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愚蠢基本定律》2 為什麼會有愚蠢之人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作者:卡洛·奇波拉 Carlo M. Cipolla (1922 - 2000)

  1. 義大利經濟史學家,主修經濟史,曾在多所義大利大學任教,也曾長期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職。
  2. 專攻中世紀與近代經濟史、貨幣史、人口變遷、科技與文化史。
  3. 聞名於兩篇非學術性的文章:
    《香料(尤其是黑胡椒)在中世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人類愚蠢基本定律》

前言

  在上一篇,我們討論《人類愚蠢基本定律》的內容,作者奇波拉指出愚蠢必定存在人類社會,無法避免。我們自稱為理性的「智人」,為何損人不利己的特性仍然沒有被漫長的演化淘汰呢?我結合之前讀過的書籍,從認知偏誤、群眾心理學的角度討論成因,再從整個社會群體的視角,解釋:愚蠢是人類社會的必然副產品,而非僅屬部分人的缺陷

前篇連結:《人類愚蠢基本定律》1 不要低估蠢人的破壞力!

認知偏誤:蠢行的心理機制

  我們常以為愚蠢只發生在笨人身上,但其實,我們每人都有「天生」的愚蠢。說到認知偏誤,最著名的書籍之一便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快思慢想》。康納曼用系統一系統二的模型解釋大腦的運作模式,為了節省資源與反應時間,我們在多數情形下會是自動導航模式(系統一):依據本能或以往經驗(標籤、刻板印象)快速形成判斷並行動,在通常情況下結果是可容許的,但有時就容易造成誤判,因而造成不如預期的「愚蠢」後果,也就是認知偏誤,常見的認知偏誤有:

  • 錨定效應(Anchoring Bias):評估人事物時,會受到之前的資訊影響(如第一印象)
  • 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高估自己判斷的準確性。自信只是一個感覺,不是真的知道。
  •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對失去的痛苦感受遠大於對獲得的快樂感受
  •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只看到、記住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忽略相反的資訊。
  •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人們對一段經歷的整體評價主要取決於該體驗中的「高峰」(情感最強烈的時刻)和「結尾」的感受,而非經歷的總和或平均值。

  為什麼我們不一直維持在系統二的思考模式呢?因為理性謹慎太過耗能、費時,如果我們生活凡事都要透過理性分析一番,什麼事都做不成了,早在演化中被淘汰。換句話說,快思考不是缺陷,而是生物演化出的適應性,只是偶爾短路,看起來就像愚蠢。

在行動的經濟學裡,努力是一種成本;技能習得取決於收益與成本的平衡。懶惰深植於我們的天性
In the economy of action, effort is a cos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kill is driven by the balance of benefits and costs. Laziness is built deep into our nature.
──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參考文章:從《快思慢想》到保守主義

群體效應:當愚蠢被放大

  另外一種常見的自動導航模式,就是「從眾」。「大家都這麼做啊,一定沒問題!」「誰誰誰也是,為什麼不可以?」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在《烏合之眾》中提出群體無意識的概念,認為無論個體的特性或智力如何,只要身在群體中,就容易變成另一種生物:情緒衝動、無自身意識、極易傳染情緒。簡單來說,在群體中,我們下意識覺得別人已經「思考」過了,我只是照著做,失去自我判斷。因此,一個小小的個人疏忽(或愚蠢),迅速放大成整個群體的錯誤行為。

  群體效應正呼應奇波拉的觀點:愚蠢並不依附於教育程度或地位,而是在人群中無差別地存在。人類是社會動物,具有可以融入群體的特點,但因為這個特點,身在群體中,可能不會更聰明,反而常常是把每個人的盲點集合起來,變成更大的盲點。

參考文章:
《烏合之眾》在群體中,累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年輕人為何愛讀《烏合之眾》?

