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前言
在臺灣這片土地的歷史脈絡下,人們習慣啟動「保護機制」,像是山林亦或海岸、湖泊,不難看到標有禁止進入、危險區域等反面字眼,這種保護機制同樣出現在生命教育。
死亡對於祖輩們來說仍然是禁忌話題,在過去總想著「我要如何活下去」的日常裡頭討生計,壓根無暇思索「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這種現代哲學問題;在祖墳與靈骨塔之間做抉擇,卻壓根沒想過以海葬或樹葬的形式,領略人生最後一處風景。
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圓嗎?只能說,我們無法將不同文化背景的事件放在天秤上一同做比較,但可以藉由其文化所延伸的產物——繪本——來學習如何面對生老病死的最後一個環節。
《Je suis la Mort》(我是死亡)這本法文繪本,將「死亡」擬人化成故事主角,帶領讀者遊歷城市的方寸,故事之間也穿插著對生命的反思,不管對於尚在建構社會認知的孩子、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或者是準備邁入人生下一階段的知命之年,《Je suis la Mort》都能讓我們在七旬時,從容地面對生命最後的篇章。
繪本內文
我可以到達一片雲霧覆蓋的大海中,也可以到達薄透的月光下
有人看到我來了,點了一支蠟燭。有人則拉開窗簾,希望我走自己的路。
大多數時候,我會尋找那些有皺紋的人、壽命最長的人,那些滿足於生命的人。
結語
《Je sius la Mort》(我是死亡)這本法文繪本,用寫作中最直接的開門見山法,在書封上斗大的標題、在內文的第一個段落,即揭示了「我是死亡,誠如生命就是生命」。死亡和生命一同存續在社會中,因而造就多元共融的景象,如果你熱愛生命,也應當坦然接受死亡。
其實死亡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它在經濟獨立的那一刻,在至親離開的那瞬間,或是在那平凡日常不起眼的對話裡。一生中,我們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才成為現在這個脫胎換骨的自己,負有責任心、懂得世故卻不世俗、並且在能力所及的範圍,用善良把資源做最良善的分配。
而永遠的死亡則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與你有關。
後記
阿公高齡九十,與同齡的好友們比起來,身體算是硬朗,行走時沒有藉助拐杖,也無需過多的攙扶,吃飯時間到了也會主動走到廚房用餐,照護上的需求目前都還沒有經歷過,惟腰間盤的部位因為年輕時做太多苦力活,使其最快的凸顯了老化的不安全感,是阿公經常和我抱怨的苦悶。
嘴裡掛著:「人老了,沒用了」其實也反映在阿公喜歡靠自己打理一切的行為上,看上去像是在維護自己僅剩的尊嚴,總是嚷嚷著:「免、免、免」。
如果阿公對於生命的態度再豁達些,會不會過得比較輕鬆?我不知道,畢竟我沒活過他的人生。在傳統文化的束縛下,他也掙扎於初一十五是否要像過往一樣,精心的拜天公,或是每天爬一層樓梯的高度,去公媽廳會會那些先祖,並念念有詞的祈求祂們能保全家平安。
阿公是一家之主,卻也因為膝蓋的不適感,體態逐漸蜷曲,連水泥造的房子都會風化,頂梁柱是不是也敵不過時間這個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