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名人自殺的新聞,讓我想起生病去世的人。一邊是主動選擇離開,一邊是被動離開;但殊途同歸,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坦白說,這不是我平常會掏腰包買的書。幾年前午休時間去去逛太古廣場,Kelly & Walsh 書店辦夏日大拍賣,這本書封面上大大地貼著40HKD,於是我就順手放到了籃子裡。(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Anita在書裡提到了一個印度女生在香港這個中國社會成長時,還必須面對家裡的印度傳統的那種雙重壓力:讀書、選擇職業、婚姻,她是那麼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同。
她被診斷得了淋巴癌之後,在4年之間遊歷遍尋各國名醫,最後在香港養和醫院陷入彌留狀態。2006年2月2日,醫師告訴她的丈夫及家人她的全身器官已經衰竭,她只剩下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在她陷入彌留狀態的時候,她有了360度的全方位意識,並與她過世多年的父親與好友對話,理解她患病的真正原因 - 「恐懼」。在那刻,她了解自己可以選擇離開這個肉體的物質世界、也可以選擇留下來;而且她知道如果她選擇留下來、回到這個世界,她將可以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重新生活。
果然,在恢復意識的幾個星期後,她身上的癌細胞完全消失,健康地離開了養和醫院。
她在瀕死經歷中並沒有見到穿白袍的耶穌、沒有見到萬丈金光的佛祖、沒有走過黑色的通道;對於那時未信主、也不算有宗教信仰的我來說,反而覺得容易接受。
在這個瀕死經歷中,她理解到肉身是有所限制的,但真正的自我(soul mind) 卻是無限的、與全世界每個人心靈相通的 - One Consiousness。
瀕死經歷學到的5件事
我後來在YouTube上找到她2013年的TED talk,在這段影片中,她提到自己在這個瀕死經歷中所學到的5件事:
1)愛人也愛自己。Anita提到她生病的原因就是因為她未曾好好愛自己,才會讓別人強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一定要愛自己才有力氣對外愛別人。
2) 無懼地活著。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恐懼(fear)-怕失敗、怕得癌症、怕吃錯東西。我們以為恐懼才能讓我們好好地活者。大錯特錯!「愛」才讓我們安全地活著,因為我們愛自己會想讓自己好,愛人才能讓別人更好。
3)幽默感、開懷大笑、與喜樂。嬰兒小時後總是咯咯笑,但我們長大卻越來越少開懷大笑。尋找生活中值得高興的事,是很重要的。
4)生命是一個禮物。很多人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生命的可貴。即使是生命中的挑戰,也是一個寶貴的禮物。Anita說她之前得癌症起因於自己不夠愛自己,是「癌症」救了她,「癌症」對她而言是個可貴的禮物。
5)做自己。不要再畏首畏尾,勇敢地做自己,每一天盡全力地活著!
信與不信 是個人選擇
有些人對Anita Moorjani的事蹟嗤之以鼻,認為她是個謊話連篇的騙子。我相信在養和醫院住過院的人都知道,養和醫院醫護人員極為嚴謹,不可能讓她捏造事實。養和也的確做了多次測試,確定她的癌細胞全部消失之後才讓Anita出院。
信與不信,是個人選擇問題。就如同愛因斯坦所說:“There are two ways to live: you can live as if nothing is a miracle; you can live as if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精神的力量是遠大過肉體的。在我們的「肉體」之上,還有一個「靈魂」是永生不滅的;是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的。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裡也提到「可見的」是暫時的,「不可見的」才是永久的。[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 4:18, 中文和合本)]
心得:
對我來說,讓我覺得最感動的是她所傳達「無懼地活著(Live Fearlessly)」這個訊息。我們有太多的恐懼和顧慮 - 害怕「人言可畏」、害怕比不上別人、害怕沒有準備「積穀防饑」,害怕得不到認同 - 因此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而最終受害最深就是自己。
「做自己」則是「無懼地活著」的執行步驟。真正愛自己,就可以讓自己理直氣壯地活著,不需要依照社會的時間表做該做的事 - 誰說一定要「五子登科」(車子、房子、妻子/外子、兒子、金子)?
請你專心地愛自己:不需要在意別人的想法,也不需要勉強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模範生。
做自己活著是多麼地美好!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掙扎中的勇敢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