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殘骸》
#05
誤解的慈悲/錯位的慈悲
---
世人行善,多半不是為了別人得救,而是怕自己被遺忘。有人以香火求安,
有人以布施求心安。
有人在寺裡跪拜,也有人在網路上按讚。
這些手勢不同,目的卻相同——都在交換一點「可被寬恕的感覺」。
---
慈悲,本是無條件的光。
但光照在人身上,就被慾望剪成了影。
有人拿影子當信仰,
有人拿信仰做交易。
於是佛成了商品,善成了表演,連悲傷也被供奉在螢幕之上。
我見過施粥的人,粥熱,心冷。
也見過母親為亡兒超度,唸的不是經,而是罪。
有人在鏡頭前拜佛,有人敲電子木魚取代祈禱。
到最後,連造佛的人都不再雕佛。
---
這不是罪,也不是錯。
只是時代把慈悲搬了位置。
它從人心裡移出去,移進了演算法、習慣、與自我安撫的儀式。
但有時我仍相信——那光還在。
只是它藏得更深,在螢幕的暗角、在老木的裂縫、在一個人深夜默念的呼吸之間。
---
若你能靜下來聽,也許還聽得到它微微的聲音,
像是佛,也像是人:「我不在廟裡,我在你仍願意相信的那一瞬間。」
> 這卷,寫給那些還願意「相信」的人。
> 無論你信的是佛、是命、是愛、
> 或只是你自己不願放棄的那點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