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保母家長大的。
一歲多被爸媽從鄉下外婆家帶回台北之後,我就一直待在保母家,直到我小學畢業。大部分的時候,我每天都有被接回家,不過回家的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回家就是給父母簽聯絡簿,準備好書包,然後上床睡覺。可想而知,我每天跟保母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長,所以說是在保母家長大的也不為過。
我從大班到小六,都待在同一個保母家,我的保母是一個阿嬤,我都叫他「阿嬤」,阿嬤同住的家人還有他的女兒、女婿、外孫女和外孫。
小時候的我對於去「阿嬤家」是有點自卑的,覺得自己好像沒人要的小孩,為什麼放學不是回自己家、不是回自己阿公阿嬤的家,而是回保母家?到了小學高年級,我甚至不太願意跟同學提起這件事。
其實,阿嬤和他們ㄧ家人都對我很好,我跟阿嬤的相處也跟一般的祖孫差不多,我會跟著阿嬤一起去逛市場、買剉冰、吃麵攤,甚至還跟著阿嬤回娘家!不過,我從小就是個乖女兒、乖孫女,我幾乎很少跟阿嬤討過東西,就連卡通和零食都不曾主動開口要過。
我每天在阿嬤家至少會吃到一餐,可惜阿嬤的廚藝很普通,大部分不是很合我胃口,我有時還吃飯吃得意興闌珊,經常出現的菜色就是滷三層肉、瓜子肉、三色豆、煎紅目鰱和菜頭湯,這些東西現在都很少出現在我家餐桌上,可見我有多不愛。但是,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某天,一道菜突然出現在阿嬤的餐桌,而這道菜,伴我走過了成長的一段路。
【食材】
吻仔魚、蒜末
【作法】
平底鍋燒熱後放少許油,下蒜末爆香,吻仔魚放入鍋中稍微拌炒,鋪平以小火慢煎,隔一段時間翻動一下,直到吻仔魚煎炒到乾乾的,呈現微黃色即可起鍋。
吻仔魚天生自帶淡淡鹹味,熱鍋把牠們的水分收得乾乾的,煎炒時冒出陣陣鹹香氣味,盛起裝盤,然後拌在熱騰騰的白飯裡大口吃下,微微乾酥的小魚輕輕擦刮著口腔,蒜香和海鮮的鹹帶出白米飯的層次感,好好吃。不像海苔、肉鬆和柴魚會濕掉化開黏在舌頭上,小魚從入口到入喉都保持一貫的乾爽,這才是最好吃的飯友!
初次見面
第一次吃到這道菜的我跟阿嬤說:「這個好好吃喔!直接配飯就好好吃,不用配別的菜了!」阿嬤很高興,大概是煮飯給我吃這麼多年,我從沒主動說過什麼好吃吧!自此這道菜就經常出現在阿嬤的餐桌上。小學四年級的我,瘋狂迷戀著這蒜末小魚,最高紀錄曾經一餐吃下4碗小魚拌白飯!這些小魚因此而立下大功,我小學四年級時一口氣抽高好幾公分,體重則直達45公斤,除了懷孕和產後那幾個月,我人生還沒超過這個體重過。
成長的滋味
吃過幾次阿嬤炒的小魚後,我獻寶似地跟媽媽介紹這道菜,央求媽媽做給我吃,媽媽回我一句:「新鮮好吃的吻仔魚這樣煎甜份都跑掉了,不懂吃的才這樣做,我才不做。」原來我的口味上不了檯面,過不了媽媽那關,那好吧,是我野人現曝了,既然媽媽不喜歡,我便不再提起。
小魚的味道固然好,但那揣在心裡的滋味卻是萬般複雜,我大口品嚐著阿嬤給我的愛,卻也咀嚼著獨自成長的寂寞。幾年來我孤身一人在別人家裡吃晚飯,我在這裡拼命地扒飯、拼命長大著呢!但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看見了嗎?
再見,但最好別見
後來,阿嬤因為跌倒,行動不便沒辦法做飯,煮飯的人變成阿嬤的女兒,餐桌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鹹香下飯的小魚了。於是,我就跟這盤好滋味就此分道揚鏢,好似這樣我就會迎來懂吃、懂事的成熟人生。
經典重現
婚後有了自己的廚房,也不是沒想過自己來炒個一盤,但先生對吻仔魚敬謝不敏,所以一直沒動手做。直到最近,看到好多格友在分享懷念的食物,才起心動念來試試,初次試炒的成果跟記憶中的味道已有七成像。
喊兒子來開飯了,幫兒子盛了一杓放在他的白飯上,在廚房裝忙不敢看他吃,過一會才怯生生問他「好吃嗎?」意外的是,四歲的兒子頻頻點頭,塞了滿嘴只能發出嗯嗯嗯的聲音;向來不敢吃吻仔魚的先生竟然連續挖了好幾杓,讓我找回了一點信心。果然還是好好吃啊!我終於可以大大方方地說蒜末炒小魚好好吃啊!這樣是不是代表我成了接受自己不懂吃、不懂事的成熟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