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說過了「四世三公」的袁家招牌。
在東漢末年,還有另外一個「四世」大家。
背負著此一名號的男人,也許不如袁紹袁術那樣稱霸一方,但也算是鼎鼎有名了。
就是楊修。
楊修他們家的名號,就是「四世太尉」。
兩漢三公,太尉為首。
無他,太尉本為軍官。
原本,太尉就像國防部長,而大將軍則只是戰時職務,或者看成軍階,五星上將之流。
但西有武帝,東有竇后。
分別把大將軍改為固定的職務。
東漢一朝,大將軍更在三公之上。
於是東漢太尉,就變得相當「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也就從竇后和帝時代開始,東漢換太尉像在換抹布一樣。
不是用過就丟,那叫衛生紙。抹布是用完洗洗晾乾又拿來用。
三公看起來不停在換人,其實只是大風吹的遊戲。
所以實際上不滿兩百年的東漢,在把三公拿出來賣錢之前,基本上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人人有機會的。
四世太尉的頭牌,自然也不是隨便的無名小卒。
今天的主角楊震,當時可是有著「關西孔子」的渾號。
西漢如果有人叫「關西孔子」,只要還沒輪到王莽當政,你笑笑就可以了。
所謂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是一個宗教性吹牛皮。
跟中國文化五千年的算法,差相彷彿。
漢武帝確實提高了儒家的社會政治地位,但真要罷黜百家?
那得等到儒帝王莽上位才展開。
這些口水仗就省省。
楊震的來頭很是不小,祖譜上可追溯至漢初楊喜。
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熟又不太熟?
卻說當年楚漢相爭持續了了兩年,楚霸王項羽終於四面楚歌,帶著八百壯士從南面突圍。
漢軍緊追在後,項羽一路鏖戰,最終身邊只剩二十八騎。
西楚霸王再次被漢軍重重包圍,但憑一身神威,左衝右突,漢軍哪裡擋得住?
就在這個時候,漢軍衝出一騎,直取項羽。
不是別人,正是楊震祖上,楊喜是也。
雙方……一個回合也沒交手,項羽只是大喝一聲,楊喜嚇得撥馬便走。
如果故事這麼簡單,楊喜的名字也不會留在史冊上了。
楊喜這個人,就是像土狼一樣,一直盯著項羽。
等到項羽最終棄戰自盡,楊喜衝了上去,搶得了一份項羽遺體,藉此裂土封侯。
別忙著看不起楊喜。
若不是他,項羽人生最後的英姿,可能就失傳了。
楊喜的曾孫楊敞,就是司馬遷的女婿。
而若非楊家,《史記》也只怕早被西漢政府毀去。
至少從楊敞開始,楊家就是道地的書香世家,主修《歐陽尚書》。
嗯,就跟《裴注三國志》的意思差不多,是一個名叫歐陽生的人所做尚書注解版。
本是歐陽家家傳之學,後來傳給了漢初大儒夏侯勝,一路下來,儼然成為西漢最重要的儒學宗派之一。
但西漢末連王莽都要退讓三分的大儒孔安國,另開了一系尚書學,歐陽尚書就變得沒那麼主流了。
也就在那個年代,楊震的父親楊寶,就自己在鄉下開課教授歐陽尚書。
王莽稱帝之前,聽說了楊寶的事蹟,下旨徵召。
楊寶二話不說,拋家棄子,連夜就逃了。
後來劉秀當政,自然也要徵召一下這種志節清高之士。
不過楊寶依然回了:「又老又病,無法。」
由於楊震的少年時代,楊寶都在外亡命,所以阿震的歐陽尚書就沒學到。
丟失家學,實在是給祖宗丟臉。
楊震就去找了漢明帝的尚書老師……的兒子,桓郁求學。
爸爸都是漢明帝老師了,桓郁自然也不是那種鄉下講師,而是京師大型名師補習班,門生常駐數百人。
楊震努力學習,混出了關西孔子的名號,此後客居於長安附近的湖縣,自己開設補習班為生。
從漢明帝,到漢章帝,漢和帝,幾十年來,不知有多少次州郡禮聘,楊震都是婉拒。
楊震認為,即使漢明帝下令改善選舉不實,但朝廷風氣依舊。
就算出仕州郡,也難有出頭天。
這倒是真有幾分可能。
關西儒林之首,不舉孝廉茂才,亦非明經,只有地方徵辟。
要嘛楊震沽名釣譽,要嘛,選舉管道確實有問題。
後來,有一次楊震在講課時,一群冠雀叼了鱣魚,飛集講堂前。
有人去查看,發現共有三尾,立刻去跟楊震說:「蛇鱣是卿大夫服飾的標幟,這裡有三尾,意指先生將能職掌三台啊。」
三台的意思,並不是三個官省:尚書台,謁者台,御史台。
在東漢的概念裡,三台是三公在天上的星位。
三台星有異動,就表示地上三公會出事。
東漢圖讖盛行,楊震身為儒學大師,也不免俗。
於是,他就在五十歲那年,第一次接受了州郡的禮聘。
為什麼一直講州郡?到底是州還是郡?
