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就是高職退休英文老師,大多數國中畢業生的選填志願順序,排序不外乎公立高中、私立前端高中、公立高職及私立高中職,除非有些學生在國中時期就有明確的性向,如美術天份,可能會直接選擇美工科或廣告設計科系,做為升學的第一志願者,否則大多數的高職學生都是在升學競爭下,不得不的第二志願或是第三志願選擇,對於這些學生,高一導師及任課教師,第一學期的主要工作除了學習環境的認識與適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自信心的增強。
所以紀錄片開頭,主角劉峙亨就直說:「...我今天能夠畫完就很好有成就感,因為畢竟我以前是什麼事都做不好、書也唸不好的人,我一放學我知道我要去做一件我會的事情,別人看了會肯定你,所以我就很喜歡去做這件事情。」簡短的一段口白,我們看到那個被傳統分數價值打敗的小孩,那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小孩,重新找到一個發揮長才的機會,找回學習的成就感,讓自己被看見、被肯定,在教育場域中,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畫面,不過這也僅僅是勝者為王,可悲的是背後還有一大票參與培訓的學生,可是真正代表學校去比賽的,也只有一至二位,而即使好不容易取得選手資格,代表了學校出賽,鎩羽而歸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除了有人在獎牌中迷惘,有更多人在訓練與不訓練中迷航
劉爸爸最初也不懂兒子為什麼讀美術,硬是用休學,進入自營企業中工作,來確定兒子的選擇,當今的家長又是以什麼觀點看選校、選系?那個父母主導志願填寫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嗎?從我個人觀察來看,並不全然,仍然有爸爸會說:「你讀這個養得活自己嗎?」仍然有媽媽表示:「只能填北部的學校,公私立不拘。」甚至用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實際上就是情緒勒索的行為,主導著升學選校選系的決定權。
很喜歡劉爸爸的那段話:「你去,以後你自己要輸贏,你自己要擔當。」家長們真的要放手也放心,高中畢業時都滿十八歲了,就讓他/她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吧!父母只要扮演背後支持的力量,成為孩子們努力之餘,想要榮耀的對象即可。
學科能力可靠反覆記憶及背誦,成效可以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術科能力則要有先天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二者要相輔相成,若有先天的限制,即使後天再努力,成績也會有個天花板,記得我有個學生中英文打字能力,不管怎麼努力,永遠卡在一個剛好過不了檢定的分數,後來發現主要原因是手指細動作能力的影響,我只好安慰他:「如果你以後有成就當了大老闆,到時候就會有助理幫你打字了。」
當過技藝競賽指導老師的人都知道,不管平日訓練有多紮實,比賽當天的臨場反應才是關鍵,有些明明是高手卻臨時怯場,平常看似普通的學生,反而因平常心而竄出頭來,因此培訓時的選才很關鍵,能力和個性都一樣重要,有的能力強但意志力不堅,很容易半途而廢,有些抗壓力很弱,指導老師只要有稍微嚴格的口氣,就淚流滿面萌生退意,更有的學生是自以為很厲害,不肯投入心力的半調子型選手,因此除了識才也要識人,練人也要練心。
指導老師也像是教練,「教」學生用有效的方法「練」習,用鼓勵代替指責,一點一滴填補學生自信心的坑洞,一個一個模擬比賽去趨進真實比賽當下的狀況。每年都有一批新的學生透過校內比賽成為校隊,再從全國比賽中脫穎而出,代表台灣出賽,又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可以在國際上得獎牌,這是一座技藝競賽的天梯,一個不小心就會在某個階段失足落下,這時指導老師又要變身成心理輔導老師,安慰著那一顆不甘的心,擦去奪眶而出的淚水,若一切順利圓滿,學生在國際賽中得獎,真正揚眉吐氣的也只是學生,老師當下雖然也很開心,也許日後會有張感謝狀和表揚,然後呢?明年還是要繼續訓練新的選手,年復一年地做著相同的流程。
多麼棒的體悟啊!我是個標準的籃球迷,比賽的秒數歸零之前,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可能一個不小心,犯了不可彌補的錯,或者對手急拉,然後就被逆轉了。因此,小心謹慎地完成每個步驟,在有限時間內求盡善盡美,誰能做得又快又好,誰就是贏家。
人都是貪心的,有了校內獎牌,就想要校際獎牌,有了校際獎牌,就會更想要國際賽的獎牌,與其說是迷惘了,不如說是上癮了,那個隨著獎牌而來的成就感,來自他人讚賞的目光,尤其是來自於最在乎的人的肯定,那些歡欣鼓舞的掌聲,尤其是當你穿上國家代表隊的制服,「代表台灣去出國比賽,你當然要做好啊!如果你不做好的話,出去會被笑啊!那壓力非常的大。」每個人都在扛起這個為台灣爭光的大旗,而他們也都只是高中生而已,這過程是既快樂又痛苦的,這就好像吃美食是快樂的,但美食變成大胃王比賽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有人想過這些國手後來的升學之路嗎?我聽過一個個案,有個國際賽金牌保送技職界的第一志願—台灣科技大學,但有個教授表示:「學生是該領域的金牌,但也僅限該領域,不知道是不是花了太多時間做比賽培訓,其他科目都完全跟不上,大一那年系上為了那個學生排了十個教授當家教,一切從頭教起。」至少從影片中的峙亨到了大學還是可以繼續展現長才,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