  上述兩個角度來看,解釋了「人為什麼會犯蠢」以及「愚蠢如何傳染」。導致愚蠢的行為,都是智人這個生物的特性,特性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在不同情境會造成正面或負面的效果,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特性,我們也無法生存。

複雜系統視角:愚蠢的演化角色

  關於「愚蠢必然存在」這件事,如果從更大的系統層面來思考呢?《黑天鵝效應》《反脆弱》的作者 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在《人類愚蠢基本定律》中的序言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他認為蠢人可能是一種「系統內建的煞車機制」,是大自然母親(Mother Nature)創造出來,減緩人類進步速度,防止經濟過熱而崩解。

  《萬萬沒想到》作者 萬維鋼 則從演化與賽局的角度出發,提出愚蠢行為是一種「演化穩定策略」。若所有人都絕對理性,系統高速運轉且易於預測,社會就容易被設計與操縱,反而更脆弱;但若社會中有一部分是蠢人,他們行為不可預測,逼迫制度保持簡單、耐用,容錯率更高。他說:「愚蠢之人讓系統更笨重,而這樣的系統恰恰更穩定。

  我的想法是,從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探索—利用)的框架來看,愚蠢是群體探索策略必然的副產品。什麼是利用vs探索?在決策理論與強化學習裡,常常會遇到一個兩難問題:時間、資源有限,要繼續探索新的可能性(exploration),還是善用已知的安全選擇(exploitation)?

  • Exploitation(利用):選擇目前已知最好的方案,追求穩定的收益。例如:去一家你最熟悉、評價最高的餐廳用餐。
  • Exploration(探索):嘗試新的選項,即使失敗風險高,但可能帶來更大的長期回報。例如:走進一家沒去過的小店,可能踩雷,但也可能發現驚喜。

  愚蠢的定義(對己、對人造成損失)是從結果論來看,而新決策、冒險、創新,總會有失敗風險(損失),很多探索失敗「事後看起來是愚蠢」。所以在這個社會運行時,有固定比例的「愚蠢」產出,是不是代表人類群體不停地在試錯、嘗試、找新出路呢?

  如果每一個人,總是走確定有收益的路、最安全保障的選項,可能受困在局部最佳解。總要有些「愚蠢之人」試錯,願意(或不小心)踏出舒適區,承擔愚蠢風險,頭破血流地闖出新出路,群體才有機會找到全域最佳解。局部的失敗(愚蠢),是找出全局突破點的代價

世界本來就是個錯進錯出的所在。
偶爾真能有點進步,成熟的人都知道那是難能可貴。
──萬維鋼 《精英日課6》:〈為什麼世界是個草台班子〉
蠢行?創意?(Gemini繪製)

蠢行?創意?(Gemini繪製)

小結

  愚蠢的存在,無法避免。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人腦的認知與判斷本就存在偏差(bias),不可能總是做出理性最佳判斷;從群眾心理學看,當個體過度依賴他人判斷時,盲點往往在群體中被放大,而不是得到修正;而從演化與系統視角,愚蠢甚至可說是一種容錯機制,透過隨機試錯得到多樣性與韌性。

