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間流傳許多禁忌,包括不能玩水、不能撐傘、天黑不可吹口哨、衣服不能曬到半夜,甚至不宜嫁娶。信不信由你!
‧平時幾乎不喝冷飲,今日實在天氣太熱,破例買了一杯鮮奶綠茶(中)消暑。接著去雜糧店買雞蛋13顆,意外發現,二者皆55元。是雞蛋太便宜?抑或冷飲太貴?現在的物價似乎有些怪異,對吧?
‧日劇《東京愛情故事》赤名莉香的經典台詞:「戀愛的意義在於參與,即使最後不成功,當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的瞬間,那種感覺會一直一直留在心裡,只要有那個,就能成為活下去的勇氣。」是不是很激勵人心呢?‧大學時代,聲韻學必修,但真的上課聽不太懂,當了就無法畢業,內心很焦慮,後來怎麼及格的?已忘了。没想到,研究所又有中古音研究,那韻書猶如夢魘。不敢相信,何以會過關?多年後回想,應是好心的教授高抬貴手吧?
‧年輕人對於自己被老一輩的人貼上負面標籤,內心必然不服氣。如同二次大戰戰後的「嬉痞」,反威權、反禮教,甚至驚世駭俗、放浪形骸,一樣令當時老一輩的人搖頭、不滿。不過當他們年齡漸長,成了社會的中堅分子,承擔起責任,對於早年的「嬉痞」思想、行徑莫不啞然失笑。
‧這是南高加索亞美尼亞的民俗,或許有助於啟示我們如何去尊重生命、面對未來。對亞美尼亞人來說,麵包乃是維持生命的基本食糧,自古以來,亞美尼亞人經常四處遷徙而不定居,假使不隨身帶著小麥烘焙的麵包,他們就難免滅亡,因此,對亞美尼亞人而言,浪費麵包無疑是一種罪惡。如果有一小塊麵包屑掉在地上,亞美尼亞人會立即把它撿起來,吻一下,做一個禱告,然後將麵包屑置於牆上,讓鳥兒來啄食。現在,亞美尼亞從古風中承傳下來一種習俗,請客人吃飯時,主人在餐桌上同客人一起剖餅,表示「我的就是你的」,亦即主人和客人一起分享「生命之糧」;而那正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
‧據聞,荷蘭人送禮往往會附上發票,這不是要讓你知道禮物價值多少錢,而是讓受禮人在不滿意時可以拿去店家更換,或是方便將來的維修。又,荷蘭城市也流行二手商店,一年之中,還有幾次大型節慶,屆時都會有全國性的跳蚤市場,十分熱鬧。在荷蘭買房子,銀行貸款可以貸到百分之一百二十,因為考慮到室內裝潢也要花錢,自然就涵括在房屋貸款範圍之內了。若不幸發生車禍,通常雙方車主下來握個手、交換名片就走人了,因為他們知道,吵架不能解決問題,於是車禍的相關事宜,完全委由保險公司來處理。以上傳聞,在臺灣人看來都極為特別,不知可信度如何?
‧七夕跟西洋情人節的氣氛,真的没得比。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