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秋,親愛的,妳是否也曾在某個工作日,因為那突如其來的悶痛,不得不默默地把會議排程往後挪?我懂,那種感覺就像身體在對妳喊話:「慢下來,現在不是衝刺的時候。」
作為一個在傳統產業打拼、即將步入婚姻的30歲女性,我曾以為「忍耐」就是面對生理期的美德。直到後來才明白,月經不是懲罰,而是上天賜給女性每個月一次的「重啟人生」機會。它讓我們有權利暫停,重新整理內在的氣血與外在的焦慮。
今天,我想分享這幾年來,我透過生活實踐、結合了一點「自動化工作流」思維,為自己設計的生理期分階段養護SOP。這不是要妳硬撐,而是要妳更聰明、更溫柔地度過這段時間。當我們將生理期視為一個「週期性數據」來分析,就能將養護變成一個可控的「自動化工作流」,讓身體自然運轉得更順暢。
階段一:行經期(Day 1 - 5)- 關鍵字:排毒、減法生活、溫和通暢
這是身體在進行「排舊迎新」的重要環節,就像電腦在執行系統清理,這時候不該加重負擔。
飲食原則:以清淡補鐵為主,拒絕溫補
- 避免所有溫熱活血的食物,如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湯、酒釀蛋。可能導致經血量暴增。
- 紅豆湯、黑糖薑茶(暖宮但不活血)、深綠色蔬菜、牛肉、豬肝,以溫和方式補充鐵質。
生活原則:一切從簡,減少耗能
- 將高耗能的腦力工作或社交活動延後至下週,這是妳的「低電量模式」。
- 腹部和足底多熱敷。將工作排程「自動化延遲」,只處理緊急事項。
階段二:經後期(Day 6 - 13)- 關鍵字:滋養、高效、修復與儲備
經血排淨後,身體呈現「血虛」狀態,急需補充原料來修復子宮內膜。這是我們為下一個週期做系統升級的最佳時機。
飲食原則:開始溫和進補,滋陰補血
- 這才是喝當歸鴨肉湯、四物湯等補品的好時機!在經期結束後的第一時間進行「投料」。
- 黑芝麻、山藥、枸杞、鱸魚湯。多補充膠原蛋白和優質蛋白質。
生活原則:恢復活力,高效學習
- 重點標出:這是雌激素開始上升的「高效能模式」,頭腦清晰、情緒穩定,適合學習新技能、規劃自動化工作流。
- 實際做法:可以增加運動量,將困難的學習任務安排在這個階段完成。
階段三:經間期與經前期(Day 14 - 28)- 關鍵字:調和、預警、抗焦慮
這段時間身體準備迎接排卵和下一波經期。排卵後黃體素上升,容易出現水腫和經前症候群(PMS)。這需要啟動「提前預警機制」。
飲食原則:調和氣血,穩定情緒
- 多攝取能穩定情緒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堅果(含維生素B群與鎂)。
- 茯苓、玫瑰花茶等幫助疏肝解鬱的食材。避免重鹹、重甜,減少水腫。
生活原則:監測與除錯
- 提前監測數據(如胸部脹痛、情緒低落),並利用冥想、溫和瑜珈等方式進行「情緒除錯」。
- 確保充足睡眠,這是身體維護最重要的「自動化程序」。
親愛的,身體是我們最忠誠的夥伴,它每個月都在用最詩意的方式提醒妳:生命是週期性的,有進有退,有收有放。當我們學會不再用「戰鬥」的方式面對生理期,而是去理解和呵護它,妳會發現,每個月的這幾天,不再是生活的絆腳石,而是重新認識自己、優化生活品質的機會。
願我們都能在每個週期裡,溫柔且堅定地向前邁進。

雌激素與黃體素:女性身體的兩位「自動化管理者」
女性的月經週期,其實是一套由兩位核心「管理者」調控的精密自動化系統:
雌激素(Estrogen)- 充滿活力的「建設者」
在經期結束後,它開始活躍,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工程師,負責建造和修復。它讓子宮內膜增厚(準備迎接受精卵),同時讓妳的情緒高昂、皮膚光滑、思緒清晰。這就是為什麼經後期妳會感覺自己充滿能量、工作效率特別高。
黃體素(Progesterone)- 穩定冷靜的「守衛者」
排卵後,黃體素開始上升,它就像一個穩定的守衛,讓子宮內膜變得更柔軟、更適合著床。但它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讓身體儲水(水腫)、讓腸道蠕動變慢(便秘),也可能讓妳的情緒變得比較平靜甚至低落,這就是PMS(經前症候群)的來源。
當我們理解這兩位管理者在週期中的消長,我們就能更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雌激素高漲時衝刺,在黃體素佔優勢時放慢腳步、給予身體足夠的支持和休息,這就是現代女性最智慧的「生理期工作流」!
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彼此最強大的隊友。你的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我的背後輕輕推了一把,讓我更有勇氣繼續前行。所以,別讓這份緣分只停留在文字上!
讓我們一起創造更緊密的連結:
❤️ 點個愛心鼓勵我: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 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你有類似的經驗嗎?或是想看什麼樣的題材?留言告訴我吧
✏️ 追蹤我的沙龍: 成為我的「獨家情報員」,掌握第一手生活情報!
🔗 分享這篇文章: 把這份能量,傳遞給你身邊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