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和年輕的
李宣澤醫師有些緣份。還記得之前我和他因為于為暢老師的部落格課程而結識,兩人曾經當了一回同學。那時候,我就對當年這位臺大醫學系的高材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換我有機會可以坐在台下聽他分享演講筆記的課程,想想也真有意思。其實,我會知道這次的課程還得拜好友「筆記女王」Ada所賜,聽她說最近要特地北上聽李醫師的演講筆記課程,我才趕緊上網報名。
說到做筆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試想,有誰在學生時代沒做過筆記呢?即便進入職場,做筆記的頻率也相當高。不過,正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我猜想醫學系出身的李醫師過去一定寫過很多的共筆,也必然有他的一套心法。
我很喜歡做筆記,讀EMBA的這兩年,我更是大量採用Hackpad來做筆記,而平常也喜歡在紙張上塗鴉或記錄靈感。過去在媒體服務時,更是時常拿著速記本四處採訪創業家,寫下一頁又一頁的採訪筆記。所以,做筆記這件事我本身是熟悉的。
做筆記也需要學習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和筆記書寫有關的書在市面流通了。李醫師雖然是我臉書上的朋友,在此之前我也沒看過他寫的筆記,但光是看宣澤的
部落格,就覺得該來聽聽這堂課。我也更願意相信,無論是他過去在醫學系所受到的訓練,或是自學過程中所獲得的啟發,也都可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當李醫師問了同學為何來上這門課的時候,我想我跟大家的理由可能不大一樣。我是抱著支持與鼓勵的心情來的,而當有人願意認真來開這樣的課時,我想更該拿出實際的行動來支持。
除了支持之外,今天我也算是滿載而歸。我常常跟朋友說,如果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可以有一個觀點獲得啟發,那就是很棒的事了!而回顧今天的課程,我也的確在學習手冊中記錄了不少東西。
好比開場時,李醫師分享火星爺爺在TEDxTaipei的演講「
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並且請大家簡單聽講之後,立刻整理出重點摘要。從這個實際演練中,我拉高了視野,也試圖掌握全貌。
這時,做筆記就不再只是為了記憶、拼湊講者的故事,而是要從共鳴之中求取值得分享和感動的人生經驗。
人生之中,「有」什麼和「沒有」什麼,有時其實是相對的,甚至是抽象的。但換個角度思考,便能理解「沒有」的困境並不在於匱乏,而是如何勇於去面對?做筆記的道理,或許也是相通的。
李醫師以淘金的故事切入,也講述了他對於聽演講做筆記的看法,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目的和方法。不要一開始就猛抄筆記,而要先冷靜從目的、心態等層面去思考,再決定相應的作法。
短短的120分鐘,原本我還擔心李醫師會無法在時間內講完重點,看來我是多慮了!無論是理論、案例、故事或實戰演練,算是相當完整呈現了整體教學的脈絡。
兩個小時的課程不但堪稱緊湊,他的口語表達也比我去年剛認識時更為成熟、穩健,對於演講筆記的分析也有條不紊,更為大家解開許多做筆記時的迷思。更棒的是,李醫師還輔以他自己過往做筆記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讓大家更能清楚感受。
年輕的李醫師,讓我見識到「後生可畏」這句話。也要格外感謝他的精采分享,讓我重新體會了
做筆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