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教經典教義,特別是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中陰救度法),當一個生命體停止呼吸後,其意識將經歷一系列複雜的轉化過程,並會遇見不同顏色的光明,這些光明將指引靈魂前往不同的去處。
死亡過程中的四大分解在生命終結的過程中,構成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會依序分解:地大分解:肌肉萎縮變形、消瘦、皮膚失去光澤、筋肉無力,目眶內陷,視力退失。身體感受壓迫或沉入地下的感覺,內在會顯現黃色光明和蜃景般的幻影。水大分解:水分平衡失調,四肢水腫或唇乾舌燥,聽力消退。內在顯現白色光明和煙霧狀的景象。火大分解:體溫降低,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善業者由腳開始降溫,惡業者由頭開始降溫。內在顯現紅色光明和閃爍火花。風大分解:舌頭僵硬,全身毛孔閉塞,味覺和觸覺退失,終至斷氣。內在顯現綠色光明和搖曳燈火的景象。
意識層次的消解與光明顯現四大分解後,意識層次也會依序消解:前五識消失:眼耳鼻舌身五識不再作用,僅剩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第六意識消失:瞋心銷落時,精氣內凝,淡白光明初顯,如秋月般的光源。此光明顯現時間長短與亡者生前的功德修持有關。第七識消失:貪心退失過程中,光明更加開展增盛,如黎明朝陽般明亮。第八阿賴耶識將離:此時會出現暮光般的景象,最後顯現「根本明光」或「死亡之明光」,這是一片清澈、光明、真空般的明亮天空。
中陰境界中的光明與佛菩薩顯現當意識離開身體後,將進入中陰境界。根據《西藏度亡經》的描述,在中陰期間會出現文武百尊,包括四十二位寂靜本尊和五十八位忿怒本尊。五方佛的光明顯現在中陰的第二至第七天,五方佛會依次顯現,每位佛都有特定的顏色和光明:
第一天:毗盧遮那佛(白色)顯現,發出強烈的藍色光明,同時會有來自天道的柔和白光。若被白光吸引,將投生天道。
第二天:阿閦佛(藍色)顯現,發出藍色智慧光明,同時有來自地獄道的柔和煙霧色光。若認出藍光為鏡智,可獲解脫。
第三天:寶生佛(黃色)顯現,發出黃色光明,同時有來自人道的柔和藍光。黃光代表平等性智。
第四天:阿彌陀佛(紅色)顯現,發出強烈的紅色光明,同時有來自餓鬼道的柔和黃光。紅光清澈明亮,代表妙觀察智,若被黃光吸引將墮入餓鬼道。
第五天:不空成就佛(綠色)顯現,發出綠色光明,同時有來自阿修羅道的柔和紅光。綠光代表成所作智。
六道輪回的光明與選擇若在寂靜本尊階段未能獲得解脫,接下來會出現忿怒本尊。最終,若仍未解脫,將面臨六道淨光的選擇:
白光:天道
紅光:阿修羅道
藍光:人道
綠光:畜生道
黃光:餓鬼道
煙霧色光:地獄道
中陰身會受到業力牽引,逐漸轉變成來生的形狀,最終進入六道淨光之一,完成轉世投胎。
這些教導主要出自以下經典:
《西藏度亡經》(巴多托德羅)- 全名為《中陰聽聞救度法》,由蓮花生大士開示
《俱舍論》 - 詳細描述中陰身的特徵和轉化過程
《地藏菩薩本願經》 - 記載死後四十九日內的功德修造
《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 - 描述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和西方極樂世界
修行指導根據經典教導,若要在死亡過程中獲得解脫,生前需要:認識光明本性:了解所有顯現的光明都是自心的投射,是清淨覺性的顯現培養正念:在生時即要修習正念,熟悉死亡過程積累善業:通過持戒、布施、念佛等善行,在中陰期獲得善緣聽聞法教:生前熟悉中陰教法,臨終時能夠運用。正如《西藏度亡經》所言:「記住清淨光明,那純淨清澈的白光,宇宙中一切都從中而來,一切都將回歸於此;這是你自心的本來面目,是宇宙未顯現的自然狀態。讓自己融入這清淨光明中,信任它,與它合一。這是你真正的本性,這就是家。」
#Perplexity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