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期間,台灣藝人徐熙娣(小S)因一句「國手」說,慘遭網民大舉出征,連同女兒一夕損失四個品牌代言,台海亦為此掀起民族情緒憤慨。
輿論延燒逐漸失控際,中共官媒《海峽之聲》於8月4日出面替其緩頰,指小S所謂「國手」說並無問題,「大陸網民在評論兩岸間的事之前,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理性對待,防止好心辦壞事」,並表示「民進黨事後的持續挑釁」,導致了此一事件被放大扭曲。眼下小S已正式復工,然而相關力道並未終結,並在蟄伏些許時日後,找到了新獵物。
9月5日起,張鈞甯的相關「台獨」行徑被爆出。首先是其2010年發表的研究所畢業論文,題目「我國演藝人員經紀管理之法制問題」中的「我國」二字,遭網民貼上「台獨」標籤,日期格式的「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也成了莫須有的欲加之罪。
隨後各種似是而非的「台獨證據」持續流出,甚至一度流傳其已遭新劇《女心理師》除名的假消息。9月6日,張鈞甯工作室發表聲明,澄清張鈞甯並無台獨立場,且「一直堅定地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分」,部分網路民意也替張鈞甯緩頰,指台灣的大專院校論文有固定格式,如此「挖墳式」無的放矢,只會打亂中央統戰節奏。
若無意外,此次風波應會與小S事件結局類似:一陣網路輿情喧囂下,張鈞甯的工作短暫受影響,但大體不會波及未來發展;「台獨」印記會成為爭議,但不會是各方公認的汙點。但這般輿論戰線操作力道,應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發作。
「台獨公審」如何成形
回顧小S與張鈞甯風暴的成形,兩處關鍵耐人尋味。
首先,被狙擊的兩位演藝人士,皆是赴陸發展有成、且立場友中的台灣藝人。小S於2016年赴陸主持網絡綜藝節目《姐姐好餓》,於愛奇藝等網絡平台上播出,隨後又陸續主持《姐姐好餓》第二季、《坦白吧!花花世界》等網路節目,廣告代言亦是絡繹不絕。2020年新冠疫情初發時,小S曾轉發姐姐大S捐贈口罩予武漢的發文,並表示「恨比病毒還可怕」,由此遭台灣輿論抨擊是「用口罩舔人民幣」。
張鈞甯則於2012年後赴陸發展,出演《武媚娘傳奇》、《大軍師司馬懿》、《如懿傳》等知名戲劇,並在河南水患時積極投入相關慈善捐助活動,2021年3月新疆棉爭議爆發時,其也是最早宣布與相關品牌解約的藝人之一,還因此遭台灣輿論貼上「親中藝人」、「效忠祖國」的負評標籤。
其二,兩起事件的「台獨」證據發酵,皆來自台灣慣用平台,並受特定勢力營造煽動。小S的「國手」說,來自被中國封鎖的Instagram,相關動態在遭人截圖後,流向了微博等中國網民慣用平台,並在東京奧運戰況、鄭州水患皆為熱點的情況下,以「小S ins」的標籤,莫名空降微博熱搜第一位,引來無數營銷號大書特書,議題就此成形。
張鈞甯的「我國」風暴更加詭異,當中國輿論場根本無人談論此一事件時,某些台灣媒體便開始繪聲繪影,指稱張鈞甯因論文格式而被貼上「台獨」標籤,慘遭「小粉紅大舉出征」,且「已被《女心理師》新劇除名」。如此話題先是在台灣輿論場發酵後,才逐漸於微博等平台上捲起波瀾,形同是被台灣以「預言」的方式,詭異「催發」了所謂「小粉紅出征潮」。
理性算計的輿情文字獄
從小S到張鈞甯,兩起事件的對象鎖定、戰線炮製,皆充斥刻意推波助瀾的痕跡。推動者精準嗅聞到中國輿論場上的愛國主義風向,並選擇兩位發展有成的友中台灣藝人加以狙擊,塑造「台獨雙面人」的爭議話題,同時藉微博熱搜、營銷號等曝光擴散機制,在兩岸關係每況愈下的氛圍中,調動中國網民原始的愛國表達,吹起帶有仇台情緒的小粉紅出征潮。
到頭來,兩場輿論風暴看似是民族情緒的氾濫,實則盡是人為的精準算計與操弄。部分中國網民迷失在群情激憤中,教訓了「雙面討好」的台灣藝人,將愛國主義大旗高高豎起,卻沒察覺到,兩場人為操弄的台獨文字獄,既沒能傷到台獨分毫,還白白替他人作嫁。
其中,最大獲益者自然是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從小S事件到張鈞甯風暴,民進黨無一缺席,畢竟其執政的一貫法寶,就是在升高兩岸對立情緒後,擷取各種政治資源,同時以「反中」論述調動島內團結,以遮掩自己治理能力極其低落、又濫權執政的醜陋真相。
故面對成為輿論標靶的小S與張鈞甯,長期打壓島內「統一認同」的民進黨,迅即換上了「天使面孔」,大言不慚高喊「尊重認同」,並將小粉紅出征潮形塑為壓迫個人自由的無理民粹,迫使台灣各界「選邊歸隊」,但凡不跟著聲援者,或質疑台灣是否牽涉其中、反串作戰者,皆被貼上「中共同路人」標籤。
而許多平日諷刺張鈞甯與小S親中者,同樣虛情假意出面聲援,但其根本不關注兩人的未來境遇,反而更多是臣服於當下的「反中」政治正確,緊抓著「張鈞甯遭陸劇除名」的假新聞,裝腔作勢、胡亂哀鳴,既要信心喊話、又要偷渡幸災樂禍,甚至巴不得戰火再多延燒幾里,最好張鈞甯被全然鬥臭、逐出演藝圈,其便可居高臨下訕笑所謂「不文明的中國人」,同時嘲諷「舔共藝人」的「現世報」。
兩場風暴動員了中國網民的愛國情緒,卻鞏固了民進黨的統治核心,疫苗與防疫破口的亂象亦被悄然掩去,「民粹中國」的形象則持續撕裂兩岸互信。此外,兩場人為催發的台獨文字獄,亦暴露了北京的統戰隱憂,即在邊界洞開的互聯網時代,打著愛國旗號的「外部勢力」持續滲透埋伏,看似要形塑內部團結,實則正在挫傷一切可團結力量,破壞北京的長遠規劃。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建設歷程,發動群眾、實踐統戰是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毛澤東亦曾多次告誡全黨,要團結各種不同人士,更要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抗戰時期的「三三制」原則如此,新中國成立後、吸收改編近千萬名國民黨舊軍政人員,亦有此般思量在其中。國共鬥爭多年,統戰始終沒有離開共產黨的戰略核心,台海的最後一哩路,自然更不能輕易棄守。
原文發表於2021/9/8《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