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許多神經學和人類學家的研究,複雜的情緒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推動而成的,在處處比較的環境背景中,時常耳邊就會想起「要是你像隔壁的女兒一樣第一名就好了」、「你怎麼不學學你表哥多才多藝又會念書」......等聲音,從幾歲會講話比到老了有幾個兒孫陪在身邊,不曉得在天堂會不會也比喪禮有多豪華?
牛津英語詞典把羨慕/嫉妒定義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而韋伯詞典則把羨慕/嫉妒定義為「在看到別人的優秀或好命運時感到的氣惱、羞辱、不滿或不安,同時感到一定程度的厭惡,以及佔有相同優勢的渴望。」
然而羨慕的本身並不全然只有壞的一面,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講,羨慕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可能產生於兩點:
1. 個體為維護擴充自己勢力範圍和繁殖繁衍的需要
2. 平等分配生產生活物資的需要。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羨慕的產生源自於內在深處感受到生存威脅。
了解羨慕的產生過程
1.理性分析羨慕背後的自我相關程度
依照詞典的定義,我們會產生羨慕的情緒是因為我們正在注視著一個「擁有高於自己的優勢」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個人究竟擁有了什麼我想要的東西。
這個階段通常會是比較表面上的價值澄清,可能羨慕過別人的外觀條件、經驗、殊榮......等,這個過程不一定只侷限在表面上的財產,也有可能是個人特質。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內心深處究竟渴望什麼樣的條件。
這些方面的比較最容易引起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導致嫉妒的產生。而當所比較的東西並不是與自我高度相關的時候,就不容易引起我們的嫉妒。
2. 分析對方與自我的相像程度
這感覺跟第一點有點像,但我們實質要分析是更接近個人經驗的程度,例如:家庭背景、求學歷程、社會階級。
人們通常會比較一個高相關程度的對象,因為比不上而感到羨慕嫉妒,主要是因為我們會有心理平衡上的需要,由此可以發現我們羨慕的對象通常是:手足、同學、同事。當比較的對象與自己是弱相像連結時,我們不容易產生羨慕的情緒。
這也是為什麼當羨慕席捲的時候腦中常發出的聲音是:憑什麼一樣的條件他可以擁有比我多。(例如:憑什麼一樣都是猜的他可以猜到這麼高分)
一但對方的條件跟我們越像,越容易加劇羨慕嫉妒的情緒產生。
3.探索對事件的可控制程度
假設你是一個學生,正在羨慕那個原本跟你唸同一高中,但現在卻就讀於社會價值條件比你高很多的學校。這時我們應該開始探索「我可以考上這間學校的可控制程度」。
在探索的過程中會產生以下幾種結果:
對方條件遠高於我 | 我不管怎麼努力我都不可能跟他一樣考上XX大學
對方條件跟我差不多|只要我跟他一樣努力,我也可以考上XX大學
對方條件跟我差不多|他明明沒有比我努力,為什麼他考上了
對方條件遠低於我|明明我在學成績一直比他高,憑什麼他可以考上XX大學
除了第一種結果外,都帶著一種不公平的感受,但這種不公平的感受通常都是「我們自己想像而來的」,因此我們越覺得對方幸運或者不公平,就越容易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第二和第三種條件狀況下的差別是「該事件是我做得到」和「該事件是不公平的」,當我們發現自己其實做不到時(例如第一種狀況),我們其實並不容易對該事件感到羨慕 ; 當我們主觀認知的是「 該事件非常公平」時也會對結果感受的佩服,若是客觀條件下集體認知是「該事件的確不公平」,則會產生義憤填膺的情緒。(例如平地原住民該不該加分的爭議)
這樣的分析皆是通過「主觀的想像」得出的答案(除非你抓著對象問他的所有背景,但我們通常不會這樣做),也就是說「你對該事件的可控制性只是幻想的而已」。我們根本無法得知別人做了多少的努力去克服個體本身的劣勢,就擅自拿這樣的結果來做不公平的比較。
無論現實中自己對這件事是否有控制力,想像中的狀態才是影響我們嫉妒感的因素。
羨慕的情緒到底能不能被控制
我個人相信羨慕是可以被控制的,當了解羨慕是來自於沒有意義的比較時,就能夠用反向的方法關注自己的目光。然而通過研究也證實,複雜的情緒是會被文化價值所推動的,我們該做的是如何創造一個「我好,你也好」的善意環境,明白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有所得,必有所失」正是這個道理,不管是人格特質、情緒或是外在條件,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光明與陰影面特性。
其實我們該做的就是承認自己的期待,那些渴望和無力改變的事實,正面的去接納並且接受改變,把那些對環境、條件、父母......非個人所投射的渴望,逐一轉回到自己的身上,不再無力的期待憑空的擁有,而是極力的滿足自己,同時也在滿足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
比較能讓我們看更好的條件,但不應該成為自我成長的絆腳石,認同別人的獲得,也肯定自己在其中的努力,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有哪個比較適合自己而已!
嫉妒是一種很複雜的心理狀態,源自於無法改變現況的「無力感」和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的「自我價值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