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後的書寫課,自然地開班,順利進行,不只學員的進步很多,我自己的收穫也不少,還有,我發現我帶領的能力進步了,原來寫不出來,卡關的人經過一些文字遊戲,腦袋熱身,還有各種寫法的練習之後,寫出來了,也寫得比較長了,真好!
一開始是聽到C說,她想寫,但不順利,不容易寫出想要的東西來,我跟她問了一下,給她點建議之後,想到跟她這麼說:「妳要來上我的書寫課嗎?有一位也想上,說了很久了,只是我都不想開。我可以以妳們2位的需求設計課程內容,再貼出去,看還有誰要來?」
回家之後,將以前書寫課的DM傳給她,參考一下,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她考慮幾天後,說好。我去問A,還想上書寫課嗎?她很快回覆說要。
我將DM寫出來,傳給C看看,約好她們2人都可以的時間,將DM貼在粉絲頁上,再分享到個人頁面。這是開課3週前。
C說她要說服B來參加,我說不用說服啦!只要將消息告訴她,讓她自己決定。
然後B報名了,我用訊息問了一下她的狀況,說:「我們一起將妳的障礙找出來。」
2週前,我問了一下C和A想要寫什麼?我說報名後陪伴就開始了,分別給她們3人功課,第一堂課時帶來唸,這樣進步會比較快。
然後,我開始想課程內容,第一堂想講一點我對書寫的看法,越想越多,不行,那會占太多時間,時間是要保留給學員的,於是想到寫在臉書上(粉絲頁和個人頁面),從開課前一週開始寫,每天寫一篇,共寫了6篇<我對書寫的看法>,嗯!很好,將我想說的話說了一點,關於書寫,可以說的太多了,就一般常會出現的問題,大約說說我的看法。
D是前2天報名的,應該是A告訴她的,D以前來參加過我工作坊的活動,來不及給她功課,只問了她想寫什麼?
還有一位E,她住宜蘭,找我「談談」過一段時間,在臉書上看到,說想上,只是在週間,她要上班,我說下一次就開在妳可以的時間。前一天接到E詢問:「可以報單堂嗎?」我說可以。她報了單堂。第一次有5位,嗯!很好,我的課是2人開班的。
第一次上課時,E說,其實她有休假,可以安排一下,4次都來,是想到下一次開課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我說是啊!要把握現在有的機會。只是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E沒有再來。
我跟大家說的話裏有說到:我去年10月開始在「方格子」寫文章,我的話很多,幾乎一天一篇,我一直寫,寫很多,所以妳們也會寫得出來。
我從這4位學員身上看到以前的我,哇!這是我沒預想到的。
●D一直給人家建議,太熱心,
最後一堂給大家的回饋,我寫的D是:多個角色:幫助者(幫忙拿東西,弄乾淨),鼓勵、讚美者,建議者(給意見),我對她的建議是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讚美了人家後,同時要讚美自己—因為自己也有那個優點;給人家建議後,自己也要做到—因為那個建議是自己需要的;對方不需要,她也做不到。
→→以前的我也一樣,曾經在團體的成長班中,某位同學講完了,我指著她說:「妳去做XX」,老師忙著在旁邊揮手說:「我是老師,老師是我。」是喔!我沒想到這點,總是知道什麼,就急著說出來。
她的多個角色中,學員的角色最少,沒有放下身段,好好學習。她是中文系畢業,工作跟文創有關,不管文章已經寫得多好了,總要利用這個上課時間,寫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前2次唸的都是以前寫的東西(那妳來做什麼呢?),最後一次終於新寫了一篇。
→→回想以前我上成長課時,學員的角色有,會很認真學習,但常有其他的角色跑出來,急著給人家建議,知道的會脫口而出,幫老師擔心東擔心西的,幫承辦人設想許多事情,其實不用這樣的,好好當個學員就好,管好自己的學習就好,其他學員的學習或問題解答是老師的事情。
D一直讚美人家,鼓勵人家,同學說完,時常對著她,豎起大姆指說:「讚!」-這個舉動我覺得怪怪的。
她對我寫的文字遊戲一直誇獎、讚美,我也覺得怪怪的(我是帶領人耶!雖然沒稱呼「老師」)。
●A也是樂於助人,會反問同學問題,或幫忙推論,給建議,不過她給的方式比較婉轉,不像D,當我給某個學員建議,建議她可以怎麼做時,D接著說:「我也正要給她這個建議。」搶著說這話幹什麼呢?
最後一次上課時,我又說了一次,給建議不是告訴人家,妳可以怎麼做,說一說就可以的,因為那個建議不是對方需要的,她也做不到。我給建議看起來很輕鬆,其實腦袋經過複雜的運算,那是一連串的陪伴,給第一個建議,她做不到;給第二個,也做不到;再給第三個,做到了,那就下一個。如果給一個建議就能解決的話,也不用來上課,花一些時間學習了。
A做很多事情,人生因為各種原因不斷地岔題。
→→我以前也是,以為我是八爪鱆魚,可以同時做幾件事;A什麼都會做,都做得很好,我也是。其實會做,不一定都得親自去做;同時做幾件事是岔題啊!不是能幹.看她什麼時候能看到自己這個特點,好好調整啊!
●B是太過拘謹,想很多,很難動手做(寫),就是寫了,也不輕易拿出來,總覺得自己寫/做得不好。
→→我以前也太過謹慎,總要做到120分才會拿出來,而且沒做完前,連說都不會說,其實那種仔細、謹慎、考慮週到太超過了,多花了許多的心力。我做的時候都不說,自己埋頭做,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符合人家的需要啊!做完拿出來後,還是要修改,應該邊做邊討論,邊修改才對啊!就是做事太用力,想太多,行動太少,耗費能費太多。如果可以調整到剛好的程度,可以多完成許多事啊!我以前也是浪費了很多能量。
●C看起來比較沒問題,後來也寫得比較長了,只是表現出來有點沒信心,講話比較小聲,唸的時候也唸很快,最後一次我才請她唸大聲一點,慢一點。
C原來的情形是打開檔案,想寫的東西寫不出來,今天就算了,電腦關起來。應該也是腦袋想太多,想到完美的樣子,但是手做不到。後來我根據她的喜好,給她的建議寫法,其中一項是:寫正文之前先隨便寫寫,文字遊戲也可以,讓腦袋先熱身一下,等到寫順了,再開始寫正文。
她同時也是我某課程的老師,我邀她來上書寫課,同時也在考驗和練習我和她在角色轉換時,彼此有沒有清楚的認知?每個人各有專業,能不能在專業中肯定自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動中建立起來的。
以前我老是帶著指導者、帶領者、幫助者的角色出現在各個場域,這麼做搞得我很累,也阻礙了人家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人家有在背後抱怨我嗎?說我雞婆,管太多),這次和C的互動,讓我們2人都學習到許多。
我也趁機將我上C的課暫停休息,等我忙完其他事情後再恢復上課,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在角色上比較清楚,不會混洧,不然,今天我是老師,明天她是老師,雖不至於搞不清楚,心情上會有點累吧!
●看到以前的我之後呢?
這個課程我自己也有收穫,讓我清楚看到過去的我是什麼樣子的?給人家的感受如何?然後確認一下,要怎麼做現在和接下來的自己呢?
時間的經過,不只「經過」而已,也可以讓我看到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