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事和賺錢的事如何兩全?職場贏家從不優先考慮興趣,他們怎麼學、怎麼正確選擇?
本篇書評同樣先將書中精要綜整成三大部分,接著再分享我的個人看法。在字數與篇幅方面,我仍嘗試控制在二千五百字內。覺得還希望再討論的朋友,可以透過粉絲頁與我開的書籍社團討論。
一、不要輕易離開你的「舒適圈」
此一觀點雖然出現在本書的中後部分,但因為與目前市面上多數職場雞湯類書籍大相逕庭,所以特別先挑出來介紹。作者是這麼說的:
……無論做什麼工作,你都要遵循核心競爭力原則。所謂核心競爭力,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件事一百個人做,你能處在前十名。如果你能找到一兩件這樣的事,這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你很擅長它,它就是你的舒適區,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它。你不再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就不是你了。
從引述中可見:作者認為的舒適圈、或者說「判斷是否為舒適圈的方法」並不是以職位或工作「涼不涼」、「輕不輕鬆」衡量,而是「現在做的工作是否為你所擅長的?」如果作為一個企劃,不管在編寫、製作簡報、乃至上台發表你都能輕而易舉、信手拈來即成佳作,那才算是本書所謂的「舒適圈」。這樣的舒適圈不該輕易離開的原因有二:第一,你是公司或者該行業的前十名,獲得了一定的賞識。在此基礎上想要升遷加薪都比較容易。第二,因為對你來說簡單上手,所以你會有更多時間去學習或衝刺副業(或者想投入的領域)的學習與開展。在「舒適圈」領得到生活溫飽甚至餘裕的薪資,能夠讓你更安全地準備其他方面或下一階段。
二、想得到你要的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作者的第二個重要觀點,就是本段的標題。此話非出自孫瑞希,而是股神巴菲特的好友Charlie Munger所說。從此,作者延伸出的看法是: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想要一個滿意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實力的匹配。如果你的實力匹配不上你要的東西,就要做減法,找到你最想要的那個東西,其他的則要戰略性放棄。人生最無奈的不是實力不夠,而是你想要的太多,這才是最壞的開始。
……比找到興趣更重要的,是經營興趣。我們對工作不感興趣,很多時候,不只匹配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無法從現在的工作中獲得成就和價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沒有成就感和價值感就越不喜歡,越不喜歡就越沒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這裡作者點出兩個一般人無法找到「自己覺得」適合自己的工作的真正原因:能力不夠,以及無法符合自身的價值觀。但其實仔細品思,其實就是一點為主:你的能力無法勝任你想要的工作。
我其實就是一個例子。雖然我與內人同時去上了半年資策會的JAVA全端程式設計師訓練班,但由於從文科轉理科的跨度太大(思維方式還沒跟上),以及學成之後的練習不夠(她選擇直接進入軟體工作,我則選擇先創業),所以即便我始終羨慕那些可以靠著一台筆電當「數位遊牧民族」的自由人、又或那些可以在家靠程式設計接案謀生的極客們(Geeks),但我的實力仍無法讓我獨立完成一個薪酬能與我在立法院當國會助理或者行銷公司相當的專案。
我非常喜歡也嚮往那樣的職業生活,但是我的能力不匹配。這跟大環境或小環境其實都沒有關係,追根究柢就是我能力不夠。而與我的情況類似、甚至是大多數人的情境是:「不喜歡」現在的位置,但也不知道能做什麼、或者轉職之後才發現自己還是不滿意。對此,作者同樣給予類似的看法:
正確的職業選擇來自清晰的自我認知,所以在出發前,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價值觀、據此鎖定是配度較高的職業領域。……有時候,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是由於工作不適合你,而是你的技能水準達不到工作標準,而導致職業適應力出了問題。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換工作,而是修練技能。
因此,在轉職、或者說跳離你現在的舒適圈前,最好能找機會「試試水溫」。先累積一些期望轉入的領域的作品,展示給他人、最好是該領域的專業人士評估。如果獲得了認可再跳。另外,對於現在工作的「不喜歡」,也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所以才會不斷遭受挫折。嘗試給自己也給當前工作一點時間和機會,努力讓面對現職所需的專業度往上提升,或許就能夠產生足以讓你持續下去的成就感,也就能開始喜歡了。
