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德國與中國關係的重新開始
第一部分 戰後的德國
- 德國陸軍遭到縮編:
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隊的規模,這導致大量的專業軍官被解雇。這有兩個結果,其一是新德國陸軍汰弱留強,組織人力反而得到精實,其二是大量專業軍官失業,亟需找尋可以符合其專業的工作。
- 德國工業界獲利被限制:凡爾賽條約還限制了德國大型企業的獲利,更應該說是限制其可以從戰爭獲利的成分。這導致德國工業保留的都是精華的頭腦,而將大量生產與加工的部分,轉到不受條約影響,或是願意合作的國家去。
- 戰後的德國軍事機器依然受到肯定:德國的戰敗是政治因素,而非是軍事機器在戰場上失敗。這一點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而在蘇俄、南美洲、亞洲各地,失業的德國軍官擔任教官,以及組織這些國家軍事力量的關鍵角色。德國的工業界則外銷或走私大量的武器與工業設備到外國,專業技術員則在外國協助設立工廠。
- 沒有特權的優勢:若說強大國力是帝國主義的後盾,那麼戰敗後的德國則喪失了一切特權。但失去特權卻象徵了德國將不會輸出侵略性的帝國主義,而仍然保有專業能力的軍官與工業界人士,則成為外國工業近代化、軍事現代化的搶手對象。沒有特權的德國人,受到了其他國家更為友善的待遇。
- 在中國的準備:上述的問題,德國並沒有特別喜歡中國,而是任何有可能的市場,都成為德國的對象。退役的軍官以平民身分協助外國建造軍隊,規避了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中國在袁世凱後陷入軍閥割據的年代,內戰頻仍的事實,使得中國成為軍火的大買家。德國在1920年以前,少數軍官與具有冒險心的產業人士,已經前進中國找尋機會,而且一樣受歡迎。這些軟實力的表現,將在中國權力逐漸集中到國民政府後,慢慢開花結果。
第二部分 :孫文的影響
- 身後比身前影響大:孫中山在身前的影響力不大,甚至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但在1927年國民黨名義上統一中國後,被尊為國父的孫中山的遺訓成為不可侵犯的教條。
- 具有預見性的發展策略:孫中山提供的國家發展方向,也許是具有幻想性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其文膽與智囊幫忙提供資料的,但就結果來說,實業計畫中的中國發展大綱,是非常需要外國援助。理由就在於,實業計畫的工業發展,需要外國的資金與技術,而這些可以用中國廣大為開發的原物料來交換。另一方面,孫中山認為,戰爭結束後,歐美的戰爭工業將轉為民用,工業產品將會過剩,中國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消化過剩的歐美工業產品,其借貸消費的部分則可以用原物料來償還。至少,後見之明來看,他的猜想是對的。
- 政治哲學的相似:孫中山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讀經驗,將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融入民生主義中。孫中山認為,德國的高度工業化表現了資本主義的特徵,但俾斯麥提供救濟金、保險,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良面。他認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原則上與民生主義提倡的相同。(註:沒念過民生主義的讀者,可以去找來翻翻就懂了。)
- 孫中山親德的積極性:與其說孫中山聯俄容共,不如說是親德路線沒有具體成果的轉向,這肇因德國外交部,在一戰後要保持遠東穩定的想法,不希望招致日本的反感與違反凡爾賽和約。但已經成為平民的德國軍官則不見得這麼想,現實的經濟因素則促使德國軍官在牽線下前往中國受聘。由於1925年孫中山就逝世,所以我們無從得知,其聯俄路線是不是純係權宜之計,但至少直到他死前,追求與德國合作的努力從未間斷過。其留下的最大思想遺產就是,德國是可以協助中國進步的強國,且無須擔心德國會帶來帝國主義。這一點影響後來繼任的蔣介石,應無疑問。
第三部分 :現實的限制與機會
- 德外交部的保守:德國軍方與產業界,名義上被凡爾賽和約限制,但實際上只是表面,實際上的人員與技術都以平民身分,共和國制度無法阻止這些人的個別行動。但外交部則不一樣,由於中國與日本有衝突,且日本是凡爾賽和約的締約國,外交部深怕過度介入中國的內戰與軍事重建,會受到國際制裁。
- 中國內戰的風險:如果說軍火可以交戰雙方都賣,那麼工廠投資可不行。德國軍工業可以把武器賣給中國交戰的軍閥雙方,但銀行與產業界的投資,則會因為戰爭而破壞,這是德國銀行業對於前進中國非常謹慎的原因,但沒有了銀行作為資金來源,任何的工業投資風險都太大。這些風險,要到國民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後,才能得到基本保障。
- 限制下的機會:限制越多,就代表投資的回報越大,即便風險是高的,仍然可以吸引德國具有冒險精神的人參與。這些德國冒險家在工業上與軍事上積極參與,再加上德國馬克爆跌後,出口中國的競爭力大增,使得以私人身分在中國活動的人增加。這些人也許沒有具體實現一些計畫,但卻打下了之後國民黨統一後的合作基礎。
簡析
不要再相信什麼「某國有巨大的市場跟機會」這種口號了,技術才是硬底子,有頂尖的技術才是知識經濟的基礎。德國戰敗後,國內何其悲慘,但其第一個出口的資源是人力資源。這說明了,腦袋瓜內的東西是不會不見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管我們再怎樣說自己有錢,不會的技術就是不會。
德國向外輸出人力與技術,是迫於國內的經濟壓力,但至少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工業大國,是不會因為一場戰爭就崩潰的。戰後世界各國向德國取經,購買德國的工業產品,招攬德國的專業人才,這都說明了德國的強大在於其人員的優秀上。
從權力的角度去看,德國人喪失了在國外的一切特權與保護,難道就會一蹶不振嗎?並沒有,相反的因為失去權力,外國反而不會擔心德國會有什麼帝國主義野心。孫中山就是著眼此點,對德國情有獨鍾。
我們事後之明來看,會覺得孫中山的計畫大而無當,但就以當時的角度來說,中國哪幾個人沒想要強國?當年要強國就是要工業化與現代化,而且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護不受外國侵略。就以這幾點來看,孫中山的大砲之名倒是有其道理在。
在此,我們也要關注一下,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通常都不是像我們想的,好像是一群專業人士依照客觀數據去討論的。真實狀況是,政府官員與代表,依靠個人人脈與拉好政商關係,一步步打通關節,最後敲定合作方案。這還有前提,就是合作必須是雙方互利互惠,正所謂各取所需,單方面的要求一定會有人不平。
這就是德國戰敗後的一個啟示,為什麼德國反而會受到中國人的歡迎?這並不是因為德國討厭帝國主義,而是戰敗的客觀事實,使得德國人在沒有政軍後盾的狀況下,必須去「平等」的跟其他人談條件。再加上,德國也確實沒有在中國搞特權的必要,德國需要的工業原料與產品市場,只要中國可以持續提供,雙方合作愉快,沒有什麼不能談的。在國民黨統一中國後,具體的合作方案將會一個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