因為楊震基本上,在長安周邊。
東漢雖都洛陽,但仍以長安為西京,不設郡治,沿用京兆尹。
洛陽本身則是河南尹。
兩尹是類似直轄市的概念,似郡而高於郡。
故此但言州郡。
楊震當官沒多久,就碰上了鄧氏后朝大舉賢才。
大將軍鄧騭自然不會放過這種近在鼻子前的大儒者。
鄧騭舉楊震為茂才,出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涿郡太守等職。
在當時,這全是動亂地帶。
楊震的地方官當得好不好?不知道。
但跟袁安那種道德一流者相比,楊震也自有一套:清廉。
要知道,鄧太后一朝,宛如劉秀再世。
動亂四起,朝廷縮衣節食,簡省開銷以應軍支。
在那樣的年代裡,治不了賊不是你的錯。反而你只要帳目好看,百姓也不抱怨,那你就是有功了。
元初四年,司空袁敞過世,由太常李郃遞補。
太常一職的所有相關,禮儀啦,祭祀啦,管太史啦,無一不是考驗著官員儒學的深度。
朝廷決定徵回楊震,先任太僕。
確認這個關西孔子並非浪得虛名後,便將楊震調任為太常了。
楊震升上九卿,學有所用,一個順風順水下,他又舉薦了幾個經學大師來出任博士。
朝廷開心,諸儒歡喜,楊震的政治地位,也就越來越是牢固。
三年後,鄧太后歸政漢安帝,楊震也跟著坐上了三公的司徒之位。
這其實也顯示出,漢安帝是欣賞楊震這個大儒的。
張衡也是漢安帝才開始親信的學者。
但也就僅止於欣賞的程度。
漢安帝這些年來,真正寵愛的,還是他的內侍宦官,以及奶媽王聖。
安帝年幼喪母,十二歲時又被迫跟父親分離,一直以來,都是王聖在負責照料。
漢安帝尊稱王聖為「阿母」,後又封為「野王君」。
而跟王聖一夥的宦官,也紛紛得封列侯。
這群人搞了許許多多的事,把鄧綏好不容易在敗局中穩住的朝堂,弄得更加混亂。
大致上包括了:告死鄧騭兄弟,廢太子,禍亂後宮等等……
但這時,才剛剛揭幕。
楊震老骨頭,沒在怕,搶先一狀告上皇帝,說王聖的孫女出入宮廷,私收賄賂,更與宿衛通姦。
漢安帝看了上書,唉呀,這真的不太好,就把阿母跟她的快樂夥伴叫來:「你們看看,楊司徒說你們很不好啊。」
阿母很火,但是阿母不說。
王聖表示,孫女只是跟人家談戀愛,不如就讓他們成親,也是美事一樁。
漢安帝想想,有道理喔。
阿母又說,不過這個劉瑰(姦夫)的身分不太高,怕辱沒了咱孫女。
他死去的堂哥劉護是朝陽侯,沒人繼承,不如就讓劉瑰繼承爵位,當作是咱送給小倆口的嫁妝。
漢安帝一點頭,還是阿母用心啊。
這劉瑰我看應該也是個人才,就順便升他為侍中吧。
詔令一下,楊震還不跳腳?
更別說,劉護的同母弟弟還在,就算要兄終弟及,也排不到劉瑰身上。
楊震再上一書,不過這次漢安帝就假裝沒看見了。
但漢安帝心裡怕是明白,楊震才是真正有道理的那個人。
又過了幾年,太尉出缺,漢安帝便讓楊震登上寶座,開啟了四世太尉之路。
好順遂的嗎?
楊震的戰鬥,才正要開始呢……
先前才得罪了阿母王聖,楊震剛正不阿的性格,馬上又犯到了外戚派跟外屬派。
外戚,是皇帝的老婆,皇后的親戚。
外屬,則是皇帝的老媽,一般是指皇太后的親屬。
除了稱帝執政的鄧太后,漢安帝的親生母親,其親屬也算是當時的外屬。
漢安帝的「嫡母」姓耿,是雲台大將耿弇弟弟的孫女。
嫡母的意思是,耿姬是清河王劉慶的正妃。
安帝的生母,其實姓左,名小娥。
不過就跟皇室一樣,漢安帝小時候就由耿妃撫養。
左小娥很早就走了,沒能看到兒子身披龍袍。
鄧太后時期,耿家世系挺身迎戰蠻夷,多有戰功。
待到鄧綏過世,漢安帝還有不重用耿家外屬的道理嗎?
