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資決策所依據的資訊只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營收、獲利等資訊,沒有新聞,沒有法人的推估數據,沒有股價K線,沒有股市交易資訊,投資人會如何做決定?應該是會計算一下每一段時間可以獲得多少報酬,例如每年的股息有多少,這樣可以概略知道報酬率,另外可能會依照每年的獲利來估算要多久可以回本(這是本益比的概念),萬一不想持續投資,賣出的價格是否令人滿意(市值成長或衰退)?這些是投資前應該考慮的基本問題。
股市的噪音會讓投資人忘了上述的基本問題,其中包括各種新聞、法人報告、股價K線都可能扭曲投資人對於投資的基本問題的想法,例如新聞或法人報告會強調目前企業獲利成長強勁,忽略未來的獲利會波動,景氣會變化,使投資人接受前景樂觀的想法,採用樂觀的預估來計算本益比或市值成長的狀況,並接受暫時較低的報酬率,持續上漲的股價K線則讓投資人專注於價格,忘記價值。
當投資人持有特定股票時,心理自然是期待股價可以繼續上漲,接收外在訊息時,不自覺的按照自己心理期待的方向解讀,而按照不是客觀的現象來解讀,例如航運股跌停時,投資人可能會想起先前跌停後的表現,是很快地恢復漲勢,所以不太擔心,不過這毫無道理,先前的股價如何表現與現在無關,不該成為判斷的因素,只是這樣想比較符合投資人對股價的期待,於是價格噪音蓋過了價值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