非僅依賴價格波動,實現更永續的營運模式。本文探討其質押策略、風險管理,並與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持有策略作比較,分析其優勢與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5/08/13
BITMINE 透過以太幣 (ETH) 質押產生穩定收益,而非僅依賴價格波動,實現更永續的營運模式。本文探討其質押策略、風險管理,並與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持有策略作比較,分析其優勢與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24.01.31 股癌 *AMD,財報符合預期、法說會沒什麼意外的內容,但目前市場對於AI伺服器的預估出貨量非常高,所以導致財報開出來之後股價跌, --有些看到有80-90億美元,不可能達到,因為3.5-4萬片的CoWoS,大約是40-60萬顆晶片,加上出貨的進度會delay。 --盡量以公司
Thumbnail
24.01.31 股癌 *AMD,財報符合預期、法說會沒什麼意外的內容,但目前市場對於AI伺服器的預估出貨量非常高,所以導致財報開出來之後股價跌, --有些看到有80-90億美元,不可能達到,因為3.5-4萬片的CoWoS,大約是40-60萬顆晶片,加上出貨的進度會delay。 --盡量以公司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