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女士的故事(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這個故事以多種方式被傳頌,用來說明薩提爾女士發展出「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的開端。
薩提爾女士在1951年會晤了第一個來做聯合治療(在同一次晤談中,治療師會見所有家庭成員)的家庭。
一開始,處理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治療進行了六個月之後,一切進展相當好。而後,薩提爾卻接到這位女孩母親的電話,表示她要提出告訴,控告薩提爾離間他們母女情感。
薩提爾並未在意那位母親所用字眼的表面意思,而是去聆聽她聲音中的懇求意味。薩提爾邀請母親在下一次晤談中與女兒同來。而當母親出席晤談時,薩提爾與少女先前建立的關係竟然消失了。少女又退回六個月前剛開始晤談時的狀態。
當薩提爾繼續和這兩位母女進行治療工作時,母親、女兒和治療師之間慢慢地建立起一個新的治療關係。此時,薩提爾邀請家庭中的父親/先生一起參與。但是,當他成為晤談的一員時,已經建立起來的治療進展又掉回原來的狀態。
這時候,薩提爾瞭解到她似乎碰到了某些關鍵問題。
於是,她詢問這個家庭是否還有其他成員。當僅餘的這位被描述為「天之驕子」的兒子/兄弟來到治療晤談中,並展現他在這家庭裡舉足輕重的地位時,薩提爾更清楚地看見少女在家裡被「力量架空」的角色,以及她為了在此一家庭系統中求生存所做的掙扎。
這一早期經驗與之後類似的經驗,讓薩提爾發現家庭歷程(family process)的動力(dynamics)與權力(power)。很明顯地,治療不應僅止於那位「被認定的病人」(identified patient,簡稱IP)。薩提爾嘗試發展出由系統層面介入的想法,亦即,她可以藉由改善家庭成員間彼此溝通的方式,來帶出整個家庭(或系統)的改變。
這樣的理念不只幫助家庭中的個別成員,同時也促使整個家庭系統從一個功能不良的現狀,進展到一個更開放、更富彈性、且更讓人滿意的關係中。
~~摘錄自「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第一章 P.2~3(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這個故事我聽過很多遍,從不同人口中,包括我在薩提爾的學習中最為敬重的一位老師Maria Gomori。我也透過我的理解,在許多場合分享了這個故事,也做過我所猜測與想像的雕塑,來說明這個家庭系統的動力對該位少女的影響。
我想像中的雕塑是:這位少女的兄弟高高的站在椅子上,姿態很可能是超理智兼帶有打岔的。父母分別在討好這個兒子,同時可能指責或是忽視這個女孩,而這位少女則在遠遠的角落裡蜷縮著...。當我們看到這個家庭系統的雕塑,就會比較能夠理解這位少女的處境,以及之後可以如何協助這個家庭。
這個故事傳遞的主要訊息是:改變的持續是系統性的,而非單一個體的問題。以這個故事為例,少女的成長與改變,需要她所處環境的系統性支持,尤其是「原生家庭」,母親、父親、兄弟與她之間原先的互動,會使得她退回到之前的情況,反之,若是家庭成員開始有所改變,也會讓她更有改變的機會。這是當年薩提爾女士領悟到的現象,讓她開始以家庭為單位(而非以個人),進行成長與改變的工作。
其次,我們看到薩提爾女士面對問題或挫折的態度。少女的母親來電帶著指責與威脅,但她並未因此採用防衛式的回應,而是聽出這位母親語言背後的心聲,這需要她具有高度的自我價值感,以及穩定、開放的狀態才能做到。另外,當她遇見這位少女的母親、父親陸續加入而造成治療結果的倒退與挫折,並未因而停止或放棄,反而因此發現了與過去以個人治療為主的不同假設,這也與過去科學研究上許多所謂的錯誤或失敗中,反而衍生出新的發現或理論的案例相當的類似,讓我們對於所謂的「問題」、「失敗」或「錯誤」有了更加豐富的看法。
630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天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37年,薩提爾女士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服務行政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有一次,她得了一個「D」的分數,有個教授告訴她:「很顯然你不是做社工的料。」但她沒有聽從指導教授的建議...
我打算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分享我自己的學習給其他有興趣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透過這一系列的文字,說明我整合出來的方法與概念。但也請閱讀的朋友明白的是,這樣的分享比較是在邏輯、思維上的理解,後續還需要在情感、情緒裡的體驗與轉化,以及之後的不斷的在身體與行動上的練習與實踐!
1937年,薩提爾女士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服務行政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有一次,她得了一個「D」的分數,有個教授告訴她:「很顯然你不是做社工的料。」但她沒有聽從指導教授的建議...
我打算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分享我自己的學習給其他有興趣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透過這一系列的文字,說明我整合出來的方法與概念。但也請閱讀的朋友明白的是,這樣的分享比較是在邏輯、思維上的理解,後續還需要在情感、情緒裡的體驗與轉化,以及之後的不斷的在身體與行動上的練習與實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瞭解自己在溝通模式中的行為模式,及改變其中不舒服的部分,提升自我意識,獲得更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作者:李崇建 譯者:無 出版:親子天下出版 ISBN:9789869563062 種類:心理勵志 本書以斗大的標題「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直接闡明內容,雖然這麼說,但沒有特別著墨薩提爾是誰,是人名?是一個工具?還是一種模式?由書中內容只能大致認為是一位名為薩提爾的人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介紹薩提爾溝通模式的書,冰山探索技巧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重新發現及深入瞭解感受和需求。文章中提到,好奇心是溝通的動力,而冰山下的各層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層面,透過與自己或他人的對話,可以逐層挖掘內心最隱藏的記憶和感觸。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取包裹時還疑惑著…我最近沒有買東西啊? 一拆開...蹬!蹬!蹬!!蹬!!! 原來是我掛名推薦的書藉: 《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 (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在書的封面上感覺很特別~)   這是一本記錄和分析薩提爾女士工作竅門的書。   在大約70年以前,那是一個諮商不被允許接觸個案家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瞭解自己在溝通模式中的行為模式,及改變其中不舒服的部分,提升自我意識,獲得更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作者:李崇建 譯者:無 出版:親子天下出版 ISBN:9789869563062 種類:心理勵志 本書以斗大的標題「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直接闡明內容,雖然這麼說,但沒有特別著墨薩提爾是誰,是人名?是一個工具?還是一種模式?由書中內容只能大致認為是一位名為薩提爾的人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介紹薩提爾溝通模式的書,冰山探索技巧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重新發現及深入瞭解感受和需求。文章中提到,好奇心是溝通的動力,而冰山下的各層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層面,透過與自己或他人的對話,可以逐層挖掘內心最隱藏的記憶和感觸。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取包裹時還疑惑著…我最近沒有買東西啊? 一拆開...蹬!蹬!蹬!!蹬!!! 原來是我掛名推薦的書藉: 《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 (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在書的封面上感覺很特別~)   這是一本記錄和分析薩提爾女士工作竅門的書。   在大約70年以前,那是一個諮商不被允許接觸個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