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誠懇的作者起心動念想寫一篇文章,或寫一本書,內心一定有一個問題有待解答,換句話說,我們在讀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應該要試著找到最初那個疑問,不然,很有可能會「誤讀」那本書。
在這個網路及手機無線上網時代,問題不該是問:「為何不看書?」,或許應該要問:「為何要看完一本書?」當然,延伸的討論是:「網路的閱讀可以取代書嗎?」「看視訊的演講算是閱讀嗎?」
我認為,一位誠懇的作者起心動念想寫一篇文章,或寫一本書,內心一定有一個問題有待解答,換句話說,我們在讀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應該要試著找到最初那個疑問,不然,很有可能會「誤讀」那本書。
誤讀的原因是因為一篇文章構成不了一本書,所以作者在追索或試著解答那個起心動念的問題時,勢必要找許多例子或理論來佐證,在東拉西扯的過程中,那些故事也許不是很妥貼,因此假如我們沒有依著作者的問題脈絡去閱讀,也許就會迷失在歧路裡,而誤解了作者的原意,這就是我所謂的誤讀。
當然,寫一本書是不容易的,作者必須懷著他起心動念的困惑去尋找答案,耗費許多時間的搜集資料,然後經由自己的思考與經驗,形成獨特的觀點再想辦法用讓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寫下來,然後經過編輯的幫忙(客觀的角度代表一般人來審視那些文字敘述),最後也形成有層次有脈絡的一本書。
也因為出書是有成本的,通常除了負責的責任編輯外,上面還會有一層到二層的資深編輯來把關,既然書本是那麼困難才形成,當我們的困惑或好奇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書來看,不透過閱讀一本論述與架構完整的書來磨練我們的心智,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因此,「為什麼要讀一本書?」答案是我們對那本書的主題有興趣,想深入思考,不管是我們同意或不同意作者觀點,若我們抱持著客觀,甚至與作者辯論的心情,閱讀的過程是一定會有收穫的。
以問題為導向,是有效閱讀的關鍵。
尤其在這個浩瀚無涯的訊息大海中,如何決定我們的時間該花在哪裡?或者說,如何判斷那些才是有用的知識?
答案是,知識如果不能用來解決我們的問題,那就不值得浪費時間,當然,或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我們不是懷著一個我們很感興趣或很好奇的問題去閱讀的話,我們讀的東西會很快忘掉,即便面對的是升學考試,投入再多精力勉強去記憶,但是只要一考完,就完全忘光光。
以問題為核心的閱讀才會是有效閱讀,那麼該如何找到問題?其實,我們在生命不同階段一定有必須面對的難關與挑戰,這就是我們最好的問題。「躍遷」這本書的作者這麼寫著:「你的問題有多少,你的知識就有多少,你的問題有多好,你的專業就有多好。人一生就是一個個問題解惑的過程。」
他也提醒:「你想集中研究一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裝自己要寫本書。」哈,沒錯,這就是我自己寫書或寫文章的方法,我不是假裝寫,而是真正就去寫這本書,唯有懷著問題意識去閱讀,才不會在訊息大海裡淹沒,換句話說,問題讓我們專注,而且有了這樣的目標,手段上就可以多元,海闊天空跨知識領域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我們也已經發現,時代在改變,以前大學的科系以及我們過去區分的專業都已失效,證照保障的專業會被淘汰,未來真正的專業是你「特別擅長解決某類型的問題」,至於我運用了那些學科知識,那些專業,根本不重要,能妥善的解決一個又一個隨著時代冒出的新問題,才是有用的能力。
不管我們在任何年齡,一定有那個階段最感興趣或最迫切須面對的難關,將這些關心或挑戰形成一個個真實且有價值,並且能被解決的好問題。什麼是能被解決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不公平?」這是個無解的問題,應該改成「我如何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成為我想成為的人?」這才是一個有解的好問題。
我至今出的三十幾本書,每本書就是在解決當時我面對的問題,其實任何時候,我大概都會懷抱著三或四個好奇的問題或主題,一邊透過廣泛閱讀搜集資料,一邊也同時思索著並且在生活中印證或跨領域地激盪著,重點是,最好是要寫下來,誠如胡適先生在幾十年前講:「手到是心到的法門,發表是吸引的利器」,在我們個時代有部落格有臉書,當我們隨時把思考所得分享出去,可以藉由別人回饋給自己更多的刺激與動力,同時也可以找到同好互相砥礪與學習,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連線學習。
網路的閱讀當然也是一種閱讀與學習,可惜的是那是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思考,終究是徒勞而無功的。問題要想得深,要提高心智能力,必須要有適當的難度,而且強迫自己以較長(或者應該說很長)的時間讓大腦沉浸在艱辛的運作中。
零碎時間可以看些資料性的訊息,也就是知道某些事,或者這些零碎時間可以用來檢索式地搜尋資料,但是每天要留下一長段沒被干擾的時間做有系統的閱讀,這種閱讀是必須耗費腦力以及必須邊思考的,這是提高心智能力唯一的方式。
若是你沒有這種習慣,從現在起,列出自己關心或有興趣的問題,然後找一本相關主題的書,開始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