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這樣——?
像一顆陀螺般地在外轉了一天,轉進家裡,理應是放鬆、享受的時光,卻仍覺得輕鬆不下來,心裡還惦記著好多沒有完成的事項,但卻再也、再也、再也無法把更多資訊塞進腦袋裡,無法挪動身軀去做更多的事情了。就這樣渾噩到睡前,半夢半醒間仍在懊悔,我怎麼會把自己搞成這麼忙?
有一本書提供了解答,它說,《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
1 忙≠生產力
在當今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好像忙碌才是美德,一天必須要完成落落長的待辦事項,才叫做有生產力。該是時候打破這個迷思了!並不是做得越多,生產力就越高。如果待辦事項上面全部都是別人的事,就算一天之內高效完成了100項,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卻一項都沒有完成,這真的叫做有生產力嗎?
2 追求均衡=什麼都變得不重要
「追求均衡」、「做什麼像什麼」,也是向來公認的美德,但我們必須承認,要在工作、個人、家庭這三個領域都達到均衡狀態,是不可能的。
當我們想要平等對待每件事情時,就代表優先事項(priority)並不存在,因為所有事情都會擠在一起,反倒模糊掉真正重要的事物。在追逐著均衡幻象的同時,我們最終所創造的是一個忙碌——但卻毫無意義的生活。
必須放下「均衡」這個不切實際的幻覺,才有可能聚焦真正重要的事物。
3 完美主義=做事缺乏效益
因為恐懼失敗,所以想要表現得盡善盡美,才會深陷一直想要做更多的泥沼裡。
有一個「帕金森定理」,概念是這樣:在工作能夠完成的時限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時間都被填充為止。也就是說,兩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給自己一週時間來做,最後這項工作的複雜度就會增加,增加到需要用一週時間來完成的程度。
可是這工作明明就是兩小時就能完成的,多填充的那六天又22小時,難道不是瞎忙的一種表現嗎?
4 把時間視覺化
「給我一瓶酒 再給我一支菸 說走就走 我有的是時間」老王樂隊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歌名叫做《我還年輕我還年輕》。但我們真的有的是時間嗎?有一個能把時間視覺化,並加以檢驗的方法。
- 首先,在白紙上畫上100個空心的圓圈,代表100年。
- 預估自己會活到幾歲呢?這當然是假設性問題,因人而異,我習慣設定在65歲,比一般人短,所以我得劃掉第65個之後的空心圓圈。
- 現在幾歲呢?我33了,所以我也得劃掉前33個圓圈。
- 我只剩下32個空心圓圈了,意思是我只剩下32年的時間可以運用。
- 32年=384個月=1664週
也就是說我此生只剩下1664個monday,我真的要繼續做著不開心的事情然後陷入每週都在monday blue的輪迴嗎?還是我可以選擇把重心放回我所重視的事情上呢?
5 範本故事的陷阱
「範本故事」其實是一個人的根本信念,關乎他相信什麼。
有人相信要凡事親力親為、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能被稱為一個稱職的母親;有人相信真正的麻吉就應該兩肋插刀、隨call隨到;有人相信所謂好員工就是要隨時讓老闆找得到人,就算下班了也不能不讀不回訊息⋯⋯
但就是這樣的範本故事限制了你我,好像沒有活出範本故事的樣子,罪惡感就會油然而生,於是我們被綁架,一直錯信自己沒有選擇權。如果你正被別人的期待壓得喘不過氣,是時候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深信不疑的「範本故事」真的那麼不可動搖嗎?
6 待辦清單的多巴胺陷阱
「我今天完成了10件事,我好優秀!」
每完成一件事情,在清單上打勾或畫線,大腦便會獲得多巴胺的刺激,對此上癮,於是我們不自覺會再尋找更多待辦事項來填滿,而且通常沒有什麼篩選機制,只會選進輕鬆好完成的,好讓我們不用太費力就可以再劃掉它,享受多巴胺的快樂刺激。
先放下紙筆好好想想,那些做起來費力的、拼死拼活做了才能享受那麼一咪咪多巴胺的事、於是被我們一直延宕的事,會不會才是對我們人生真正有助益的呢?
7 從FOMO到JOMO
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所謂「錯失恐懼症」,害怕錯過什麼重要大事,所以一起床就開電視新聞;害怕錯過朋友間的話題,總是不遺漏群組消息;害怕錯過工作上重要信件,所以五分鐘就檢查一次信箱⋯⋯就是這些基於「害怕錯過」的心情,讓我們無限分心,效率低落,把自己搞得越來越忙⋯⋯
作者改了其中一個字,把FOMO變成了JOMO(joy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也變成了「錯過的快樂」。就是得要這麼刻意地選擇錯過不那麼重要的事,我們才會有時間分配給真正重要的事。
因為FOMO,我們每說的一次yes,其實都是對重要的事說了no。
那麼JOMO就是,我們對無關痛癢的瑣事說了no,就有辦法對重要的大事say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