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瀏覽網路書店上的讀者評論,且樂此不疲。有人說,現在的讀者評論可靠性愈來愈有待質疑,有些評論是讀者受出版社請託,將撰寫的心得文章貼上網;有些是作者發動親朋好友進行人海戰術,企圖塑造佳評如潮的洗版留言;有些讀者則認真地提出個人見解;有些讀者會提出對內文翻譯的批評指教,有時甚至是對譯者無情的謾罵。
同一種現象,可以有不同的觀察角度。一篇負面評價的書評,除非是有人刻意為之、無理謾罵,否則每一種訊息都具有意義,端視觀察者如何詮釋。換個角度想,負面書評對於一本書是否真會造成影響呢?或許重點不在於「負面」,而在於評論的「深度」,讀者是否具有鑑定真假的眼光?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1929年公會堂,一批神祕的畫作
《名畫紀行》,從主書名看來像是一本「美術書」,但當翻閱目次頁,從各篇篇名看來,又像是一本旅行散文。實際讀了內容後,卻發現同時兼具以上二者,又加上一點作者對於日本文化與各地風土民情的觀察。
但真正讓我對本書燃起興趣的是副書名「回到1929的公會堂」。書名中的「公會堂」是指台北公會堂,也就是今日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的「中山堂」。原來2002年,中山堂地下室發現一批疑似自日治時期遺留下來、不知來源的畫作,這批畫作後來移交台北市立美術館,由專業館員進行畫作研究,本書作者林皎碧女士就是當時的研究人員之一。
除了在台針對畫作的身世進行研究,作者更親赴日本展開尋訪共37位畫家的旅程,並將這一段段旅程記錄成書。復以作者的文字風格正如封面一般,簡單、純粹又優雅,使得閱讀時彷彿像是欣賞一齣有質感的紀錄片。
充滿未知的尋畫之旅
我對於作者探訪幾篇畫作的過程特別印象深刻。例如:為了尋找〈紫花〉的作者坂慶山,作者事先寫信至東光寺,希望對方允許前去登門拜訪,卻始終等不到回音。當作者硬著頭皮來到東光寺,住持竟身著日本傳統大禮服接待,更因奇妙的緣分得以與畫家女兒見上一面,無怪乎作者寫道:「這根本不在意料之中,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興趣的讀者可延伸閱讀下方書摘。
可以想見,隨著時代的更迭,這37位畫家之中也有些資料不足、下落不明的作者,由此可推知作者追查的過程煞費苦心,甚至連親自造訪畫家所在地時更意外的發現,當地對於該名畫家相當無知、甚至是呈現冷淡的狀況。這樣的結果令人不禁發出喟嘆,人生的大起大落,或許也該維持平常心看待。
《名畫紀行》這本書對於平日閱讀重口味書籍的讀者來說,或許調性稍嫌清淡,但有時候,更簡、更純的事物,反而得以顯現真正的美。至少對我來說,閱讀本書為近日忙碌的編書時光增添許多樂趣。
2022年初,曾看到本書獲日方出版社翻譯為日文版的消息,實在很為作者和出版社開心!同時在心中鼓舞自己:把書做好,不僅是出版人的使命,更是不會被資訊洪流沖垮的唯一對抗之道,終有一日,必獲慧眼獨具者之賞識。
閱讀本書時,心底不時揚起的旋律......