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關係
如前幾章所提,德中關係是走走停停,原因相當複雜。所以在1933年,納粹上台掌權後,產生了許多不一樣的變化。
第一部分 :納粹的態度
- 加速軍備化:
希特勒進軍萊因區,宣布德國的再武裝,對中國的直接影響是,大量的軍工產品,跟德軍的擴充相比還是太多了,多出的產品需要有出口,中國正好可以滿足德國軍工業界的需求。
- 顧問團成員的更迭:中國跟德國的關係,一直都是由德國顧問來聯繫,從最早的Max Bauer,到接任的Gearg Wetzell,嚴格說都是德國國防軍的私人管道,而中國一直想要接觸的人,是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德國防軍創建人,陸軍上將Hans von Seeckt。Seeckt在德軍內有崇高地位,具有實際影響力與權力,且理念上與蔣介石相通,都算是保守的國族主義者,且威瑪政府下的德國防軍成效斐然,也被中國認為是可以學習的成功模範。與Max Bauer不同,Seeckt沒有跟德軍高層意見不一致的問題,與Wetzell也不一樣,他的視野不僅僅侷限於軍事上,而是從軍備整建、戰術規畫到政治權力相關概念一應具全。
- 德軍重建的原物料需求:德國本身只有煤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即使希特勒與納粹的最終目標,是德國的資源自足,但現實上不可能。以軍用鋼材為例子,除了鐵礦以外,還需要有色金屬,其中鎢是讓鋼鐵變堅硬的必要元素,中國佔了當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鎢礦產能,德國與中國的合作顯然是很清楚的。另外,即使希特勒不願意,鎢的替代品鉬,幾乎被美國壟斷,權衡輕重下,德國用易貨交易,將中國需要的軍工物資,與中國生產的有色金屬礦交換,是想當然的首選。
- 政治選擇問題:原本德國國防軍,在追求資源與海外工廠的設立上,是沒有特定的選擇目標。其中包括跟墨西哥、阿根廷的生意,都是建築在易貨交易上,並不能說德國有特定的喜好,這還包括了跟蘇俄的合作。國防軍的原定是,以蘇俄為主、中國為輔,獲取所需資源與海外市場,但希特勒上台後,立即否決與蘇俄的任何合作計畫,這使得中國成為唯一的替代方案。
第二部分 :中國的內部問題
- 名義上的統一:國民政府只是名義上統一中國,這已多次闡述。在1933年後,蔣介石面臨的問題,其一是滿州國與華北受日本威脅,使國民政府在計畫工廠與開發礦源,都必須優先考慮開戰後的實際狀況。其二是東南沿海包括陳濟棠在內,都還處於半獨立的狀態。其三是共產黨占據江西,最具有價值的鎢礦在其控制下,國民政府無法取得壟斷權。(註:不是半獨立就代表其人混蛋,陳濟棠在廣東多年,多有建樹。)
- .軍事上的落後:德國顧問團的估計是,幫蔣介石建立的教導旅,其戰鬥力只有同規模的德軍五分之一。很顯然的,並不是只有組織規模有了,內涵就會一起出現。其時的中國軍隊,軍官仍然沒有國家化,多服從個人,一但將軍離職,下級參謀軍官就跟著離開,無法建立一貫性的專業軍隊。再者,中國的輕兵器廠,真正可以製造出符合現代化需求的軍備,還不及三成,更不提彈藥的生產質量,完全不能達成德國顧問的標準。
- 人事上的衝突:以Wetzell為例子,他純粹專注在軍事顧問上,照理說應該不會有說衝突。但實際上比較其前後任,就會發現想要專注在軍事上是不可能的,雖然Wetzell提供的戰術建議,在對抗閻錫山上相當有成效,但圍剿共產黨卻失利。雖說不能怪其建言不當,但他忽略政治考量到處得罪人,忽視軍事裝備的現實也是真的。不能夠融入中國的官場文化,說話太直得罪人,是Wetzell的問題,也是中國的問題。
第三部分 Hans von Seeckt
- 其人其事:出身普魯士貴族,曾活躍於一戰戰場,戰後德國軍隊功能被限制,他成立了替代參謀本部的部隊局局長。被認為是德國國防軍之父,可說是保留德軍骨幹,德軍可以重建的功臣。其思想理論是,軍隊重質不重量,平時保存一隻小而美的精銳部隊,做為骨幹,在戰時骨幹擴大為全軍組織。在政治上的想法,偏向國族主義,認為軍隊要無條件服從國家,國家權力要集中在領袖身上,領袖為國家的化身。(註:這不是我們常說的個人獨裁思想,他本人是非常反對軍隊要宣示效忠希特勒的,這比較像是浪漫派的聖王思想,即有能者成為國家的代表。簡單說,傳統的君主獨裁體制,體制由上層精英所主導。)
- 替中國的軍事規劃:他認為,軍隊是安定中國的基礎,最急需的是一支可聽命蔣介石的部隊,軍方組織的管理與訓練到調動,全部只能聽命於蔣一人,總司令官必須居於最上端。中國的軍隊問題在多不再精,要所有雜牌軍都訓練有素根本上做不到,而且也不可靠。要建立一支具有忠誠心的精銳部隊,其配備與待遇都較其他部隊高,也就是我們稱的教導旅。當然,在中國軍事水準提升前,德國顧問的權限要被拉高,可以具體控制教導旅的發展。 (註:可以想見,非蔣系的將領,會把這看成削藩奪權的手段。)