  換句話說,愚蠢可以看作是人類心智、演化的副產品,不只是我們拿來嘲笑的「別人的缺陷」,而是每個人都可能觸發的機率事件。這樣說來,我們要怎麼看自身的愚蠢呢?下一篇,我們回到奇波拉的五個基本定律,嘗試提出一個自我反思的框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快半拍成長日誌
38會員
110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快半拍成長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9/13
愚蠢比邪惡更危險! 義大利經濟史學家奇波拉以精闢的五條定律揭示:蠢人無所不在,且破壞力超乎想像。 聰明人能創造雙贏,惡棍至少利己,而蠢人卻總是損人又害己,讓社會總體受損。 理解這些定律,不僅幫助我們辨識人群,也提醒自己避免陷入「愚蠢陷阱」。
Thumbnail
2025/09/13
愚蠢比邪惡更危險! 義大利經濟史學家奇波拉以精闢的五條定律揭示:蠢人無所不在,且破壞力超乎想像。 聰明人能創造雙贏,惡棍至少利己,而蠢人卻總是損人又害己,讓社會總體受損。 理解這些定律,不僅幫助我們辨識人群,也提醒自己避免陷入「愚蠢陷阱」。
Thumbnail
2025/05/12
到了三十多歲,年齡不是價值、專業不是壁壘、公司不是家,正是需要轉型的時刻。 裁員風暴、轉換跑道、自由職業、晉升管理…… 你也正站在人生職涯的十字路口嗎? 不上班咖啡館中,幾位主角用經歷告訴你: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Thumbnail
2025/05/12
到了三十多歲,年齡不是價值、專業不是壁壘、公司不是家,正是需要轉型的時刻。 裁員風暴、轉換跑道、自由職業、晉升管理…… 你也正站在人生職涯的十字路口嗎? 不上班咖啡館中,幾位主角用經歷告訴你: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Thumbnail
2025/05/03
在「不上班咖啡館」,每個打工人都能照見自己的困境: 小明苦惱轉行,木子掙扎於家庭與自我之間。 店長胖子一語點醒:「重要的不是你不要什麼,而是弄清楚你想要什麼。」 本篇帶你用攀岩視角重新規劃職涯、用四格思維疏通角色擁堵。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Thumbnail
2025/05/03
在「不上班咖啡館」,每個打工人都能照見自己的困境: 小明苦惱轉行,木子掙扎於家庭與自我之間。 店長胖子一語點醒:「重要的不是你不要什麼,而是弄清楚你想要什麼。」 本篇帶你用攀岩視角重新規劃職涯、用四格思維疏通角色擁堵。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奧古斯丁對於人類思想與理性的論述,並闡述了人類如何達致讓思想控制自己的平和狀態,防止超越限度的索取成為蠢貨。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奧古斯丁對於人類思想與理性的論述,並闡述了人類如何達致讓思想控制自己的平和狀態,防止超越限度的索取成為蠢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隨著一些很厲害的人發明出一些造福人類的東西後,我就在懶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究竟是他們別有心機,還是純粹就是我自己惰性深根?我自首:我有罪...
Thumbnail
隨著一些很厲害的人發明出一些造福人類的東西後,我就在懶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究竟是他們別有心機,還是純粹就是我自己惰性深根?我自首:我有罪...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進步)變化就是人出於懶惰、貪婪、恐懼找到省事、安全、利多的方法。進步就是懶男人找到省事的方法。推動上升的力量來自生物學。 社會組織發展: 規模變大,複雜度變高,管理難度也跟著提高。搞垮社會發展的力量,正是社會發展創造出來的。社會發展壯大,會產生有礙發展的阻力。(飢荒、疫病、移民、國家崩潰、氣
Thumbnail
(進步)變化就是人出於懶惰、貪婪、恐懼找到省事、安全、利多的方法。進步就是懶男人找到省事的方法。推動上升的力量來自生物學。 社會組織發展: 規模變大,複雜度變高,管理難度也跟著提高。搞垮社會發展的力量,正是社會發展創造出來的。社會發展壯大,會產生有礙發展的阻力。(飢荒、疫病、移民、國家崩潰、氣
Thumbnail
我們生來就是創意天才,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變得愚蠢 “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他們害怕你發現它的那一天!” 我們正在被系統性地愚弄 我想說,這項深刻研究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生來就具有創造天才的潛力,但當我們進入學校系統的那一刻,我們就變得非常愚蠢。其中的道理並不難理解。
Thumbnail
我們生來就是創意天才,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變得愚蠢 “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他們害怕你發現它的那一天!” 我們正在被系統性地愚弄 我想說,這項深刻研究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生來就具有創造天才的潛力,但當我們進入學校系統的那一刻,我們就變得非常愚蠢。其中的道理並不難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