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看《大局思維》,作者用行為科學來探討為何某些人能一再突破關卡、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卻老是停滯不前。
對於人的發展優劣,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種解釋,是天生如此、基因決定,也就是說,勝者生來註定優秀,而敗者生來註定平凡。但行為科學並不這麼看,主要理由是,註定論大幅抹煞了後天努力學習所能帶來的成效,或者更直白地說,如果發展優劣都是早就決定,那努力學習又有什麼用?
事實上,有學者就利用雙胞胎做過追蹤實驗,看看在相同基因的情況下,後天努力的影響究竟可以多強。初步結論是,智商的遺傳成分介於20~60%之間,所以存在有40~80%的空間,是透過自身的努力鍛鍊與刻意學習,來決定你最終會站在什麼位置。
但這只代表,人們有可能做得到,離真正去做還遠得很。作者指出,她看過許多學生,並非受限於智商或能力,而是受限於自我敘事,每當有接受新挑戰的機會時,他們腦內就會浮現這幾種聲音:
「不行啦,我不夠聰明!」
「我只擅長這個,那個我才不會。」
「看起來好難,我才不要冒險。」
「反正我又沒辦法比別人好,何必白忙一場?」
「每次做到一半就會遇到倒楣事,不如不做。」
這樣的未戰先敗論,一開始就把嘗試機會給消滅了,於是也就沒有努力學習的可能。這種負面心態的成因很多,也多半跟家庭環境、文化背景有關,但有種思維則是不分年齡、種族、性別皆有的:
大部分的人在回首過去時,都會認為自己經歷了許多重大轉變;然而,想像未來五年的時候,卻認為自己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假定以後的自己,會跟現在差不多。
不過,這完全是行為科學的錯覺。無論年紀多大,人往往會低估未來能夠達成的中期目標,但又認為自己在過去已經取得重大的中期進展!所以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我們是低成就者,而過去的我們卻是高成就者。
我認為,這種思維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來解釋。首先,我們在回憶時,總是會想起那些印象比較強烈的,或是自己覺得有帶來深刻轉變的,所以這部分容易被強調;但未來的事還沒發生,只能靠預期或想像,相較之下很模糊。
其次,過往的事是確定完成的,不用再考慮投注多少、獲益多少、有何風險的問題;但未來的事不確定性很高,你可以想像各式各樣、十幾二十種干擾因素,包括天災、人禍或生病受傷等,但最後可能什麼都沒發生。
第三,人們不常做出五年以上的詳細計畫,並按部就班地去做,更多地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如果你的人生主線劇情,總是被外部環境所決定,而缺乏自己能夠控制的環節,自然無法預期未來會有多少成就。
我在高中上課時,常常會覺得,學生們以各種敘述方式在思考同一個問題:人是應該適應環境,還是應該改造環境?而在我看來,《大局思維》就是要說,你想完成自己設定的成就,就先改變思維、再養成習慣,最後選擇或改造環境。
這說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未來涉及了成千上百萬種選擇組合,長期計畫等於是要執行選擇組合最佳化。你可以說服自己,走過的路線已經很不錯了,卻很難在內心深處確信,未來道路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我猜大多數人都不想低估自己,但也不想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