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認識坂口安吾時,坂口安吾給人一種很狂的感覺。這主要和他對現代事物的態度有關。他曾說:「即便京都或奈良的佛像全毀了,也不覺得哪裡不方便,但電車不開可麻煩了~」甚至認為「剷平奈良的法隆寺拿去蓋停車場也無所謂。」相反地,他讚美軍艦、監獄等等現代發明,因為他認為許多古典的事物不過就是富豪的附庸風雅之物,非但無實質目的,還充滿虛偽的道德觀。而現代發明與此不同,他們的價值完全依靠他們的使用效能。對他來說,這樣的事物因此不像所謂的「傳統」是空洞的。
完全認同現代的想法與態度,是坂口安吾對日本當時過度膨脹的民族主義的諷刺和批評。或許並不正確,但第一次看到時,常讓我會心一笑。但除此之外,坂口對「人性」的觀察和想法,是真正勾起我對他產生興趣的原因,特別是他對於「墮落與頹廢」的省思和描寫,也就是關於什麼是頹廢,和人為何會陷入頹廢狀態的省思。最後,是坂口安吾對戰火的描寫,也就是空襲、轟炸的景象,特別是聲音的刻畫。有時讓我很是著迷。
戰爭,通常給人的想像是恐怖、痛苦、緊張的。但在坂口安吾的小說中,卻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戰火的描寫不但不恐怖,相反地,還被形容的很美、細緻,像是在欣賞煙火,或是某種景色一樣。我們看不到任何驚心動魄的逃亡,也沒有為了度過困難,人人互助的精神。面對戰爭帶來的損害、傷亡,人們甚至面無表情、幸災樂禍,期望別人過地比自己還慘。戰爭像是個空洞的時代背景,彷彿他不存在一樣。因為我們看到的盡是人們對生活的麻木與無所謂。但更重要的是,在凝視戰火的景象中,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毀滅的幻滅感,而這種幻滅感進一步形成一種墮落的衝動。這也正是「墮落」真正的定義:擁抱毀滅自己的衝動。
不如說,乾脆連自己也燒掉好了。空襲發生時,小說中的主角當下通常沒有馬上逃走。相反地,他們選擇站在四周早已大火燎亂的地面上,看著令人顫憟的夜色,聽著各種爆炸、警鈴、人群的聲響,直到身體開始也感到害怕時,才趕快逃難。
日常的空虛、麻木與孤獨是坂口安吾最常書寫的主題。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一個過著正常、安適的生活。而是多半失業、居無定所,沒有生活目標。為了獲得一點快樂,他們酗酒、找女人或男人上床,沈淪在一時的快感,之後繼續面對每天重複、空洞且寂寥的日子。
戰爭,對這些人來說,像是一道能突然劃開日常的閃電。讓他們重新恢復自己對事物的感覺和感受。一時之間,就像溺水很久、喪失意識的人一樣,抓到一塊浮木。赫然發現原來自己還沒死。
但戰爭雖然讓這些人恢復知覺,可這並不是真正的救贖。這些主角們往往在空襲之後才察覺到,戰爭相較他們自己的身體來說,有時其實只是一個更大的玩具或是毒品,或是一場精彩的戲劇而已。讓他們可以沈浸在更劇烈的起伏與似是而非的享受。
墮落反映的是慾望的缺乏。且正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所以人才墮落、才選擇頹廢。但戰爭一個不同於感官娛樂的地方在於,他是具有生命威脅的(且是立即的)。在這種威脅裡,人能為自己重新做出真正的掙扎。因此,觀看戰火的景象雖然也能構成一種感官的滿足,但他同時也具備讓人不得不擺脫這種滿足的處境。因為若不快逃,一直站在那兒便可能被炸死。
在日常生活裡,墮落的人透過各種浪蕩的行為,放棄、毀滅自己可能嚮往的人性與生活,認為那些都是虛妄、不可能的,想就這麼沈淪下去,成為時代中落伍、失格的人類。但一方面,當渴望死的乾脆的時刻來臨時,他們又驚訝地發現自己竟會不自主地跟著大眾逃難。戰爭讓人面臨這樣一個矛盾,並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除了頹廢墮落,也還存在著別的東西。
生活的苦悶,讓人既想尋死,但同時又拼命在狹縫中求生。這種矛盾的心態與掙扎的情緒,之所以成為坂口安吾小說的基調,是因為他發現,人的墮落、頹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擺脫這種矛盾。因為頹廢到底,人終究還是得面對心中無法頹廢到底的事物。只有在這個時候。墮落的人才能重新找回自己。靠戰爭是不可能的,就像日本當初想要透過戰爭證明自己的霸權、能力一樣,遲早會失敗。頂多就是成為暫時喚醒我們的契機。與其如此,不如正視自己的墮落,在最深沉的谷底中學會如何重生,那股力量將比所有的事物都來得強壯。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這句話出自他的小說〈何去何從〉,大概是他所有的小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同時也最完整地展現了他的思想:頹廢是為了尋找靈魂的出口,而不是放棄進步。如果一味只在乎進步,卻不管內心、生活的空虛,那反而才是真正墮落的生活。
延伸閱讀——夏目漱石《虞美人草》:如何面對「落伍」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