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轉達王立群先生的偉論,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實在太多,現時我不想糟蹋時間,只是簡單提幾點:
第一、王先生提到現時的簡體字是「眾多漢語研究專家充分吸收中國古代廣泛流傳的簡化字成果的體現,這絕對不能説成是“粗糙”!能夠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工作的專家都是學有所專,在文字研究方面公認的頂級學者」。
請問:五十年代改革中國文字的有哪些公認的頂級學者?他們有沒有國際認可的博士頭銜啊?抑或他們是國際知名的漢學家呢?
第二、「愛」字有沒有「心」在裡面,當然不能保證有「心」在裡面就一定有愛,可是無「心」就肯定不是真愛。所以,當中國人被安慰、被問候時,常常都說「有心!謝謝!」要愛一個人,要為對方著想,又或想對方開心,必然要下一翻「心思」啦,可就沒有人說用大腦想想怎樣愛對方的。用「心」去愛,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若用腦去愛,恐怕就失真啦。所以,中國人傳統所說的「心」,不就是主宰著思想行為嗎?看看這些字:忠、恕、忍、悲、慟、憤、怒、慍、悅、恩、情、感、志、思、慕、忘、念、愁、您…哪個字不是講「心」而是用腦的呢?這也就是宋明理學家常常說的「明心見性」,而不會說「明腦見性」。
第三、說簡體字比較容易寫,當然這是從筆畫的多寡來定;但對認字來說,要分辨這個字與那個字,對一個初學者,特別是外國人,恐怕筆畫越少就越難記。這個曾經有人在大學做過實驗。
第四、既然簡體字有那麼多好處,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規範的漢字,到現時還是那麼多筆畫呢?例如:警察、篡改、温馨…
第五、有些中國文字曾經在古時被簡化,這無所謂對還是不對的,只要是造字合情合理,再經約定俗成,那就可以啦。這並不是說「古已有之」,就可以託古改制。這是兩回事啊!
第六、王先生批評說:「真正天天用有“心”之“愛”字的人天天干著分裂中國,鼓吹“去中國化”的還少嗎?台獨分子個個知道“愛”字有“心”,但是,他們何嘗有“愛”中國之心?何嘗有“愛”中華民族之心?」
各位,王先生之言論,動輒就扣上「分裂中國」、「去中國化」、「台獨分子」的帽子,完全不是一個學者的學術討論,我又何必多言呢?!
匆匆執言,未能盡述。
(寫於2011年12月18日)
另話:
筆者並不完全否定現行的大陸字,蓋現行的大陸字,有不少屬於古字,也有不少是當今常用的正體字;故此,並非王立群所說的「簡化字不能輕率廢除」。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