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焦慮與孩子的探索:從一個小習慣談親子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 日記小記(Story) 最近我觀察到老公的一個「小習慣」:當兒子在 iPad 上滑地圖、看店家照片時,如果反覆看同一張或滑得很快,他就會開始碎念: 「你不是看過了?為什麼要一直看?」 「你滑這麼快,是能看比較快嗎?」

老實說,聽著聽著,我心裡很想翻白眼。孩子不就是在探索嗎?幹嘛那麼躁? 後來想一想,這或許是老公從小被父母影響的結果。他爸以前是大公司老闆,習慣高效率、不浪費時間。這種模式刻在他身上,如今也不自覺地「轉嫁」到孩子身上。

😅 真心話 有時候看著老公的焦躁,我才發現「控制欲」其實常常是焦慮的延伸。只是,孩子需要的不是催促,而是陪伴。

🌱 小結 「孩子在重複與探索中成長,而父母在放手與等待中學會耐心。」

✨ 今日英文小筆記(English Phrase)

📌 片語:let go of control 意思:放下控制,給予自由

例句:Parents need to let go of control and allow their kids to explore.

(父母需要放下控制,讓孩子自由探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被生活收編的媽媽:葳
0會員
11內容數
嗨,我是 葳,一個常常在「媽媽」、「創業人」和「正在減脂的人」之間切換身份的女子。平常喜歡把腦袋裡的胡思亂想寫下來,有時是育兒日常,有時是創業雜感,也可能是減肥血淚史。我的文章不保證能改變人生,但一定能讓你在「啊原來大家都一樣」的瞬間,笑一笑、鬆一口氣。
2025/09/22
現代家庭中,媽媽們常常肩負著巨大的精神負擔(Mental Load),從照顧孩子到處理家務,身心俱疲。本文以日記形式分享一位媽媽的真實經歷,道出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的辛勞與無奈,並呼籲爸爸們共同分擔責任。
Thumbnail
2025/09/22
現代家庭中,媽媽們常常肩負著巨大的精神負擔(Mental Load),從照顧孩子到處理家務,身心俱疲。本文以日記形式分享一位媽媽的真實經歷,道出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的辛勞與無奈,並呼籲爸爸們共同分擔責任。
Thumbnail
2025/09/20
分享開學後恢復正常生活步調的心得,包含重啟瘦身計畫、整理家務及工作進度,並附上英文單字 "back on track" 的例句。
Thumbnail
2025/09/20
分享開學後恢復正常生活步調的心得,包含重啟瘦身計畫、整理家務及工作進度,並附上英文單字 "back on track" 的例句。
Thumbnail
2025/09/18
記錄孩子第一天小學生活的點滴,媽媽的緊張與擔憂,以及孩子雀躍的心情形成對比,展現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父母學習放手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9/18
記錄孩子第一天小學生活的點滴,媽媽的緊張與擔憂,以及孩子雀躍的心情形成對比,展現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父母學習放手的課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