- 長遠的想法:這種想法,當然是德國想跟中國合作的文化因素,使中國完全依靠德國。包括建立工廠,先由德國顧問完全管理,再交由受德式訓練的中國人。軍隊也一樣,德國顧問全面接手教導旅的組建,再交給受德式訓練的軍官。其概念整體來說,是德國利益至上的,想要使中國徹底依賴德國,創造德國工業界的廣大市場,也獲得了獨立的原物料產地。但這並不是帝國主義的,對中國來說,德國提出的協議,實務上是易貨交易,中國可以取得亟需的工業產品,以及對抗日本的軍事武器。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在精神上是完全平等的,中國成為德國的平等貿易夥伴,且不需再領國際的救濟金過日子。
第四部分:希特勒的想法與德國內部方向
- 希特勒本人的態度:基本上是不置可否,希特勒本人瞧不起亞洲人,不管中國跟日本都一樣。但日本曾打敗俄國,這讓希特勒對日本有比較不一樣的看法。德國跟中國的關係,如果以國防軍的想法來說,是比較傾向中國,因為具體上中國沒有威脅,又是可以長期供給優質原物料的好客戶,以Seeckt的說法是:「跟日本站在一邊,贏了沒什麼好處,輸了也沒損失。」故沒有堅持要站在日本這一邊的必要。但希特勒的態度,很明顯的是兩邊討好,真的要選邊站,他會選擇日本。
- 德國外交部:外交部的想法,可以說是天真的區域平衡概念,直到Seeckt與國防軍帶回大量與中國交涉的成果,外交部都還不知道。之前是過度擔心凡爾賽和約的違反,現在則擔心刺激日本造成不良的後果。
- 工業界:並不是每一個工業界人士,都能夠認同與中國的關係。首先是原本就冒險前進中國的這批人,並不甘願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交由國家壟斷。其次是工業也有分很多種,日本控制下的滿州國,可以提供大量的大豆,以供製造工業上需要的油脂。再加上日本也對德國艦艇興致勃然,相較窮困要用貨物交換的中國,日本顯然可以提供比較立即的東西。
簡析
德國人並不笨,同樣的當代的日本人、中國人,沒有一個是笨蛋。我們在看國際關係的時候,一定要謹記這一點,可以爬到高層的人,多半不是什麼蠢人,之所以表現的很蠢,是因為其他的因素。
德國國防部考慮的是軍隊重建的問題,而且其觀念是保守派的,中國可以提供的東西遠遠超過日本可以給的。更實際一點的,是中國依賴德國,但日本可不會。在這些方面上,德國軍人倒是很清楚馬基維利的古訓。而外交部考慮的是其外交平衡的穩定,海軍想的是日本的大批訂單,至於希特勒本人呢?各位去看看「我的奮鬥」吧。
在這些地方上,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人,都會替自己打算,也會替國家利益著想,也許認定的國家利益不同,但基本上概念沒有差太多。就以這種角度來看,「選擇」是跟權力有關的,希特勒打一開始就把蘇俄當成其未來的生存空間之一,壓根就沒想過要做生意,結果下面一干人等就只能挑次要選擇。
這種政治選擇,真要說還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們現在會覺得,某些政治觀點很合理,我們應該跟哪一國靠攏等等,基本上都是受限我們的資訊來源。筆者這樣說好了,今天我們有網路,可以接觸到很多訊息,了解到真實的狀況,所以對某些人想要靠攏哪些國家,其行為與後果對我們大多數人造成的影響,是可以被「庶民」得知的。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多數人的資訊管道來源受限,政治觀點容易被影響,以至於政治人物的宣稱很自然的會被接受。
我們要去理解這種政治選擇,其前因後果,才可能正確的理解當今台灣面臨的問題,絕對不是什麼「正確與否」的選擇,而是個人意識形態、私人利益的選擇。只是政治人物透過媒體以及輿論,還加上「拼經濟優先」這種鬼扯的混蛋口號,讓我們多數民眾,相信了某一套政治選擇。
不然筆者反問一下,當年可以做石化的人不少,為什麼偏偏選了發爐王去幹?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可以教的文學佳作這麼多,可以挑的歷史史觀好幾種,為何就是要挑那幾篇文章,詮釋的史觀偏偏用現在這一種?
這種選擇不是政治考量,是專業的選擇?幹,那李遠哲去編化學課本如何,台灣有誰敢嗆他沒有化學專業,沒資格決定中學生該學多少化學知識?歷史多念一點,讀者會越來越清楚,整套人類歷史,這種「選擇」本來就是一種權力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