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愈大,對於自己喜好的了解該要有多那麼一點進展。不是那種「我喜歡喝咖啡或紅茶」的生活習慣,而是那種把自我切開,稍微靠往核心部分切下去那一刀的剖面,也許能一窺自己真實的本質。
跟隨潮流游動。
符合社會價值。
人是群體動物。
那不代表我們不能保有個體性,尤其喜好這種東西更該是發自內心的。
我認為大部分說自己喜歡什麼的人,並不真正能夠分辨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什麼是自己真正的喜歡。如果,真正瞭解自己接近本質的喜歡,就不會有那種我原本以為我喜歡,結果發覺我其實不喜歡的全然生疏,耽誤了對方也耽誤自己。然後,繼續在麥田兜圈轉。
喜好的本質在心中都是好惡分明的,沒有大概是怎樣,或傾向怎樣。就算一開始不明瞭,愈到後面脈絡則會更加清晰。
這才叫不惑。不再迷惑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為了喜不喜歡還得過多嘗試,對很多事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不是假裝自己知道還要不斷說服確認。還要演戲(演給誰看)。真誠的面對自我,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不知道是否喜歡或想要,就承認自己不知道,不要用別人有我也要有的比較心態盲從人群。
聽一首陌生的歌前幾秒鐘,就能夠確定自己會喜歡。
看一個陌生的人談幾句話,就能夠確定是臭味相投。
我們只是愈來愈接近事物的核心,接近本質。
接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