耿王妃的哥哥,名叫耿寶。
以外屬身分進入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耿寶,是個非常機靈的人。
他看得清楚,外屬的恩澤不會長久。
於是,他決定搭上王聖派的宦官李閏。
耿寶跟李閏拍胸脯保證,可以為李閏的哥哥,在三公府中謀一個職務。
找上的,卻是太尉楊震。
楊震雖居太尉,但恩寵大不如前,大家心裡都明白。
耿寶認為,這正是跟楊震談條件的好機會。
沒想到,楊震一口回絕。
耿寶怒道:「李常侍乃國之棟樑,今天讓你給他的哥哥一份職務,是朝廷的意思,你明不明白?」
楊震油鹽不進,淡淡道:「好的,是朝廷的意思,那一定有詔書囉?」
沒有?那對不起謝謝再連絡。
這邊楊震拒絕了耿寶,閻皇后的兄弟閻顯,時為執金吾,正在跟耿寶爭奪外戚屬至尊,二話不說立刻來跟楊震示好。
「耿寶推薦人,都是因著他的私心,楊太尉德高望重,不如參考一下我的朋友?」
楊震仍是表示:「關我屁事。」
整個朝廷的核心派系,大概一下子全給楊震得罪光了。
司空劉授聽到了傳聞,立刻徵辟兩位外戚屬的推薦人才,楊震知道了更是生氣。
接下來,水災地震連年,楊震每次上書,必定要砲打皇帝身邊的佞臣。
這指控有點嚴重是吧?你總不能因為覺得別人舉薦的都是廢物,就說他是個奸臣啊。
事實上,這些盤據在權力核心,私相授受的人,到底對國家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以前有聊過,他們沒有像趙高那樣改變法律,增加勞役,讓人民難以生存。
但確確實實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正常發展。
簡單結論就是:經濟停止流動。
他們囤積財富,只在自己的上流圈交換利益。
即使購買食物或勞動力,也想盡辦法用不對等的價格來交易。
下層社會的財富,將會快速的減少。
佞臣所帶來的社會改變,不如昏君奸相來得猛烈,而是一點一滴的在累積。
從朝廷官員,到貴族,到地方上的豪族,有錢人。
當累積財富成為共識,社會經濟的崩壞也就在不遠處。
政府如果無法改變這個現象,那拓展財源就是一個延命的手法:比方說增加從屬國、殖民地,得到更多的外部稅收。
就像漢武帝,他手下的官員也貪財,但是大老闆賺錢,問題就不會明顯。
這是中國歷代都有的「隱疾」,直到今天也無藥可醫。
但醫生總是告訴我們:均衡飲食跟適當運動,才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式。
不是病發吃藥。
特別往這個方向切,很大原因就是今天的主角楊震,他是一個清廉節儉的官員。
為什麼官員的清廉節儉很重要?
一個總統把薪水捐出來,也不能改變社會經濟啊?
道德上的追求,重在防患於未然。
官員貴族不囤積財富,而是讓政府撥下來的每一分錢都回歸到百姓身上,經濟的流動才會健全。
雖然只是一個小環節,中國人很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
如果大家都能進行這些修身的善行,那世界就大同啦。
但當我們選擇自己重視的道德,往往是因為喜好,而不是真的了解這個小小的舉動,如何牽一髮動全身。
站著說話不腰疼一下:楊震如果真的通曉事理,他大可以跟派系之間保持一定和平,藉此推動有益於國家百性的政策。
但他只想堅持著自己的「道」,寧死不屈的與佞臣對抗到底。
自然,當楊震得罪了所有派系,又三番兩次指責皇帝的結果,就是被眾人逼退。
最後,楊震非常硬氣的「飲酖自盡」,這高尚的氣節與悲壯的結局,也為他博得了美名。
帶到安帝過世,順帝即位,楊震也得到了平反,子孫再次回到朝堂,把四世太尉這條路走了下去……
身在局中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別無選擇。
世界之大,也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推動。
只有上帝,只有如來佛,只有作者,才能知曉過去未來一切因果,並且落一子牽全局。
四世三公的袁安,我個人對他頗有微詞。
因為他開了局。
四世太尉的楊震,我反而覺得他已經是身在局中,力挽狂瀾了。
或許,多少也是受到第四世們的影響。
袁隗兩面三刀,在宦官外戚士人各派中左右逢源。
楊彪卻是一直一直,在士人的角度盡忠職守。
楊氏五世(含楊修)獨傳而立。
贊曰:「楊氏載德,仍世柱國。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賜亦無諱,彪誠匪忒。脩雖才子,渝我淳則。」
袁氏四世則是袁張韓周列傳。(袁紹袁術自有傳)
贊曰:「袁公持重,誠單所奉。惟德不忘,延世承寵。」
下面就是張孟侯了。
兩個三公世家,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
楊家人人值得一評,袁家安公過世後,免提。
最後補一下,楊震人生最知名的故事。
當時他從荊州刺史調任為東萊太守,經過昌邑。
昌邑縣令是他以前的學生,入夜就帶了十斤黃金來拜訪恩師。
楊震說:「我因為了解你而推薦你,反而你不了解我啊。」
縣令道:「天色昏暗,沒人知道。」
楊震一拂袖:「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也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的原版了。
楊震的道德要求,從來不是演給人家看的。
孟子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