三、培養能力的方式,推薦使用「衝刺思維」
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事「衝刺思維」。
簡單來說,衝刺思維就是一種在衝刺階段中,不斷交換替代工作並交付階段性成果的思維方式。你要學習一項新技能。你可以把一段固定的時間當作衝刺期,在衝刺期結束時交付成果。……當你把階段性衝刺的成功公開交付後,透過外界的回饋,不斷對這個成果進行優化。接下來開始新一輪的衝刺。……而階段性的成果交付,也能讓你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知曉自己習得的技能是不是市場需要的。
這裡,我認為作者是將《
精實創業》的「最小可行性方案/產品」(Minimum Valuable Product,以下簡稱『MVP』)觀點借用到職場生涯發展、甚至是新技能的學習上。根據MVP概念,新產品應該儘快有一個「可以讓顧客使用」的版本,然後透過可能看起來粗糙但「功能皆具」者(注意,得是『完整可用』的成品,而非半成品),多收集使用者的回饋意見,然後再儘快將符合用戶期待的改善投入創造下一個版本。如此快速迭代,直到產品的質量符合市場的普遍要求。
應用在職場發展上,特別是你想轉往的領域所需的新技能;你應該快速地學習,直到可以獨立完成並獲得階段性成果,繼而可交付給該領域專業人士評估、或給你的顧客。他們必然會有批評指導的反饋;你得抓緊這些反饋持續精進,直到該領域人士認為你的能力已經足以勝任(進入之後的持續提升仍屬必要)。
塑造衝刺思維,需要四個步驟:1.建立最小可交付意識:……它要能拿得出手,又不至於耗費你太多資源,也無須搞得很複雜。…2.詢問回饋,交互替代升級…3.遷移資源或技能:在衝刺階段,不要忘了盤點一下,你原來的資源和技能有哪些可以遷移到現階段的工作任務中?…4.進行覆盤:階段性衝刺結束後,你得問問自己:「我從這一階段的工作任務中學到了什麼?這次的階段性成果和我當初預想的有無差異?下一個衝刺階段需要注意什麼、提升什麼?」這種有系統的覆盤,能夠幫你校正方向,也可以時刻提醒你去深度思考一些方案策略的利弊。
接下來,我想談談對這本書的看法
一、實力夠與有真本事能給的穩定,比喜不喜歡重要
本書其實是由十數篇小的專題文章所組成,很有可能是作者發表在網路上的文章集結而成。但這都不影響本書對於職涯的深刻觀察與洞見。孫瑞希直接且犀利地點出了大多數人不想或不敢面對的事實:是自己能力不夠,而不是運氣不好。
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非常認同作者的看法。轉職或者成為Freelancer成功與否,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沒有「存夠讓別人看見自己能力」的積蓄。任何轉職或
gap years,在能力獲得新領域的領導者欣賞之前,都必然有一段得默默打磨自己能力的時間。如若跳槽之後的薪水夠敷使用還好,最擔心的就是存的錢在有點成績之前就用完,不得已又得重新在自己原本「不喜歡」的職場中求職。所以作者才會與潮流相反地建議:不要輕易跳離舒適圈。因為
舒適圈至少給了你穩定。穩定中求發展,才是最好的作法。
二、興趣引發學習,或者學習成就興趣,依然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本書傾向「不以喜好作為求職的出發點」;
……求職時要不要把興趣愛好作為職業方向,你可以透過以下三個問題來澄清:這個愛好是消費型愛好還是生產行愛好?我能否作為專業選手參與競爭?把這個愛好變成職業以後,能不能養活自己?
所謂消費型愛好,「以消費有價值的事情為基礎」;例如,旅行、看電影。生產型愛好,是「以產出價值為基礎」,例如:你喜歡從事的職業。
這無疑是一種打「安全牌」的思維。但是,興趣愛好能夠提升人的衝勁與意志力,這兩者在職業發展上同樣重要。人生是否只能先打安全牌?討論的空間仍然很大,而兩方面的經典案例都有很多。
我個人的看法是:30、35歲、或者結婚有小孩以前(前提是你讀完碩士大約24歲),在「一人吃飽全家吃飽」的情況下,多方嘗試與探索是絕對、也必然是好的。因為你最大的憂患只有自己。你若能肯吃苦、目標性強、甚至創意也不錯,走上創業這條路都不是問題,甚至也有加分的可能。
但若你已然過了社會普遍觀感中允許放飛自我、勇於嘗試的年歲,或者開始要負擔起「上有高堂,下有小兒」的重擔,一個負責任的期許恐怕就是依循本書作者所言:「……人或企業最重要的事擁有只有一件,那就是思考『何為正確』。而判斷正確的標準,不應是無休止的關注著自己,應該要讓自己更關注他人。」不要隨意跳離「舒適圈」或「安全區」,直到你的能力支持得起(或付得起)你的興趣或野心。
我非常推薦
《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讓你慢點關上對現在工作的大門,也讓你慢點打開對未來職涯發展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