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接下來的事,你想想,哪天想明白了,解釋給我聽——他自殺了。」
「歐貝農?」
「一個警察吞槍自盡,我從來不覺得那需要什麼解釋。你懂我的意思?」
「我懂。」
「是啊,你當然懂。」
(省略當中部分台詞)
主角馬修走進案發現場,調查那起入室搶劫殺人案時,聞到鈴蘭香水的氣味,令他察覺出一絲不對勁。正當他試圖轉移注意力,那位仍在警界任職的老同事傑克出現了——藏在角落深深的陰影裡如同幽靈般地登場,像是他良知的化身。
傑克直言馬修的雇主湯米有謀殺妻子的嫌疑與動機,也看得出他可能正替惡人擦手印而不自知。馬修卻忽視這一切,反而相信湯米那過於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他只好旁敲側擊地提起自己那位吞槍自盡的搭檔——歐貝農。但這番話,依然喚不醒馬修這個裝睡的人。
透過對比馬修同時處理的三件案件,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矛盾:他目擊搶劫案、參與勒索案的交易,並最終將兩起案件連成一線,成功識破犯人;唯獨面對那起入室搶劫殺人案,他彷彿自我催眠,一路朝著真相的反方向挖掘。第一次跟湯米及與其狼狽爲奸的律師談話時,馬修其實早已察覺些許端倪。尤其是當他道出那句讓律師露出「訝異表情」(原文寫slightly startled)的話語時,就該明白:那一瞬的驚訝,是對方誤以為被識破的不安。
由於馬修曾在湯米妻子遇害後,與他的情婦發生過關係,後來又收下湯米的報酬,失去了破案的底氣。使人逃避往真相作沙盤推演的,除了過去的陰影,還有那不安的良知。
最終,他的心態間接地導致兩個人的自殺。一人是被湯米栽贓謀殺罪的克魯茲;另一人是湯米的情婦凱若琳。克魯茲的死讓得意忘形的湯米在馬修面前露出了馬腳,那一刻的馬修,儘管腦袋一如往常地浸泡在波本威士忌中,卻比全文過去任何時刻都還要清醒。後來,也許為平息自己的良心不安,馬修把凱若琳的死栽贓給了湯米,送他入獄服刑。
歐貝農吞槍自盡。第一次讀,我似懂非懂;第二次讀,才慢慢體會傑克的言外之意。
湯米的案件之後,傑克與馬修很少聯絡了。
這本書的書名原文來自於一首歌的歌詞,很難想像馬修這樣的人,會為一首歌如此陶醉,那首貫徹整本小說的《Last Call》。甚至到故事最後,他事隔多年猶然憶起歌詞感慨道:
「So many changes, eating away at the world like water dripping on a rock. For God’s sake, last summer the sacred ginmill closed, if you want to call it that.」
對我來說,最耐人尋味的,不是案件中種種人心叵測,反而是馬修喝下他人生最後一杯酒,從此滴酒不沾的理由。借傑克那句話:「一個人不再飲酒,我從來不覺得那需要什麼解釋。你懂我的意思?」
那句話的上一句,原是希望喚醒馬修的:The life you lead and the things you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